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時代的“催化劑”:探究“饑荒陰謀”,如何催化了法國大革命?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經典

無論從哪個方面講,18世紀末期的法國都稱得上是一個“動盪”的時代。異常氣候頻繁侵襲法國,導致農業歉收、饑荒頻頻。

與此同時,一種“饑荒陰謀”的謠言也甚囂塵上,認為是某些貴族與商人勾結,蓄意製造饑荒以牟取暴利。這無疑會刺激到那些正在餓肚子的底層民眾。

畢竟,伏爾泰曾説過:巴黎人需要的只有“喜劇與麪包”。顯然,如果有人敢打麪包的主意,素有“革命”傳統的巴黎人必然會掀起一場風暴。

於是,風暴就真的來了......


饑荒催化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了

1789年7月14日,當巴黎人攻克“巴士底獄”時,有人在歡呼自由,有人在慶祝勝利,更多人擔憂的還是糧食,因為“糧食問題”才是他們揭竿而起的原因。

毫無疑問,糧食及其背後的“饑荒陰謀”,在法國大革命中起着催化劑般的作用。只是當時的人們從未意識到,所謂“饑荒陰謀”是假的...


“饑荒協議”:畫作的出版年份大約是1800年左右

糧食供應——“吃力不討好”

俗語説“民以食為天”,保障民眾的糧食供給是歷朝歷代政府的重要職責,這一點放之古今中外皆為準則。

對近代早期的法國而言,由於其糧食市場化程度低、交通不便等原因,單靠市場行為難以滿足糧食的流通與供應。如此法王政府也只能親力親為——自掏腰包修建穀倉、購買穀物,並在饑荒時賠本賣給民眾,這一般也被稱為“國王的穀物”。

這一制度由法王查理九世,在1567年率先示範。後來又有亨利三世、四世和路易十三效仿,至太陽王“路易十四”時建立了“國王穀物總署”,專職負責饑荒時糧食供給。


油畫:描繪的是1709年時,亨利·弗朗索瓦·德·阿格索(政治家、司法大臣)拯救饑荒

“國王的穀物”有助於維持穩定,但“賠本買賣”卻實在難做,這種“模式”很快就因財政問題變的難以為繼,於是不得不求助於商人,並逐漸形成一種“官督商辦”的模式。

到18世紀70年代,為了應對愈加嚴重的“生計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泰雷又創建了一個集穀物購買、儲藏及分配功能於一體的機構——“國家穀物專賣局”。僱傭大商人索蘭和杜梅克負責,並允許他們從中提取2%的佣金作為報酬。

不得不説,為了民眾吃的問題,法王的政府也算操碎了心,直到1787年巴黎的麪包價格一直相對穩定。但這一制度同樣也存在弊端,如運作隱秘、效率低下、商人特權等,也就難免會有人猜疑。


猜疑之人——普雷沃

法國人對“國王的穀物”中官商勾結、謀取暴利的猜疑由來已久,但真正將之大加發揮的是一個名叫“普雷沃”的人,其在“饑荒陰謀”的構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普雷沃(Jean Charles Guillaume Le Prévost),1726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底地區。由於其家鄉在18世紀時屢遭饑荒,所以普雷沃對饑荒也就格外的上心。

特別是1768年春夏間的糧荒,魯昂高等法院在調查時發現“巴黎有一個團伙以供應首都為名,控制了法國的穀物貿易”,這讓普雷沃更堅信有“饑荒陰謀”的存在。


1768年7月的一天晚上,普雷沃在一次宴會上無意中發現穀物商人馬利塞的一份協議。從中他得到一則重要信息:1765年,法國財政大臣拉韋爾迪與馬利塞簽署過一份為期12年的協議,規定由後者負責法國政府谷物的保管與更新。

據此,普雷沃認定“確實有一個團伙在法國政府的庇護下壟斷了穀物貿易”,而那份協議也他認作是蓄意製造饑荒、謀取暴利的《饑荒協定》。此外,普雷沃還大加發揮,説這種“饑荒協定”自1729年就已經存在了。

事實上,後世考證表明:所謂《饑荒協定》不過是一份穀物貿易的投標書。而普雷沃臆想的“饑荒陰謀”,只是對法國“官商結合”穀物運作模式的誤讀。


普雷沃,此時他已身在巴士底獄中

對普雷沃而言,他堅信自己抓住了確鑿的“證據”,並着手準備一份檢舉材料,打算向魯昂高等法院揭發此事。不料巴黎警察“辦案”速度更快,凌晨四點將普雷沃從牀上拖了起來,關進了巴士底獄。

不過即便深陷囹圄,普雷沃依舊沒有停下。在《饑荒協定》的基礎上,他“構建”出了一整套關於“饑荒陰謀”的説法,確信財政大臣、警察總監是在上下其手,欺騙國王。

因此他鍥而不捨的給國王上書,試圖“揭發”這個陰謀。每逢有官員到監獄視察,他也會申訴個不停,到最後人們都覺的他已無藥可救,索性一關到底......直到22年後的大革命時期。(據時間計算他入獄應不足21年,但其本人著作自稱22年)


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打巴士底獄時,普雷沃並不在獄中,因為他早已被轉到貝爾西監獄

神助攻——穀物豐裕説

單單是“饑荒陰謀”一種説法,就足以讓法國高層頭疼不已,偏偏在此時又出現了“助攻”者。

作為歐洲封建王權的典範,近代早期的法國在實現中央集權的過程中,人們普遍形成了一種觀念:法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即“穀物豐裕”的説法。這一點上連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科爾伯也不例外。

在這種觀念的加持下,只要糧食上出現點問題,上至貴族精英,下至普通民眾都會一致的認為是有人在“搗鬼”。如此,“饑荒陰謀”一説就更容易讓人相信。


大規模饑荒沒有,小饑荒卻不斷。圖為1775年法國的“麪粉戰爭”

但實際上呢?18世紀時,法國農業生產力低下、耕作模式落後,惡劣天氣又隔三差五的侵襲而來,導致農業歉收,糧食產量不容樂觀。

於是乎,儘管法國自1709年之後就沒有爆發過大規模饑荒,卻始終徘徊在“饑荒”邊緣。農民所得除去租税、種子外,多數情況下僅夠餬口而已。

因此,每當“缺糧”問題出現,民眾情緒就會焦躁不安,將一切問題都歸罪於國王和政府(這點算是法國中央集權的一個副作用)。在這種背景下,“饑荒陰謀”的傳言一旦出現,不僅會有人相信,還會被加工、再造,結果是越傳越廣。


“饑荒陰謀”如何被認可?

1788年,當法國還未從3年前的乾旱中恢復過來之時,惡劣天氣再次光顧了法國。7月,冰雹從天而降造成大量農田顆粒無收;12月,罕見的嚴寒又襲擊了整個法國。

在一系列天災的打擊下,法國再度陷入了“饑荒”之中,麪包價格飛漲,終於一場革命爆發了。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克巴士底獄的全過程被普雷沃盡收眼底,對他而言“自由”的一天終於來到了。

儘管普雷沃並不是在巴士底獄被釋放,但作為裏邊曾經的一員,出獄後的普雷沃還是頗受關注(巴士底獄作為封建王權的象徵,其中的犯人在大革命中也被神化)。


1789年9月15日,一篇名為《巴黎——論生計》的文章闡述了“饑荒陰謀”的歷史,並將普雷沃推向了大眾視野。

藉着“法國大革命”的東風,普雷沃在《國家囚犯》一書中痛斥了害自己坐了22年牢的警察專制。同時,他進一步發展了“饑荒陰謀”,用“危害民族”替代了原來“危害君主”的説法。

此外,他還一遍一遍的寫信給新立法會議,竭力尋求彌補。而立法會議最終也承認了他為“正義事業”遭受的苦難,並同意向他發放年金,這等於法國的革命政府已初步認可了“饑荒陰謀”。


4年之後的1793年,“饑荒陰謀”中的主角、法王的前財政大臣“拉韋爾迪”因囤積穀物的謠言而被送上法庭。

當被問及《饑荒協定》一事時,儘管拉韋爾迪做了如實的陳述,卻絲毫不被理會。普雷沃則作為證人在法庭上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和經歷,成為拉韋爾迪的“罪證”。

最終,因“囤積穀物”而受審的拉韋爾迪,卻因製造“饑荒陰謀”被送上了斷頭台。此後“饑荒陰謀”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便交織在一起,影響了當時,也影響了後世。

雖然史學界對“饑荒陰謀”至今仍存爭議,但不可否認其對法國大革命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而普雷沃正是“催化劑”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