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級與學位脱鈎,應該嗎?

近日,一張“西安交通大學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本科生學位授予條件”的通知圖片在網上傳播,隨後#西安交大取消四六級學位證掛鈎# 登上微博熱搜,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四六級與學位脱鈎,應該嗎?

通知圖片顯示,經學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務會研究決定,該校不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校內英語水平專試和校外其他各類英語專試是否參加及其考試成績作為本科生畢業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該決定自2023年9月1日起實施。

四六級與學位脱鈎,應該嗎?

這意味着,四六級成績將不再成為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學位證的門檻。

9月21日,西安交大教務處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內容屬實,但其他具體細節不方便透露。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通過商議決定的,其他學校也有,並不是一個奇怪的決定。

四六級與學位脱鈎,應該嗎?
“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脱鈎”並非西安交大“首創”

事實上,取消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掛鈎並非一件新奇事,也不是西安交通大學的“首創”。

中國於1987年開始實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2005年2月,教育部宣佈對四六級考試進行改革,將原來的100分制改為710分制,不設及格線,不頒發合格證書,只發成績單,並重申教育部從未要求英語四級與學位掛鈎。英語四級考試與學位授予聯繫在一起,是高校的“自選動作”。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吳啓迪這樣解釋道:“我們希望以一種宏觀調控的方式降低考試的社會關注度。” 不發證書的做法正是為了給當時社會上不理性的“四六級熱”降温。

她説,由於種種原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被社會過度誇大。有的學校把四六級與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掛鈎,另一方面,社會用人單位也把四六級考分作為用人標準。這樣就必然導致不少學校為了盲目追求通過率而進行應試的教學。“考試成為大學畢業通行證、社會就業的重要標尺,也就意味着它為教學服務的功能反而被淡化和弱化,這顯然跟設計考試的初衷是背道而馳。”

在此背景下,國內多所重點高校陸續宣佈將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脱鈎”。

2005年,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大、華東理工4所高校就明確表態,不將英語四級成績作為獲得本科學位證的先決條件。

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宣佈取消“大學英語四級”與學位證的掛鈎。同年,南開大學宣佈本科學生公共英語的學習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脱鈎,學生是否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與四六級考試成績無關。

2007 年,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也宣佈,不再把英語四級成績與學位掛鈎。

此後,又有多所高校陸續宣佈將四六級考試與學位證脱鈎。

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答覆人大代表建議時再次重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並未制定學士學位授予與英語四級考試掛鈎的辦法。

這之後,四川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均宣佈取消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掛鈎。

據南京日報2013年報道稱,南京絕大部分高校都已經取消了兩者間的掛鈎關係。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均表示,學生過不了四六級,學校照樣授予學位證,考不考四六級完全尊重學生的意願,學校沒有硬性規定。

當然,脱鈎並不意味着對英語成績沒有要求,很多高校選擇了用校內成績取代英語考級。還有高校選擇採用更加靈活的“軟掛鈎”方式,為學生提供多種選項。比如,東南大學曾表示,拿到學位需要學生通過外語能力的考核,但是除了英語四級,學生也可選擇考託福、雅思。

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該不該掛鈎?

可以看出,取消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掛鈎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誠然,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各高校紛紛選擇將四六級考試與學位證掛鈎,有其歷史原因和現實需要。上世紀90年代,隨着中國改革開放和國際交流的不斷擴大,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之中國各地各級學校英語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各高校紛紛將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學位授予的門檻之一,藉此激勵大學生更加重視英語學習,同時提高整個國家人才的英語水平。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應對四六級考試,而忽視和影響了其它課程的學習。同時,由於四六級考試過於強調應試技巧,忽視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拿到了四六級的高分,但其英語水平卻仍然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無法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此外,一些專業對外語的要求並不高,工作後的應用場合也很少,是否有必要讓學生在本科四年花大量精力去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也要打一個問號。

據北京大學原教務部副部長、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的觀察,相比之前,近些年來,國內的英語教學出現了兩個重要變化:一是高中英語教學水平、中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都在快速提高;二是大學本科學習階段,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和國際接軌,使用英文原文材料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現在本科都很強調科研,做科研不可能不去讀英文文獻”。

“考慮到這些新的趨勢,一些學校還用四六級作為槓桿去要求學生,就沒有必要了,改革勢在必行。西安交大這次取消掛鈎,應該也是學校根據當下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做出的決定。” 盧曉東建議,每所高校要根據自身生源的英語水平、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教學改革中英文教材的比例、不同專業對英文文獻的最新要求等來綜合判斷,決定是否要脱鈎。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高校有自主權來決定英語四六級與學位掛鈎還是脱鈎,不管高校選擇的是脱鈎還是掛鈎,都應給予尊重。

陳志文認為,時代發展到現在,大學的英語水平普遍提升,很多知名大學有不少課程是英文教學的,優秀的學生英語往往也很好,不必用單一的“尺子”來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很多高校陸續取消了英語四級與學位證掛鈎的政策。

“但是對堅持不取消這種掛鈎的高校,我覺得也需要尊重。”陳志文説,“不是説原來掛鈎就錯了,現在脱鈎就對了,而是不同時代、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層次高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不一樣,學校的考量也不一樣。”

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脱鈎不等於降低英語學習要求

事實上,目前仍有很多高校將學位授予與英語四級考試掛鈎。在今年的畢業季,社交平台上就有多名網友發帖提到,因為四級沒通過而沒有拿到學位證。

而選擇取消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掛鈎的學校,減輕了學生的應試負擔,把如何學習英語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或許是一件好事,但這絕不意味着降低了大學英語學習的要求。英語學習仍然重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世界語言”,依然是打開人類知識寶庫及促進交流合作的一把鑰匙。

英語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應用能力。目前國內大學對學生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英文文獻和英文原著的閲讀能力以及英文論文的寫作能力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必備能力。至於對外的交流、赴海外的學習和實踐,不提升英語水平更是舉步維艱。

“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高校的考量也在發生變化,這很正常。”陳志文説,“但我們絕不能把英語學習妖魔化,我們仍需要藉助英語這一工具去參與世界交流、競爭,尤其是在當下。”

“無論是從科學技術的學習上、國際交流上,還是我們跟西方做鬥爭、反妖魔化中國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藉助英語這一工具,我們不能總是用表情包吧?這就要求我們要學好英語。”陳志文強調,“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高校取消了英語四級與學位證掛鈎,就不重視英語學習,甚至把英語學習妖魔化,或者給英語學習“貼標籤”,將之與愛國不愛國綁定。我堅決反對妖魔化英語學習。”

無論如何,逐步取消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的掛鈎,是中國教育改革“與時俱進”的一個縮影,體現了中國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從單一的評價方式走向更多元、更個性化的評價方式的有益探索。

未來,希望更多學校能夠從時代發展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優化、調整教育政策和規定,為學生全面、個性化的發展創造更加優質、開放的教育環境。

你過四六級了嗎?

你的大學畢業證是否跟四六級掛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為中國教育在線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楊文靜 黃卓

資料及素材來源:

新浪微博、光明網、澎拜新聞、中國新聞週刊、第一財經、南京日報等媒體報道資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4 字。

轉載請註明: 四六級與學位脱鈎,應該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