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曾兩度伐遼,難道只是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
宋太宗 趙光義
公元979年和公元986年宋太宗趙光義曾兩次討伐過遼國,關於其“動機”大多數人都只認為是其要收復被侵佔已久的中原屏障之地“燕雲十六州”,其實其真實原因遠沒有那麼“簡單”,也沒那麼“純粹”......
一切的一切還要從那年那個雪夜説起......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天降大雪。
宋太祖趙匡胤召其弟晉王趙光義進宮,並邀其入內室,宦人、侍妾等俱迴避,二人酌酒對飲。宮人只遠遠看見燭影搖曳,太祖和晉王似乎在説着什麼話,晉王時而離席退避時而前趨牽引,似有不勝酒力之狀。
不久,殿外的積雪已有數寸之厚了,太祖用斧柄戳地,回頭對晉王説道:“你好好去做,好好去做。”隨後太祖解帶就寢,鼾聲如雷,夜半時,太祖猝崩。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斧聲燭影”案。
宋太祖 趙匡胤
縱觀整個事情的發生過程,似乎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只是一個“意外”。
可接下來其弟趙光義的一系列操作就有些令人生疑了!
一、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宋皇后曾派宦官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趙匡胤之子)入宮商議“大事”,不料他卻叫來了晉王趙光義,請問如果背後沒人指使,一個宦官怎麼敢私自更改“懿旨”呢?
二、急於更改年號。照理來説先皇新逝,一般新皇都是第二年才頒佈屬於自己的年號的,而趙光義則不然,剛即位就宣佈“改元”。其心裏那份兒急切之情自不待言。
三、所謂立國之初就有的關於“兄終弟及”的“金匱之盟”,是趙光義即位整整5年之後才公之於眾的,如若早有此“約定”,何必要等上5年呢?
四、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修改了《起居注》一樣,如出一轍的是宋太宗趙光義在“斧聲燭影”後也曾數次修改了《太祖實錄》,且是他親自主持的,那他在害怕什麼呢?
五、凡是與“金匱之盟”有關且有條件威脅到趙光義及其子孫即位合法性的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們,在趙光義即位後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接二連三的死去了。這難道只是個巧合?
當然還有好多其它的疑點,這裏不作贅述,僅舉幾點最主要的。
但不管怎麼説隨着這夜“斧聲燭影”事件的發生,宋朝迎來了第二位皇帝,是為宋太宗趙光義。
儘管宋太祖趙匡胤死的有些不明不白,儘管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的即位來的不清不楚。
但趙光義到底還是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不過有道是“誰人背後無人説,誰人背後不説人”作為整個“斧聲燭影”事件的最大“嫌疑人”。趙光義的這皇帝“寶座”可坐的不是分外“踏實”、“舒心”。
他似乎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
唐太宗 李世民
據史料記載宋太宗趙光義最敬佩的人就是前朝的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呢?其實不言而喻,李世民是怎麼登上皇位的呢?是因為“玄武門之變”對不對?
這可以説是李世民一生中最為難以抹去的污點。但那又怎麼樣呢?李世民的個人能力是很強的,他用其後半生締造的“貞觀之治”的煊赫功業,幾乎征服了後來大多數的人。
自此以後人們對他的評價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趨於正面的,對其人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持敬仰態度的,再看看那時還有幾人記起他曾發動過“弒兄逼父”的“玄武門之變”。
反過來講假若李世民像歷朝歷代大多數的末世之君那般“草包”、“不濟事”,那後人對他的評價又當如何呢?
同理作為“斧聲燭影”事件的最大“嫌疑人”的宋太宗趙光義雖然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是他殺了自己的哥哥趙匡胤。但就其即位前後的種種反常舉動來看,他作為“第一嫌疑犯”是沒跑的!
不管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他都難逃後世的悠悠之口,別説後世了,就是那時也未必無人在陰地裏小聲嘀咕着什麼......
想來想去他似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效仿他的前輩唐太宗李世民。
想讓滿天“星星”都黯淡或看不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想法兒讓自己變成“月亮”或“太陽”,李世民做到了所以他流芳百世、英名不朽。
我們評價一個帝王往往不是用所謂“道德情操”去評價他,而是看他幹不幹活兒?活兒幹得怎麼樣?假若以所謂的“道德情操”去品鑑任何一個古代王朝的“開國之君”的話,那幾乎個個是個十惡不赦的“劊子手”、“壞蛋兒”,因為他們的手上沾滿了太多人的鮮血!即使不是所謂“開國之君”就是一個個所謂“繼世之君”又有多少真真正正的道德君子或好人呢?
所以説作為一個皇帝最大的職責往往不是怎樣去做一個“好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而是要做到對內“保境安民”、使百姓能“安居樂業”;對外能夠“抵禦外侮”、甚至於能“開疆拓土”。簡而言之就是作為一個帝王你得把你當皇帝的活兒想辦法儘可能的幹得漂亮兒。
作為帝王難免會犯錯誤甚至於有着不小的污點,但是你把自己皇帝的活兒幹得漂亮了,也自然而然的相對的就有了所謂“瑕不掩瑜”。假使你把皇帝的活兒“幹砸了”如商紂王、隋煬帝那般,那不好意思!不要説什麼“瑕不掩瑜”了,恐怕就全部變成了“瑕”了,哪還有什麼“瑜”可言呢?隨之而來的就是後世千秋萬代的罵名了。
燕雲十六州
説來説去不外乎是説“煊赫的功業”是某些“得位不正”的帝王們的最好人生污點兒“漂白劑”。
而在宋太宗趙光義面前恰恰就有着這麼一個“機會”,那就是從石敬瑭“割地稱兒”於契丹起以至於到大宋王朝建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懸而未決的“燕雲十六州”問題。
這個連他哥哥太祖皇帝趙匡胤都沒能解決或沒來得及解決的問題,一旦由他趙光義解決了。可不算是立了個“千秋功業”,後世他不也就能同唐太宗李世民一樣享有人們的敬仰了嗎?至於説“斧聲燭影”事兒又還會有誰提起呢?就算提起了,又能怎麼樣呢?人們只道他趙光義是收復國土的“千古一帝”,再沒有其他的了!
總之,趙光義越想越開心,以至於立馬着手準備了起來,以待將來和“遼國人”比劃比劃,拿回那“燕雲十六州”,成為後世人眼中的“千古一帝”,而不是那“弒兄篡位”的“最大嫌疑犯”!
終於在他即位的三年之後的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六月,宋太宗趙光義發動了伐遼取“幽燕之地”的“御駕親征”。結果沒成想“高梁河之戰”一敗塗地。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趙光義再度伐遼且兵分三路,兵力不下30萬,最後依然再度“敗北”黯然收場。
滿懷希望的宋太宗趙光義去伐遼奪取“幽燕之地”指望藉此博取“功業”以求沖刷不堪的“過往”不料一而再的被遼國人打了個“灰頭土臉”、“抱頭鼠竄”,落得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從此對收復“燕雲十六州”再也提不起了興趣,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後世的“繼世之君”們也因此牢牢記住了這個“教訓”。自此以後整個宋代都對北方的遼國採取了消極避讓的守勢態度。
至此終宋一代“燕雲十六州”再也沒有回到“中原王朝”之手過。
沒有煊赫的“功業”做鋪墊,趙光義自然也就做不成下一個李世民。他的夢想破滅了,不過儘管他失敗了,但他還是因為“斧聲燭影”之事在歷史上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儘管這不是他想要的。
所謂“青史留名”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流芳百世”,一種是“遺臭萬年”,獨獨是這位趙光義同志那個都不用選。但依然後世享有“大名”,不為別的“斧聲燭影”一事足矣。
另外提一下的是關於趙光義同志一再伐遼而一再“敗北”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不得不説與其本身在軍事上的“無能”不無關係。
説起宋太宗趙光義軍事上的“無能”,我們就不能不想起我們敬愛的毛主席對其一針見血的批斷:“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
特此聲明:本文系本人原創,未經本人允許,禁止轉載。違者,本人有權追究其相關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