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拓跋珪如戰神一般的存在,為何帶領強悍的北魏卻無法統一南北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經典

魏,有美好偉大的意思,北魏在五胡十六國最為混亂的局勢中,打敗眾多對手,從被前秦滅亡的一個代國,成為遊牧民族重新站起來的鮮卑族政權,在當時控制了中原北方,風頭無兩。

取名北魏,也是為了向東晉炫耀自己是“神州正統”的身份,可是這樣強大的北魏,在控制北方之後,它並沒有將拓跋珪的雄心壯志延續下去,而是終止了前進的腳步,無法正式完成南北統一。在當時紛雜的歷史環境下,北魏能夠成長得如此強大,卻為何無法完成統一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開國皇帝拓跋珪石像與北魏地圖

一、崛起是歷史的必然

為了區別於曹魏,後人都將拓跋氏建立的魏朝稱為北魏,但是由於他們的前身是代國,因此,也有很多人用“代”來稱呼拓跋氏打下的江山。作為一個之前被前秦屢屢攻擊,最後分崩離析的王國,拓跋氏在代國滅亡之後,帶領宗族逃到了匈奴原來的居住地。

在這裏,拓跋氏的鮮卑族和匈奴遺留在當地的子民緊密的融合在一起,他們通過聯姻的方式,加強了兩個民族的聯手,而這也大大幫助了鮮卑族北方少數民族樹立威信,為他們日後順利取得各少數民族擁護減少了大量時間。

拓跋氏在北方發動大量戰爭,降服了柔然、北燕、北涼、夏國等,雖然戰爭並沒有給北魏的經濟發展帶來多大的幫助,但是因為每次打仗都是勝利,北魏也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人民、財富,這些都成了北魏下一次戰爭的強力支柱。

因此,當北魏軍事力量雄厚,管理層和將士們都一樣對戰爭保持着熱度的時候,北魏在北方的統治地位就更加堅固。而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雖然分成了五胡十六國,但是縱觀歷史,並沒有哪一個王國能像北魏這樣總是打勝仗,總是有兵力能夠派到前線。

所以北魏崛起,很大一個原因還是歷史造就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剛好當時風水在北魏這邊轉着,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圖片:北魏派兵到前線劇照

二、無法統一中原的原因

北魏的崛起既然是歷史的必然,那麼一個朝代的滅亡也有其歷史的原因在內,北魏最終走向滅亡,和其統治者的許多決策是息息相關的。

1、六鎮之亂

北魏在北方南征北戰,雖然戰功赫赫,但柔然是他們最為頭疼的對手。神秘的柔然突然間綻放出強大的力量,猛然變成了北方強大的王國之一,北魏想要在北方站好霸主的地位,滅掉柔然是必然的。

而當時的柔然顯然不可能束手就擒,發起猛烈的進攻和強悍的捍衞工程,成了北魏、柔然一來一去堅持了數十年的“禮尚往來”。

根據歷史記載,北魏對柔然一共發起了13起攻擊戰役,在如此頻繁的攻擊、封鎖之下,柔然的實力一點點被消磨殆盡,最後一場戰役柔然國大敗,當時的景況非常悽慘,柔然國內橫屍遍野,房舍倒塌,牲畜亂跑無人看管,柔然殘餘勢力消失在了世人的視野中。


圖片:柔然國內橫屍遍野劇照

而在戰勝前,北魏為了牽制抵禦柔然,在自己的國都平成周邊設立了六個鎮,這些鎮呈包圍圈的樣子將北魏緊緊護住,也能夠抵禦柔然的反擊,這六個鎮的“鎮長”都是當時北魏的實力干將,他們就是北魏的邊疆護衞士,可以説,六鎮在和柔然的長期戰爭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收服柔然之後,北魏在北方已經是無人敢欺了,這個時候,六鎮對北魏而言已經失去了作用,北魏新任皇帝開始忽視六鎮。都説山高皇帝遠,雖然遠離政治中心,但是由於自己的地位特殊,一直受到皇族的庇護,所以這六鎮的領導們失去了遠見,他們不會想到,之後的皇帝魏孝文帝居然會開始使用閥門制。


圖片來源於網絡:北魏六鎮標記圖

這個制度讓一直沒有回到首都進行人脈勢力培養的六鎮領導,失去了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也失去了在朝廷中的競爭地位,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朝政大權被門閥所掌控,六鎮,只能任人宰割。

沒有權利、沒有朝廷補助,特別是後來柔然殘餘勢力捲土重來,對六鎮進行燒殺掠奪時,朝廷僅提供了一點點杯水車薪的銀子救濟,讓六鎮寒了心,最終,六鎮加入起義軍,開始對北魏政權反抗討伐。

雖然北魏政府用10萬大軍來進行抵抗,也鎮壓住了這些起義,但不得不説,這是兩敗俱傷的內部戰亂。北魏政權甚至還聯合柔然一起鎮壓起義,六鎮之亂最後變成了各路豪門與北魏的鬥爭,北魏周邊防衞已然失守,暴露在外人面前,這成了北魏最後失敗的犀利原因。


圖片:北魏發生內部戰亂劇照

2、北魏殘忍的統治思想

皇家最擔心的就是“宮闈之亂”,有先見之明的皇帝在確認繼承人之後總會考慮一個問題:這位繼承人母親的孃家勢力。後宮寵妃參與朝政這種事情,在各個朝代都是帶血的警告,女性干政,除非是非常有才幹的母親,否則整個王朝都會被帶偏,因此拓跋珪上位之後頒佈了一條非常殘忍的規定:子貴去母。

也就是説,如果定下這個人成為繼承人,那麼就將他的親生母親殺了,這種用自己母親生命換來的江山,顯然有悖常倫。

而北魏採用的這個政策則讓整個皇族變得六親不認,為了奪取政權,親情在他們眼裏已經不算什麼了,冷漠的親情讓北魏統治者在發動戰爭的時候更加殘忍。。

長期的戰亂給百姓帶來了疾苦,可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在內,甚至他們非常排斥漢化,哪怕後來遷都洛陽,門閥們依舊使用鮮卑族語言,拒絕漢化,繼續對百姓實施鎮壓。


圖片:母親被賜自盡劇照

這樣的統治思想引起了百姓的反抗,即便後來北魏孝文帝期望通過改制來改變國家的命運,也無法緩和階級矛盾,最後,百姓直接掀翻了北魏這條龍舟。

因此,即便北魏的統治者從拓跋珪開始就如同戰神一般存在,擴大疆土,收服他國,但是這種建立在武力上的臣服是無法讓統治長久的,當碰到更難對付的對手時,就只能止步不前,所以即便當時北魏在北方統治了不短的時間,終究還是抵不過現實,無法實現南北統一就走向了滅亡。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説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