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雙減”後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雙減”後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2022年6月13日,天津市河西區德賢學校學生在上數學課(劉東嶽攝/光明圖片)

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雙減”後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2022年6月25日,考生在大連博倫中學考點等待參加2022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劉德斌攝/光明圖片)

“背了一堆素材,有羽生結弦、谷愛凌等,愣是一個沒用上。準備的作文題材也沒‘押中’。”

中考後,不少考生大呼考題“出人意料”。

尤其是考完武漢中考語文後,中考作文“A套餐”成為不少網友微博熱議的話題。材料中談到,有這樣一個快餐店,提供不同類型套餐,如果你點了“A套餐”,就默認自己是需要得到幫助的人,餐館會免費為你提供這份餐飲。試卷要求圍繞此話題展開寫作。

“反套路、反對背素材,來源於生活、接地氣”是網友們對這道作文題目的評價,也是今年不少地區中考題目的特點。

“雙減”政策提出:“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今年中考是“雙減”政策實行後的第一年中考,各地在考試科目分值設置、命題、招錄等環節是否體現了“雙減”的要求?“指揮棒”導向有何趨勢?記者進行了採訪。

試題緊扣實際,突出育人導向

防疫需要購買消毒液,兩種消毒液在滿足一定數量關係的前提下,如何使總費用最少?兩位同學決定在學校藝術節上表演節目,通過隨機抓取帶數字小球,根據抽得總數奇偶性決定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還是《彩雲之南》,兩首樂曲哪首更可能被選中?監考數日,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數學教師趙慶準尤為關注此次中考數學的命題導向。

“總體來看,試題依據課程標準,整體比較穩定,注重考查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沒有偏、怪、難題,層次分明,結構科學合理,穩中有新,難度適中。如數學考試22題,考查學生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題目通過我們熟悉的疫情防控來引入,與生活密切相關,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學生學會查找問題的關鍵信息,發現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趙慶準表示。

重慶市中考考生們發現,今年道德與法治考卷,選取了“人臉識別第一案”這一富有新意和時代性的典型案例。命題專家表示,該題以完整的主題案件架構情境,讓學生簡要論證該案對維權者本人及社會的價值,並對國家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進行點評。“情境與任務的邏輯主線清晰,既考查學生的道德修養、法治思維、法治素養和邏輯分析論證能力,又能增強學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

“試題緊扣社會生活熱點,在考查中關注基礎性,強調理想信念教育和價值引領。如選擇題第9題,通過防空洞、實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務民生專項行動見證了重慶人民革命年代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從歷史、文化、生活三個維度,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和重慶本地的發展與變遷,既有真實性,又有典型性,讓考生在真實情景中解決問題;14題思考‘零碳生活’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分析產生該影響的依據。先分析影響,再提出依據,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重慶第一實驗中學校道德與法治備課組長文雯表示。

以情境為載體,在情境中創設問題,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樣體現在成都中考化學卷中。成都市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吳暾豔老師認為,今年試題在解決問題中實現對初三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維的全面考查。“例如以智能手錶、水果和飲料的PH值、尿素的合成、垃圾分類回收、營養素的推薦日攝入量、草木灰提取鉀肥等鮮活題材作為情境,體現對學科前沿、環境保護、生產生活等方面的關注,感受化學在新材料、能源、環境、糧食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凸顯化學‘源於生活,服務社會’的學科價值。”

考點回歸課本,注重綜合思維過程

談到應試教育,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與長期以來中高考“指揮棒”導向有關。例如語文學習上以“刷題”代替了深入、廣泛的閲讀,以機械式背誦代替了對作品及其作者、時代背景的深入理解與剖析,以“套路”“模型”式寫作、華麗和艱深辭藻堆砌代替了真情實感的表達;數學學習以反覆“刷題”訓練代替了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取代了探索、歸納、綜合分析等思維過程,以機械式“背題型”、補習班“傳授套路”、提前學高年級新課、鑽“偏難怪”牛角代替了對具體問題情境的深入分析。而綜觀2022年各地中考命題,不約而同體現出一些糾偏的努力。

趙慶準表示,此次中考試題突出數學思想,落實關鍵能力,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眾所周知,函數是中考的一大熱點,也是一大難點,中考試題從不同角度考查了函數的表達式、圖像以及性質,還考查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學科核心素養,強調數學應用,考查了學生創造性、發散性思維。如數學24題,考查了二次函數及其圖像,既需要學生對基礎知識特別熟悉,又考查了數學思想、數學活動的探究過程,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兩道作文題都寫記敍文,都可寫實,可想象”,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相關專家分析,今年北京中考語文作文都是從關注學生自我發展角度設題,“我創造了新紀錄”一題從個人生活層面入手,偏重引導學生理性思考人生,引導青少年一方面認識到每次自我突破都會讓自己比原來更優秀,另一方面提示學生把自我的發展、突破融入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夢想與追求中。“那個星期天”一題學生既可寫“我”真實經歷的生活,也可想象“我”未曾經歷的生活。“兩道作文題目均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而且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情境中展開想象,強調想象的合理性和創造性。這種設題方式增加了考查功能,提高了思維含量。”

成都七中教師賴建勇表示,今年中考數學試題總體難度保持相對穩定,題目數量較往年有所減少,鼓勵學生“多思少算”;緊扣課標、重視教材的引領示範作用,多數試題植根教材,同時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切實回應“雙減”,引導教學回歸本源。“試題注重思維考查的開放性、靈活性和創新性,如新定義‘完美箏形’、跨學科‘極差’、探索‘過定點’等都體現了重思考過程去繁雜運算,重探究創新去模式固化的理念,充分發展了學生的幾何直觀、推理能力、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初中數學核心素養。”

“今年試題考查範圍涵蓋了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實驗探究四個一級主題,知識點覆蓋率達95%以上;用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進行科學分析、推理,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彰顯。”重慶市相關命題專家分析,物理中考試題在科學思維方面,考查了學生對物理模型的建構能力、圖像分析能力和科學推理的能力,而實驗探究題中對温度計的讀數、天平的讀數、電流表的讀數、表格中數據的分析概括等也體現了對科學探究素養的考查和對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引導。

分值比例調整,考查形式更豐富

除考試命題外,記者注意到,一些地區進一步優化了考試科目分值設置。原來的“副科”在總成績中的佔比普遍有所增加。

例如,浙江金華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滿分由80分調整為100分,體育滿分由30分調整為40分。天津中考將原有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和市區兩級初中學業考查科目全部納入天津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分數也由往年的590分增加為800分,其中新增的歷史、道德與法治兩個科目滿分均為100分;體育考試成績總分由30分增加至40分。湖南長沙中考的“提前科”——生物、地理、體育三門賦分由2021年的100分提高到了120分。

美育科目進中考在更多地市推廣。5月21日,河南新鄉的8萬餘名考生參加了“人機對話”的中招美育智能化考試。據悉,音樂、美術科目將以滿分各5分的分值計入總成績。

“本次考試最大亮點是採用智能化考試系統,考查學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充分凸顯藝術學科特性。題目的形式更加多樣化,系統可支持音頻、視頻、圖片等素材,配置了拼圖、排序、演唱等各類特色題型。此外,考試打分採用計算機自動化評價模式,既為教師減負增效,也儘可能避免人為因素干擾,保障測評結果公正。考試後還可以生成詳盡的數據分析報告,為教育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些地區招生錄取環節有了新變化。為了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部分地區將優質普通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標分配到相應的初中學校,稱為“指標生”。湖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劉積成表示,今年長沙市“指標生”比例將繼續提高。“根據往年實踐,因為有最低錄取分數的限制,部分學校指標生計劃很難落到實處,提高比例讓這一舉措更好落實,讓校際的競爭縮小為同校學生的競爭,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競爭壓力。”

“此外,湖南省目前是以市州為單位進行中考命題的,我們正在調研座談,討論明年能否開始省級統一命題。”劉積成説。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今年中考的變化適應了“雙減”後學生課外補習減少等學情特徵,“未來希望考試體制能更加完善,在評分標準上更加多元,建立更多方的評價體系,而這,需要擴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權和學校招生的自主權,打破‘唯分數論’,這才是更關鍵的改革”。

文/記者 周世祥 董城

編輯/彭小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2 字。

轉載請註明: 反套路、反刷題、接地氣——“雙減”後首次中考,“指揮棒”導向何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