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既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山東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從2019年開始,按年度進行,今年包括綜合評價及5個專項評價。評價結果不分類別按總分由高到低排序,排名比上年度上升幅度前10位的為“高質量發展進步縣”。這些“進步生”有哪些成長秘訣?記者在東阿縣、濱州市沾化區蹲點採訪。
牽頭成立黃河流域跨域通辦聯盟,東阿縣用優質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培優軟環境,厚植髮展硬實力
□ 本報記者 孫亞飛 高田
本報通訊員 侯昌明
5月25日上午,山東東阿古膠阿膠系列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慶濤撥通了聊城市東阿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場準入審批科科長張國磊的電話:“張科長,我考慮在河南滎陽註冊一家公司,該準備哪些材料?”張國磊回答:“雷總,您什麼材料都不用帶,直接來咱們大廳辦理就行。”
“我想在滎陽市註冊公司,為啥要到咱們大廳辦理呢?”雷慶濤又特意強調了公司註冊地。
張國磊解釋:“我們已與滎陽市簽署了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協議。您本人來咱們大廳的專窗辦理註冊後,工作人員會將材料線上傳送到滎陽的服務大廳,由那裏的工作人員處理後續工作,全程大約2小時,就能拿到電子營業執照,紙質版營業執照也會隨後寄到。”
“去年12月,我們聯合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的31個沿黃縣(市、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共同簽署了《黃河流域政務服務“跨域通辦”聯盟聯動機制框架協議》,讓聯盟城市的企業和羣眾享有更多‘同城待遇’,如今我們的‘朋友圈’已擴增至五省區43個沿黃縣(市、區),可辦事項也從最初的44項拓展到156項。”東阿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科科長石莉莉説。
前不久,山東2021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通報發佈,東阿縣躋身高質量發展進步縣榜單。榮譽的背後,是東阿縣全力為企業和項目建設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充分釋放了市場活力、激活了發展潛力,讓東阿的投資吸引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2021年,東阿縣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瞪羚企業1家、數字化車間2個;38家企業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今年一季度,東阿縣預計實現進出口總額1.82億元,同比增長30%。
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東阿縣聚焦聚力阿膠及“阿膠+”、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和新型建材四大主導產業,強化“創新+品牌”,加快縣域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步伐。2021年,東阿縣製造業技改投資完成6.4億元,同比增長14%。今年一季度,東阿縣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38.2%,位居全市第一。
“以前檢測鋼球基本是靠人工,用手、肉眼進行檢查,存在很多缺點。通過實施技改,我們引進目前國內做微型鋼球最頂尖的設備,節省了80%的人工,極大地減少了誤判、漏檢,提高了效率,有效保證了鋼球質量。”在山東東阿鋼球集團有限公司微型鋼球全封閉淨化車間,公司總工程師楊吉明説。
隨着去年12月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的竣工,該公司的微型鋼球產品填補了國內高端微型鋼球市場的空白,廣泛應用於機器人、無人機、自動化設備儀器等,在國內外高端市場上供不應求。
“我們的產品佔據全國70%的高端鋼球市場,在亞洲行業內佔據榜首,得益於我們多年來重視創新。”山東東阿鋼球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勇説,如今公司擁有5項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山東東阿鋼球集團有限公司這一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東阿縣鋼球產業發展壯大,如今擁有各種生產企業61家,其中規上企業8家,202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8億元,營業收入17.6億元。
“東阿將加快融入、服務、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大力實施‘產業提質增效、改革開放創新、生態強縣突破、鄉村振興提質、城市建管提升、民生品質改善’六大行動,聚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標誌區和主陣地。”東阿縣委書記祁學蘭説。
貫徹新發展理念,濱州市沾化區形成“上風、中光、下農”立體綠色低碳產業模式
增強創新力,鹽鹼地變“聚寶盆”
□ 本報記者 姜 斌
本報通訊員 賈海寧
近日,在濱州市沾化區濱海鎮的30萬千瓦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現場,一排排湛藍的光伏板展向天空,整齊劃一的排列、與水光交相輝映的斑斕景色讓人賞心悦目,光伏板下的池水內則放養着鹽田蝦苗。
在蝦池上建設光伏電站,將光伏電站與養殖業相結合,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立體利用模式,當地將現代智慧農業與光伏產業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了集新漁業、新能源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實現水下產出綠色食品,水上產出綠色能源。“項目佔地7600畝,總裝機容量300兆瓦,總投資12億元,年均上網電量可達4億千瓦時,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漁光一體’項目。”項目負責人薛至廣介紹。
沾化區沿海地區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資源豐富,鹽鹼灘塗等未利用地較多,適合因地制宜開展集中式、規模化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近年來,當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創新形成“上風、中光、下農”立體綠色低碳產業模式,向鹽鹼地要效益,把曾經的“不毛之地”變成了“聚寶盆”。
在佔地3800畝的華能沾化清風湖風光同場項目,鹽鹼地上建起100兆瓦光伏電站和100兆瓦風電場,這是國家下達的首批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承擔沾化區4000户建檔立卡幫扶家庭精準扶貧任務。2021年度光伏發電量達到1.39億千瓦時,風電場發電量2.52億千瓦時,截至目前已累計提供幫扶資金7000萬元。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科技創新,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幹在先、落在實。”濱州市沾化區委書記袁志勇説。近日,山東省2021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出爐,沾化區榮獲高質量發展進步縣。
沾化區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加速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實施“一企一研發平台”建設重點工程,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2021年以來,沾化區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4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數量20家,2家院士工作站獲批覆建設。24個項目完成技改投資16.5億元,“一企一研發平台”覆蓋率達到61.3%,產業轉型升級活力全面釋放。
山東達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沾化區科創型企業的典型之一,佔地只有45畝、員工42人。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卻擁有全球唯一的環氧丙烷—異丙醇胺—丙二胺生產產業鏈,研發生產的丙二胺,佔據國內市場95%、國際市場50%以上的份額。
山東達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建介紹,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公司擁有授權核心發明專利6項,申報公開待授權發明專利12項,即將投產的3萬噸異丙醇胺項目,將形成40000噸異丙醇胺和6000噸丙二胺產能。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5月25日上午,“沾化冬棗產業研究院”落户濱州尚億食品有限公司,拉長做大沾化冬棗產業鏈條,提升產品深加工水平,為沾化冬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