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進行“超前教育”。讓孩子提前學會小學的知識。
但是其實超前教育真的沒有必要。
有教育專家表示,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那麼在孩子剛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是會很好,考試的時候可以考到80~100分之間。
但是因為上課的知識,孩子早就提前瞭解了,所以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就缺乏探索求知的慾望了。那麼孩子就很容易養成上了上課不專注聽講的惡習。
那麼等到老本吃完了,孩子的壞習慣也養成了,那麼孩子的學習就會有斷崖式的下跌。
而且在《幼兒園管理條例》和《綱要》中,也是一再的強調:學前教育為3-6歲兒童,遊戲是學前兒童的教育的主要方式。
非要帶着孩子超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是違背了孩子的身心發展的,會破壞孩子發展的規律,對孩子來説,是弊大於利的。
那麼就會有家長問:什麼都不教,是讓孩子裸着上小學嗎?那孩子肯定會被落下呀?
孩子在幼兒園中,也並不是像家裏的保姆一樣,讓孩子吃飽玩好就行。雖然孩子在幼兒園也是玩,但是幼兒園帶着孩子玩,背後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以及能夠培養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的。
並且是能夠為孩子上小學起到一個預備作用的,不然幼兒園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孩子在幼兒園中,孩子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想象力、社交能力、數學思維這些都是可以得到培養的,那麼這些思維培養好了,孩子這一生都可以用得到,而提前教孩子知識,這個知識只能用一時。
孰輕孰重相信家長會知道。
現在可以説是一個人工智能化的時代,我們會發現,現在很多的崗位都被人工智能代替了,點餐可以不需要服務員、超市收銀不需要收銀員。
機械化的工作,人工智能比人類做得好,而且效率還更高。那麼人類和人工智能相比,唯一的優勢在哪裏呢?
想象力。
人工智能只能在設定好的程序中“稱王”,但是除了程序設定之外的,人工智能就和人類嬰兒一樣了。
所以在未來,人工智能更為發達的時代中,無論是孩子做什麼工作,那麼最重要的都是大腦中的想象力。
而且早在百年前,愛因斯坦就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説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想象力而改變的,其實一點都不過分。
任何一項發明、手機、飛機、火車、電腦、電影都是從“無”中想象出來的。
説的近一些,孩子在做題學習最難得的一個品質其實就是敢於大膽假設。敢想,那麼知識才能被孩子靈活的運用。
孩子的年級越增長,越需要孩子“敢想”的地方就越多。數學圖形推理、語文的大膽猜想、地理的地貌洋流、物理的分子電流等都是需要需要孩子運用想象力的地方。
但是孩子想象力不是想要培養隨時就可以培養的。家長們不難發現,大人的想象力永遠不如孩子,
而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那麼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想象力就消失了呢?
其實不是消失了,而是家長破壞掉了,以及沒有及時抓住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階段並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在説一天馬行空的事情的時候,比如説小魚可以在天上飛,家長得要糾正孩子,小魚只能在水裏生存。
孩子的想象總是受到家長的打擊,那麼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願去想象了。難麼孩子的想象力也就日漸衰退了。
而且想象力豐富還有一個好處,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想象力是可以讓孩子的智商更高的。
因為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其神經聯結越多。人類的神經聯結數量,在9歲時,可以達到14億多的頂峯。之後,大腦開始整合,神經聯結的數量開始下降,連接得不好的和少用的神經聯結會消失,整合會在孩子12歲左右時完成,
在這之後,孩子除了接受什麼特別的腦力訓練,否則就不會有大的變化了。
所以培養孩子想象力要趁早。
孩子學齡前,最能夠培養孩子想象力的方式就是給孩子講故事。因為故事虛構景物、人物、聲音、情境及氣味等,這都需要孩子去想象,而且這種想象力對孩子是十分有建設性的。
那麼比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更能培養孩子想象力的就是孩子自己開動想象力去講故事。
通過一頁紙的4幅圖讓孩子去想象去猜測,這是發生一個怎樣的故事,那麼這樣的想象力發散其實比已經有一個故事更自由。有利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