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一遇挫折就喪失信心?提高抗挫能力,關鍵是提高“心理彈性”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現代社會,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出於對孩子的過度關心,不少大人會把孩子保護得太過嚴實,孩子沒有接受困難的過程和經驗,一遇挫折就喪失信心,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

小謝夫妻倆平時忙於工作,女兒一直交給老人帶,兩人不止一次地跟老人説不要太慣着孩子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幼兒園六一節要舉辦活動,每個班級的小朋友都會上去表演節目,女兒平時一直在家苦練少兒舞蹈,全家人都覺得到了表演那一天孩子一定會將節目完成得十分出色。

結果到了正式演出的那一天,從彩排開始孩子就開始忘了動作,一直抽抽噎噎的説道自己不行,自己不會。為了不影響其他人,小謝只好將女兒拉到一旁,温柔的安慰鼓勵孩子,讓她不要辜負自己努力的成果,安慰了一會,孩子雖然還是掛着淚水,但還是如期完成了表演。

提高抗挫能力,關鍵是提高''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又被稱為是心理復原力,指的是一個人在遭受挫折後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及時復原的能力。

提出這一觀點的教授在觀察幾百個孩子之後發現,那些能夠克服逆境的孩子都具有很高的心理彈性,因此擁有良好的心理彈性,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

為什麼孩子的抗壓能力普遍較弱?

1、從小被過度保護

有一種原因是從小孩子就被父母保護得太好了,順風順水的長大,也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坎坷,再加上這類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普遍都比較善良純真,感覺世界都是充滿愛的。這就導致真正遇到挫折時,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會讓其手足無措,消極情緒無法排解,尤其是從學生過渡到社會的時候,更加難以適應。

2、父母期待過高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對孩子有期待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期待過高,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有些父母脾氣比較暴躁的也不容許孩子犯錯,一看到孩子的錯處就會忍不住斥責,而斥責和打擊就像兩把無形的雙刃劍將孩子的自信和勇氣狠狠地斬斷,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就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抗壓的能力也會比較差。

當孩子提升自身的抗壓能力時,相對的處理問題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很多父母遇到孩子抗壓能力弱的情況,也會面對兩難的境地。讓孩子放棄,又怕以後無法承受壓力,讓孩子面對又怕引起反抗。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第一步:給孩子獨自探索的機會和成功體驗

普遍那些抗壓能力弱的孩子,身上都帶着不自信的特質。遇到事情就退縮,受到挫折就不想繼續前行,孩子的自信心也會變弱。所以針對那些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停止過度的包辦,家長對孩子的過度插手只會導致孩子最後一無是處,無法自己獨自面對挫折。

第二步:多理解孩子,幫助孩子改變自我認知

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在為一件事付出自己的努力,父母就可以誇讚孩子付出努力的過程。這就需要家長用心去觀察孩子取得的每一個進步,發掘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恢復自信。同時,當孩子出現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的思想時,父母首先要對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孩子的內心,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安慰了,才會覺得有人和自己站在統一戰線,才會繼續努力。

第三步:教會孩子接納失敗和挫折

沒有人是天生完美生來就不會犯錯的,那些看似完美的人只不過是不斷地提升自我的抗壓能力和一次又一次地戰勝挫折罷了。坦然面對自己的挫折,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侷限,不要輕易説放棄也不要説自己不擅長。父母可以跟孩子説雖然當下遇到挫折了,但是隻要你不斷努力,以後肯定可以戰勝的。日積月累下,孩子每次遇到挫折都能這麼想,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

作為孩子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經受得住風雨,小到可以自己解決難題,大到可以讓孩子獨當一面,可是大多數父母卻忽略了讓孩子從小就去經歷困難,提高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因此不要再把孩子困在小天地裏,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己面對困難的能力,即使摔倒了也要學會自己爬起來,這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