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牛津數學女孩”改變了“學術青年”認知形象|新京報快評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經典

▲朱雯琪。圖/朱雯琪微博


據澎湃新聞報道,28歲的朱雯琪今年3月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從牛津大學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專業碩士畢業,並且獲得兩個數學方向的全額獎學金,將繼續攻讀博士。


她非常開心,錄了一小段畢業視頻,放在家族羣裏。但是,當她把視頻發在某社交媒體平台時,卻迎來一場“風暴”:不少人攻擊她,質疑她學歷造假,還送她一個“學媛”的稱號。


甚至還有一個“數學大V”出了一道題,讓朱雯琪做題來證明自己。而朱雯琪也真的去做了那道題,並指出題目的前提設計有點問題,但她還是做出來了。


可以説,牛津大學和大眾社交平台是兩個世界。很多人根本沒聽説過“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也有人説這是一門課程,根本沒有這個“專業”。這就如同一箇中文系本科生上過“明清文學”課,不知道碩士階段有這個專業一樣。


朱雯琪花了不少時間來證明自己學歷、成績和人生經歷的真實性。後來,她認識到,這種“自證清白”是無止境的,也沒有必要。目前,她已投入博士課程的準備工作,走出了陰影。


此事的荒唐在於,那些攻擊朱雯琪的人,並非因為她學術上的缺陷,而是基於她日常發佈的照片和視頻——作為一個年輕人,朱雯琪和同齡女孩一樣愛美,發的照片也都是“精修”過的。


網友質疑朱雯琪,甚至懷疑她是“微商”要帶貨,無疑是基於一種刻板印象:一個這麼愛美、愛秀自拍的女孩,怎麼可能把數學學好?這也是在牛津數學系和社交平台之間存在的認知鴻溝。


但朱雯琪就是這麼一個“另類”。她媽媽出自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爸爸是博士畢業——父母都是學霸。朱雯琪小時候因為身體差,沒有去全日制學校就讀,12歲直接去讀了國際學校,英語和數學出色,考入牛津大學本科。畢業後,到投行做了幾年金融工作,她又決定辭職繼續研究數學。


朱雯琪的成才“道路”,不是大眾化的,也超乎普通網友的想象。他們在她臉上沒能看出“刻苦學習”的痕跡,看到的是護膚品、化妝品以及美顏效果,這種普遍的“誤解”導致了網絡攻擊。


關於此事,更有意思也更有價值的探討,並非某些網友的無知,而是朱雯琪本身所代表的“學術青年”的新形象:為什麼“數學女博士”,就一定要刻板木訥、不解風情、遠離當下?


這其實是我們社會20年前的“成才觀”,學習好的孩子,不僅是“吃苦”的,還不能愛打扮,不能愛自拍。


實際上,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上,谷愛凌就已經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年輕一代的新形象。她不但滑雪厲害,也是一個學霸,還是一個充滿個性的女孩。尤其是她在賽場上吃韭菜盒子的細節,帶來的觀念衝擊力讓我們開始思考:一個愛吃韭菜盒子的女孩,為什麼不能在賽場吃呢?相比上一代,這種個性和率真的自我表達,或許就是年輕一代的最大不同。


跟谷愛凌相似,朱雯琪也有着良好的家庭條件,並非“寒門”。實際上,由於中國近幾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城市中有不少像朱雯琪這樣的家庭。父母都受到過很好的教育,家庭條件也優越,可以讓孩子勇敢“做自己”。


朱雯琪可以放下收入不菲的金融工作,重新去讀旁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當然也可以一邊攻讀博士學位,一邊自拍甚至做一個“網紅”。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欣慰,這一代年輕人正在走出不同的路。用朱雯琪自己的話説,她不但是家裏的“大股東”,也是自己人生的主宰——這有什麼不好?


新京報特約評論員 | 張豐(專欄作家)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