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路線”後,不再掌握中央實權的李立三,後來去哪裏了?
前言:
歷史上的中國曾何等的富強,但自清朝建立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在西方科技、經濟以及軍事迅速提升的時候,清帝仍沉溺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直到西方列強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國門,而對中國的利益掠奪中,英國稱得上是急先鋒,從《南京條約》開始,不斷令中國割地賠款,1861年,還在漢口霸佔了一塊土地當過租界。
幾十年來,這裏就猶如國中之國,不斷踐踏漢口人民的利益,而到了1927年,武漢各界羣眾到漢口雲集,多次舉行反英示威,最終逼迫英國簽署正式交還漢口租界的協定,而在這一次鬥爭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領導者就是李立三。
早期工人運動的領袖人物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899年生於湖南的書香門第,要説李立三青年時期的經歷還真是很豐富。
當年他從廣益中學畢業後,棄文從武,參加了著名的護國運動,後來軍隊解散後,他就又重返求學之路,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運動興起後,他跟隨一幫志同道合的有為青年遠赴萬里之外的法國,為了賺取生活費,還進入克魯梭的史乃德鋼鐵廠當過翻砂工,工作之餘除了學習,還積極參加留法學生的愛國運。
1921年李立三回國後,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中,他的第一站就是江西的安源。
對於開展工人運動,他並沒有多少經驗,不過他有自己的方法,他從創辦平民小學入手,如家訪的形式接觸工人家庭,在他的動員下,有不少有覺悟的工人加入了共青團,成立了安源的第一個團支部。
後來他又創辦工人夜校、建立工人俱樂部,並從團員中選出幾位最優秀的介紹入黨,成立第一個黨支部,在黨支部的努力下,兩個月工人俱樂部就有了700多人,以這些人做基礎,搞宣傳、擴大影響力,最終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有了李立三為主心骨,數千工人團結一致,經過五天五夜的鬥爭,終於迎來罷工鬥爭的勝利,創造了工運史上的一大奇蹟。
後來李立三又參與領導五卅運動、漢口反英大遊行,經過幾次轟轟烈烈的運動,年輕的李立三已經成為我黨優秀的工人領袖人物。
立三路線
1927年,李立三先後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在廣州起義失敗後,他擔任廣東省委書記,負責廣州黨支部的恢復和發展工作,後在六大中,他當選為宣傳部長、秘書長,實際上已開始逐步主持中央的領導工作,而在他的領導下,我黨之前有些受損的消極的革命形勢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李立三,推行了錯誤的“立三路線”,致使我黨造成巨大損失,本來大好的局面遭到不小的損傷。
1930年10月,李立三去往莫斯科,向共產國際檢討錯誤,他對錯誤的深刻認識,得到共產國際領導成員的普遍讚揚,但是一直沒有同意李立三回國繼續參加革命鬥爭。
留在蘇聯的李立三
留在莫斯科的李立三曾擔任國際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還擔任《救國時報》的主編,對宣傳馬列主義和我黨的民族統一戰線作出一定的貢獻。
不過他當年推行“立三路線”時得罪過王明,後來王明去蘇聯後,在他的運作下,李立三以“日特嫌疑”的名義被捕,幸虧1939年周總理去蘇聯療傷,知道李立三的遭遇,在周總理的周旋下,共產國際經過調查,真相大白,李立三得以出獄。
不過此時的李立三沒有恢復黨籍,共產國際也沒有給他安排工作,沒有收入,李立三一家只能靠紅十字會的200盧布救濟金生活,生活非常艱難,1946年初,李立三終於回到闊別十餘年的祖國。
回國後,李立三曾擔任軍調部東北三人組成員,同美蔣代表進行談判,後來擔任東北局城工部部長,爭取滇軍60軍起義,建國後歷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政協常委、勞動部長,1967年6月22日蒙冤逝世,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