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1日,安徽馬鞍山經開區高新企業檳城電子有限公司半導體芯片生產線上,職工在緊張生產應用於5G基站上的半導體芯片。王文生攝/光明圖片
【專家視角】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新設置“交叉學科”門類,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作為下設一級學科。這是對我國學科設置方式的重大突破。我們為什麼要設置交叉學科?交叉學科究竟與傳統意義上的學科及跨學科有何區別,交叉學科設置的標準與依據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完善交叉學科的設置和發展工作?
近25年來,交叉合作研究獲諾獎比例接近50%,學科交叉融合成為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特徵
必然性:社會需求倒逼學科交叉融合
學科,是指專門化的知識體系,既是人類社會知識發展演變的結果,同時也是高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載體和學院學系設置的依據。
隨着知識創新和發展,學科的內涵和種類也在不斷豐富和多樣。20世紀下半葉以來,知識生產在高度分化的基礎上呈現出高度綜合化的趨勢,學科的交叉、融合與相互滲透廣泛發生在各個學科領域,在當今全球較為成熟的5500多個學科領域中,接近一半具有交叉融合性質。比如物理化學、量子化學、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神經系統科學、微陣列技術等都是學科交叉的結果。如果説“分化”是小科學時期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那麼“交叉”則是大科學時代科學發展的主要特徵。
學科的交叉融合是知識發展和社會實踐需求的必然結果。
知識本身是在交叉融合中創新發展的,離開了其他學科的滋養和滲透,單一學科知識很難發展進步。美國物理學家瓦爾特·科恩(Walter Kohn)和英國數學家約翰·波普(John Pople)以物理和數學工具,發展了量子化學理論和計算方法,在化學領域取得了驕人成就,向人類展示了數學、物理和化學學科的交叉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獲得了199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美國的保羅·C.勞特伯(Paul.C.Lauterbur)和英國的皮特·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運用物理學與醫學的交叉而發明了磁共振成像技術(MRI),獲得了200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此外,我們也看到,許多重大的科研成就也都是學科交叉合作的成果,如人類基因組測序、“綠色革命”以及載人空間飛行等。對於諾貝爾獲獎者的統計發現,具有交叉學科背景和經歷的學者接近一半,並且比例不斷上升。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獲得諾貝爾獎項的比例已接近50%。
現在,高校知識的分類以學科為基準,雖然這是學科建設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依據,但現實問題的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卻需要多學科共同參與,人才培養與問題研究不是按照學科體系而是按照社會需要提出來的,這就決定了學科交叉融合的必然性。同時,人類社會面臨的科技、生態、人口、貧困、經濟增長和社會公正等重大問題,都需要多學科交叉合作以研究解決。
當代知識生產和學科發展已經步入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時代,單一學科的研究範式與思維模式難以實現科技創新和解決複雜的重大問題。交叉學科既是知識本身發展的體現,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特徵,是新學科產生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
交叉學科是對我國學科設置方式的重大突破,既不同於傳統學科,也不同於跨學科
特殊性:遵循社會需求邏輯而非單一的知識邏輯
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專業設置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專業”三個層次來設置。學科門類是學科知識分類和學位授予的依據,每個學科門類下設若干學科大類,也就是一級學科,如理學門類下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科學技術史等14個一級學科,歷史學學科門類包括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等3個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再設若干專業,也就是二級學科。
之前,我們一共有13個學科門類: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將“交叉學科”設置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是我國學科設置方式的重大突破。因為原有的13個學科門類都是按照知識體系和研究領域來劃分的,如物理、化學、經濟學、社會學等是知識發展演化的結果,是知識體系的劃分,而交叉學科突破了傳統上按照縱向的知識分類來設置的原則,依據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為出發點而設置,按照社會需求把縱向的不同知識聚集在一起設立了學科,遵循的是社會需求邏輯而非單一的知識邏輯。
分析交叉學科門類下率先設立的兩個一級學科“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可以看出交叉學科的設置和發展,需根據國家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進行規劃和佈局。所謂重點領域是指在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生態等方面和國家安全中重點發展、亟待知識創新提供支撐的產業和行業。所謂優先主題是指在重點領域中急需發展、知識與技術基礎較好、近期能夠突破的學科羣。是否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交叉門類下設一級學科的前提,已有不同學科門類有關知識的儲備情況是設置的基礎。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作為一級學科設置,是因為隨着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通信的普及,集成電路已經成為所有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設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同時,我國近年來在計算機科學、大數據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設置這樣的一級學科就是希望把“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在理論、方法上涉及較多的現有一級學科能夠整合在一起,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同時保持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的突出特點。同樣,維護國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全局觀念、戰略思維、政治意識、能力擔當的國家安全人才,這是設置“國家安全學”學科的社會基礎。
當然交叉學科也需要形成基本的知識體系和學科理論基礎,社會需求邏輯是交叉學科設置的依據,而具備基本的知識體系和理論基礎是交叉學科設置的標準。可以説,傳統學科的劃分規則主要是知識與學術邏輯,同時兼顧社會需求導向,但交叉學科設置遵循社會需求邏輯,同時兼顧學術與知識邏輯。
在明確交叉學科的性質不同於傳統學科的同時,也要明確其不同於跨學科。跨學科是兩到三個學科之間的合作,一般是以一個學科為主,比如新聞法律、新聞財經人才的跨學科人才培養,是以新聞學為主,學生同時學習法律或財經方面的課程,以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複合型新聞人才,同樣跨學科科學研究也是以一個學科吸收另外學科的研究方法或者知識,例如借鑑社會學、經濟學的研究範式與知識來研究教育問題。而交叉學科是面向重大社會問題的多學科之間的深度融合,彼此沒有主次之分。交叉學科不是多門學科知識的簡單拼湊與堆積,而是基於社會重大問題,多門學科依照內在邏輯關係而聯結滲透形成的新學科。例如國家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涉及的政治學、歷史學、經濟學、網絡安全等學科都是圍繞國家安全學來開展科學研究、設計課程體系、進行人才培養,並且在發展中逐步形成較為穩定的知識領域。
交叉學科要避免封閉和自我壟斷,探索交叉學科組織載體
建構性:探索中國特色的交叉學科管理制度
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學科的認識和劃分具有一定的社會建構性。在我國,“學科”不僅是知識分類的依據,而且是管理的制度與資源配置工具,也因此有了“學科建設”。而在國外,有“學科”之概念卻無“學科建設”之説,他們更多是把學科作為知識分類的意義來使用,其詞彙是“領域”(field),如美國的學科目錄分類(CIP)明確指出其對應的是學習領域(fields of study)。
我國的學科制度賦予學科的管理功能,一方面加強了學科發展,同時又因為這種剛性的人為劃分和管理制度而造成了知識的分割和學科的封閉,也造成了各個知識領域都想發展成獨立的學科領地尤其是成為一級學科。因為一級學科是資源配置、經費獲取、學歷與學位、學院設置、國家、省級與學校等三個層面獨立設置專門的學術權力機構的依據,成為一級學科成為本學科領域獲得獨立學術權力的規則,故我國各知識領域對於獲得一級學科設置的積極性非常高。
在我國學科具有管理意義的背景下,新設置的交叉學科應該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一是探索新的發展路徑,避免學科封閉和自我壟斷。學科發展本來就是在不斷突破原有學科邊界,與其他有關學科專業不斷交叉融合而進步的,作為交叉學科要持續保持交叉、融合、創新的本色。過去,由於交叉學科沒有專門的學科建制,找不到對應的位置,得不到政策、制度的保障,致使學科交叉發展阻力很大。現在設置了交叉學科及其下屬的一級學科,既要按照學科建制發展學科,也要適應交叉學科的特色,嘗試突破以學科界限為基礎的學術管理制度、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科組織範式,建立起交叉、開放和共享的運行機制。如交叉學科門類的教師絕大部分來源於不同學科,需要探索有效的雙聘機制和評價機制。相關的學生評價和科研成果評價,需要根據交叉學科特點和具體問題探索設置新的同行評議機制與規則。正如李四光先生所言,要“打破科學割據的舊習,作一種徹底聯合的努力”。
二是要建設交叉學科組織載體。交叉學科的組織載體不同於傳統學科,既要有固定的機構、人員、經費、研究設施和工作場所這種傳統的實體型組織建構,如院系或研究所設置方式,也要有半實體交叉學科組織與虛體型組織。半實體交叉學科組織有明確的組織目標與較為完善的管理體制,參與人員穩定,流動性弱,但是參與人員大部分依舊保持原有院系的人事關係,實行雙聘體制。虛體交叉學科組織是一種高度靈活性和流動性的組織形式,人員流動性強,多表現為定期的學術沙龍、研討會、課題組織等,具有相同興趣的成員可以聚集起來自由探索交叉學科的某一問題,邊界較為開放,容易接納新成員,是一種突破原有學科管理束縛的促進學科交叉的有益探索。
三是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交叉學科門類設置的一級學科需要突破傳統的學科管理模式,按照獨立的交叉學科為單位進行管理,形成較為完善的交叉學科管理制度體系。目前高校在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但最終在學位授予、質量保障等方面實際上仍落在一級學科身上,還是很難突破傳統一級學科的管理框架,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仍然會受到原有學科管理模式的約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高校應積極研究制定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的有關辦法,在實踐中逐步明確交叉學科的設置條件、設置程序、學位授權與授予、質量保證等方面的具體問題,積極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的交叉學科設置與目錄管理制度。
(作者:李立國 李登,分別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