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特別報道丨從貧瘠山村走出的高校老師馬上:我的進步發展是國家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實習生 周鈺 受訪者供圖
馬上的老家在四川儀隴一個鄉村。至今,他依然記得,小時候每天往返10公里上學的情形;高中轉學到攀枝花,考上西南科技大學。然後,在電子科大胡劍浩教授的資助下讀完了博士,然後進入到電子科大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目前任研究員。“回顧這30來年的經歷,我從貧瘠山村走出最後到985高校任職,深切感受到了這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我個人的發展和進步就是國家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馬上
少時求學路 每天往返10公里
“我家住在一個山脊上,在那裏我度過了我的童年、少年生活,完成了極為艱苦的基礎教育。”馬上的老家,在四川儀隴。“小學一二年級在我們村的村小讀書,由於師資匱乏,我記得同一個班既有一年級、也有二年級,老師上完了一年級的課再上二年級的課。”
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把他轉學到了鄰近的大羅鄉讀小學。每天上學,單邊路程5公里,如果中午回家吃飯,則需要往返20公里的山路。“那時候小,沒有感覺到累。”即便如此,童年的時光還是很美好的。
轉學到了大羅鄉,那裏沒有初中,馬上只能在大羅小學辦的“帽子班”讀初中。“坦白講,在我的小學初中階段都不算好孩子,特別調皮淘氣,也沒有好好學習,所以我記得很清楚初中二年級才加入團組織,這已經很落後了。”初中三年級最後一學期,父母在關鍵時候又將他轉學到他姐夫任教的合作鄉,那裏同樣沒有初中。“但是,在一次普通考試中我考得極差,突然覺得學習很差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那一刻開始我應該是長大了。”從那一次後,馬上在有限的幾個月時間重新自學了初中所有課程,在1994年,超過錄取線十多分考上了儀隴縣中學。
高中求學路 校長辦公室爭取來的讀書機會
1997年,在高考前幾個月,馬上一家遷到了攀枝花。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要到哪裏上學,但是他很想上好高中。於是,他直接衝進了校長辦公室:“我要讀書。”可能是這股執拗勁感動了校長,給了他一次機會。“校長説,只要我參加攀枝花統一考試能考到學校前80名,就讓我進去讀書。”很幸運的是,命運又一次善待了馬上。在距離高考還有4個月的時候,轉學到了攀枝花市第三高級中學。
因為轉學、學習進度不一致、環境適應時間短,馬上當時的體重一下瘦到了80斤。但是他扛住了壓力,靠着自學,在高考時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習,成為該專業的首批學生。
在大學時,馬上遇到了陪伴他一生的愛人陳紅豔女士。兩人不僅是同班同學,還在2001年畢業時都選擇了留校任教。在妻子的鼓勵、堅持下,夫妻倆於2003年雙雙考入電子科技大學攻讀碩士,馬上在通信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就讀。
成電求學路 綠皮火車往返成都綿陽
“在碩士階段我遇到了我人生重要的導師胡劍浩教授,在他的帶領下我進入了學術研究和工程設計的大門,愛上了我的專業方向”。在胡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在2006年,馬上開始攻讀博士並於2009年獲得了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學位。
在電子科技大學讀博期間,壓力也時常伴隨着馬上。因為他的工作關係仍然在西科大,他不僅需要作為團隊骨幹負責項目實施,還得完成自己的博士課題。“那時,我經常坐着綠皮火車往返成都和綿陽,一趟就要2個小時,導師跟我開玩笑説,我的論文都是在火車上寫出來的。”靠着勤奮,和對通信及信號處理研究方向的熱愛,博士入學當年12月,馬上就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第一篇SCI論文。
後來,為了更好地實現在學術和技術方面的理想,2010年,馬上工作調動到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先後任講師、副教授和研究員。到實驗室工作以來,他主要從事通信集成電路、數字信號處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項重點實驗室基金,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多項國家重大專項項目研究。
馬上(中)
最理想的教育狀態 是有教無類
“我認為教育最理想的狀態是有教無類。”自己坎坷的求學經歷,讓馬上對學生特別關照。馬上不僅自己帶研究生,還給本科生上課。在電子科大英才學院,他教授的課程是《數字邏輯與微處理器設計》,與純粹講理論的課堂不同,馬上喜歡把自己在研究中的經驗、感受都與學生分享。他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要學理論,還要動手做設計。“96個學時裏,學生要有32個小時的實踐動手課,比如自己設計一款CPU,還要能跑代碼。”對不同的學生,馬上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學生特別優秀,你只需要給他指出一個方向,他就可以獨立思考、完成任務,有的學生需要更耐心地教他們怎麼做、路徑是什麼。”
馬上的課堂,也不僅僅是課堂,更是與學生談心、交流的時空。他所在的通信抗干擾實驗室教工第二黨支部到某官兵部隊聯誼,官兵們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生活,頂着高反,仍然精氣神飽滿。行走在高原寬闊的高速公路上,站在邊疆哨所門前,馬上把這些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分享給了自己的學生:“只有親自到了這些地方,你才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這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
把戀愛當成一堂必修課
寬鬆、和諧的氛圍讓馬上的科研團隊像個大家庭一樣。他不僅想方設法改善實驗室環境,還給研究生們創造機會出去開闊眼界。教師節,電子科大的傳統項目是同學們給導師送花,馬上老師就組織一大幫學生一起慶祝,自掏腰包請同學們吃飯。
“大學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我常常給我的學生説,要把戀愛當成一堂必修課。”回想自己的大學經歷,馬上覺得十分美好,“我愛人就是我的同學,我考研也是被她影響的。”
讀博的時候,他幸運地遇到了自己的導師胡劍浩,在導師的幫助下,他順利完成了學業。“我自己的經歷,讓我更關注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把自己的精力都投注在他們身上。”在他的培養下,已經有17名研究生從成電畢業,分別進入到華為、中興、ARM中國、聯發科、阿里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和科研人員,馬上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加入共產黨才能更好地將自己所學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時刻以黨員和人民教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好科研、帶好學生,在平凡工作生活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微薄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