提這個問題的,估計是想從中獲取一些民族自豪感吧。
也許有那麼一點兒。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些概念必須明確。其實雅利安人的定義一直不明確,不過自從元首將日耳曼人劃入雅利安人的陣營之後,雅利安人基本上與白人劃上了等號。本來雅利安人是附加於波斯-印度人的一個標籤,而現代伊朗的國名IRAN,發音就是雅利安。
可現代白人大國,英美法德,基本上都把伊朗,當做邪惡國家的代表的。是不是有點好玩?雅利安的發源地,代名詞,卻成了以雅利安人,也就是白人的眼中釘。
回過頭來説,所謂的雅利安人摧毀三大文明古國,基本上可以等同於白人摧毀了這三個古國。
但實際上,不用高看雅利安人的戰鬥力,也不用談虎色變,把它當成一個媲美於蒙古帝國的存在。那是遊牧帝國、冷兵器時代的巔峯。
目前一種為大眾認可的觀點是東歐草原是白人遊牧民族的發源地,也就是説,風光一時,到處攻城略地的馬背上的雅利安人,本就是從東歐草原崛起的,然後一波波的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進軍。
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天涯大神“鄙視搶沙發的”所做。那是我的偶像,在地緣政治方面造詣極深,也算是我的好朋友。
這張圖是用來説明哈薩克的地緣形式的,但也體現除了發端於東歐平原的歐洲遊牧民族的擴張態勢。事實上,儘管歐洲遊牧民族、發端於圖蘭平原的突厥人以及在中亞盤桓的塞種人,根據後世的研究,應該都是白種人,都是後世所謂的雅利安人。
你可以看到,他們之所以能輕鬆摧毀埃及、波斯和印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地方離這些草原白種遊牧民太近了。
伊朗高原是雅利安人最早進入的地區。當這些白種遊牧民擴張到中亞之後,一路東進,越過天山、阿爾泰山,經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進入東亞;另一路則沿中亞兩河流域和裏海邊緣進入伊朗,先後建立了波斯、米底等政權,並進一步南下,摧毀埃及,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波斯成為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順理成章,因為他們緊挨着。
隨後佔領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越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又摧毀了古印度國。
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開伯爾山口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自古就是中亞進入南亞次大陸的唯一通道。這個山口很險峻。但可惜的是,越過這個山口就是一坦平川,再也無險可守。
所以,印度被征服也就是遲早的事。
而中國,必須承認,我們是佔了地緣上的便宜的。
越過天山阿爾泰山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沿途還只有戈壁和沙漠。這決定了華夏西征很難,因為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而雅利安人要進入東亞,也非常的費勁。
但不代表白種人沒有進入過東亞。只不過越過高山和沙漠難度太大,所以進入東亞的歐洲遊牧民數量就極其有限了。
進入東亞,記載比較明確的白人遊牧民,主要有鬼方和大月氏。這都是比較確定的白種人部落,在華夏史書中留下過印記的。
另外,戰國時期有個中山國,其為白狄,有人懷疑其為白種人。
另外,我一開始説了,遊牧民族的戰鬥力也不用高看。它本來就是一個方差極大的變量。在極盛時期戰勝農耕民族很正常,但這種戰鬥力是無法持久的,此消彼長之下,農耕民族強盛之後反推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而且與印度波斯相比,華夏的體量都更大,組織也更嚴密,所以我們確實也能從中找到一些民族自尊心。
先秦時期,華夏與白種人的直接較量,比較大的有兩次。
一次是商高宗時期,華夏第一女將、王后婦好與鬼方的大戰,此戰“登婦好三千,登旅萬”,這是有記載的商朝發兵最多的一次戰鬥,共一萬三千人。在那個時代,這是一支龐大的軍隊。戰鬥的結果是大勝。這是華夏與白人的第一次較量。
另一次有史可查的與白種人的大戰發生在周康王姬釗時期。根據清道光年間陝西岐山縣禮村出土的一件國寶小盂鼎的記載,當時周與鬼方,還是這個鬼方發生了一次大戰,戰鬥結果非常理想,“斬獲眾多,俘虜數以萬計”。
在這之後,白種遊牧民在華夏曆史上並未消失。比如突厥,突厥雖然是一個龐大的帝國,黃白人種都有,但發源於中亞圖蘭草原的突厥人,是以白種人為主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隋唐相繼,東西突厥被團滅,趕出了中亞,一直到了小亞細亞才停下來。
而隨着華夏帝國組織越來越完美,來自東歐草原的雅利安人再也沒掀起過風浪,直到百年前,鴉片戰爭。但這個時候的雅利安人也不會有消滅華夏的機會了。這個民族根基已經太深厚,體量太大,沒有誰能滅得了他了,最多隻能欺負他。
這也是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