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學有3大“坑人交易”,已騙了許多新生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經典

經過稚嫩的小學時期和漫長又痛苦的中學時期,又經過了高考這個熔爐的巨大考驗,考上大學的學生身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放鬆。

但剛進入大學的學生非常迷茫,面對各色校內外活動,花樣繁多的課程體系,往往覺得新鮮而不知所措,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容易陷入大學中潛在的陷阱,如果不能及時走出來,很可能會造成一生的傷痛。

小林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心儀的大學。小林是個自尊心強的孩子,來自小縣城的她覺得自己與大城市的繁華和穿着時髦的同學們格格不入,但是由於自己家境一般,因此他就想到了勤工儉學的方法。

她在一個QQ羣裏發現了兼職信息,但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在騙子的誘導下,一步一步繳納了各種費用。意識到被騙時,小林的生活費已經花光,無奈之下只好貸款,但因為無力償還,直到大學畢業都沒能將欠款還清,因而在個人信用上被打了叉,直接影響到了畢業後的工作。

小林的事例在許多高校中都屢見不鮮,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們充滿好奇防範意識差,因此經常陷入類似的陷阱。

在大學中有哪些常見的潛在陷阱呢?

1、校園貸

剛上大學的新生缺乏社會經驗,很容易落入不法分子校園高利貸的陷阱中。一開始,不法分子會以小金額、低利息、期限短的方式誘惑學生,但實際上加上高利息,到期時學生根本沒有還款能力。

而學生往往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即使覺得被坑了也不敢説,只能任由擺佈,直至事情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2、披着“兼職”外套的“傳銷活動”

在校大學生一方面想做兼職賺點兒錢補貼一下生活,另一方面想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體驗一下生活。

一些傳銷活動就看到了學生的這方面動機與訴求,打着介紹兼職賺錢的幌子,欺騙學生進入他們的“機構”,詐騙他們的錢財。學生一旦落入他們的圈套,便很難再走出。

3、非學校官方的業務辦理

學生剛進入校園時懵懂無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們什麼都不懂的心理,以學校官方的身份,打電話或發信息,以繳納保險或其他費用為由騙取學生錢財。

學生缺乏防詐騙意識,認為學校通知的肯定沒問題,就乖乖地轉錢,等回過神來已經為時已晚。

初入校園的學生該怎麼防範“陷阱”呢?

1、不要想着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同樣不會掉餡餅。碰到“好事”多留個心眼兒,做人做事要求真務實,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目標和獲得成功,不能投機取巧,想着不勞而獲。

2、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大學生也都是成年人了,該有自己的判斷力。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多學習一些法律知識,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必要時候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人們都説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初出茅廬的大一新生們很有可能被各種各樣的誘惑迷昏頭腦,進而做一些令人惋惜的錯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們,應該加強自己的防範意識,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論。

當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勇於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為自己打造一個健康安心的大學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