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關注回覆“育兒”,免費獲得968G《超級育兒資料包》
我們常常聽到孩子説這樣的話:
「媽媽,讀書好辛苦啊!」
「爸爸,我不想去上學了」
即便苦口婆心的勸導,可孩子依舊無動於衷。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父母也是傾盡全力:
我們家條件不好,守着個水果攤,盡最大能力給孩子請了家教,但孩子還是不學;
去孩子房間送宵夜和牛奶,卻經常發現他根本沒在看書,演戲給父母看;
怕孩子沒法查資料,給他配了手機,誰知道現在打遊戲上了癮,真是讓人失望。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也習慣了用這樣的話語去回覆孩子:“不讀書,你將來能幹什麼”、“只有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然而這樣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孩子還小,無法從言語中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
父母與其跟孩子講“讀書論”的道理,不如陪孩子看這樣的一部紀錄片。
來看看努力讀書的本質意義到底是什麼?
你現在厭惡學習
是因為你沒有吃過社會的苦
關於貧困,似乎總與一個人的思維和努力程度掛鈎。
你那麼窮,還不是因為想法不對。
你那麼窮,還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但是如果一個人真的具備所謂富人思維和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嗎?
香港電視台有一檔真人秀《窮富翁大作戰》,邀請社會各界名流轉換角色。
他們之中,有政界領袖、商界大佬、知名律師、上市公司CEO。
他們要完成的挑戰是拋棄原來的光鮮生活,去體驗清潔工、單身母親、流浪漢、小攤販這些窮人的生活。
幾乎所有精英在體驗之前,都持有一種盲目的自信:認為自己即便是落入底層,也可以通過能力和智慧改變命運。
節目開始前,富二代總裁Eric表示:
“貧富的認知是人窮不能賴社會,主要是自己沒有好的人生規劃好。
就算真的處於這種境地,我也會在很短的時間裏想很多辦法,來改變這種不好的境遇。”
節目組五天裏只給了他15元,他自己也非常努力,找到了一份送外賣的工作。
但他才做了不到五個小時,老闆認為他送的太慢,他因此而被辭退。
他體驗了很多流浪漢體驗的生活,白天工作,晚上露宿街頭,睡不着就重新找工作的機會。
嘆息,無奈,髒累,這是每個窮人一天當中的經歷。
這種生活耗盡了Eric的鋭氣,他説出了這句話。
“大多數人沒有能量去脱離這環境,即使有機會,可能也沒有信心去爭取機會。”
田北辰,兩千集團的創始人,哈佛畢業生。
在參加節目前,他一直有這樣的理念:
沒有成為富豪,一定是你還不夠努力。只要你有足夠的鬥志,弱者也可以變為強者。
然而,當他真正開始最底層的生活,才發現太多現實的身不由己。
入住“籠屋”,整個家就是1張牀大小。
同鄰居老伯聊天,問覺得這裏的環境怎麼樣?
老頭只是無奈笑笑:
“差不多吧,説不上什麼環境,我們沒有選擇。”
每天工作17小時,卻只能拿最低的酬勞。
他説:“我完全沒有空閒去想將來,吃飽已經是最大的滿足。”
“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在這樣殘酷的現實面前,不值一提。
最後,才體驗兩天,他決定提前結束這次貧窮生活的體驗,一身疲憊地説:
“很奇怪,我這兩天只是考慮吃東西。我完全沒什麼盼望,我甚至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頓好的。”
他説,因為只有兩天,自己才有鬥志堅持下去;如果要做一個月,甚至半年,那就太絕望了!
在節目最後説了一句:“這個社會正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所以,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
努力讀書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穩健、最容易走的那條路。
你所討厭的學習環境
是別人無法觸及的夢想
“我們都曾上過學,也曾每天走在路上,
但沒有一條上學之路是這樣的。”
原來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外,還有一種生活。
央視曾經播過一部《翻山涉水上學路》的紀錄片。
記錄了在一些地區,孩子們冒着生命危險,跋山涉水去上學的故事。
為了上學,孩子需要光着腳穿越整片原始森林,到100多公里外的學校上課。
如果幸運的話,他們將在7天后到達學校,可是意外常常發生…
湍急的河流、隱秘的毒蛇、兇猛的野獸,巨大的鳥、張牙舞爪的野豬、長着牙齒的青蛙……
能不能平安渡過,全看運氣。對他們來説,上學,是一場以生命為賭注的博弈。
在白浪翻滾的江面上,推着年久失修的鋼索前進。
這條長達15公里的路上,沒有水源,也沒有遮陰處。他們不僅要忍受高温的炙烤,冒着被捲走的風險…
在零下50℃的嚴寒裏,步行半個小時。
划着蘆葦小舟,穿過8000多平米的湖面。
在沒有鋼梯前,他們每天都在“飛檐走壁”,靠着一根藤蔓或木梯向上爬。
腳下是萬丈深淵,頂上是學校。對知識的渴望,支撐着他們一步一步向上爬…
上學,對我們來説極其普通的一件事,卻是他們拿命換來的奢侈品。
荒漠戈壁、洪水猛獸、風雪交加,我們眼中的危險,卻是他們的日常。
那麼小的一羣孩子,不會害怕嗎?當然會怕!
只是,他們更怕一輩子困在原地,失去過另一種生活的機會。
他們明白:
上學,是他們與命運較量的唯一方式。
不上學,就只能終生封閉在這個貧瘠的地方,重複着上一代的命運!
讀書,是為了有更多的選擇
讀書多少,並不能説明一個人的地位,卻決定了人生選擇機會的多少。
許多年輕人總津津樂道於讀書不多,但收入豐厚的“新聞名人”。
比如比爾蓋茨輟學,喬布斯只念一學期就休學。
這些“輟學”的人,都成為了現在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
但你是否又瞭解比爾蓋茨是從哈佛大學輟學的嗎?
是否知道馬斯克是輟學離開了斯坦福大學,靠獎學金轉入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嗎?
大多數不讀書的人,都是用自己幾年的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面對環境變化、個人成長遇到拐點的時候,都能多一些“主動選擇”的機會。
事實上,如果你擁有985大學學歷,求職道路真的就比普通大專生要多那麼幾條。
讀書,一向是普通人逆襲的簡單模式。
家境一般,運氣一般。你能有的,就是為自己多增加一些機會。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沒有選擇。
最後,用龍應台的一句話送給所有學子: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
不是僅僅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
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
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