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王朝,雖不是正統的中原王朝,融合了滿清人的傳統習俗,但在國家大事上,基本還保持着中原王朝的規格,比如皇帝和皇后,後宮佳麗三千,皇室挑選妻妾大多還都是從滿蒙女子中挑選,以保持血統高貴和政治聯姻。清朝存在276年,傳位十一帝,到了晚清時期,已經算不得是封建王朝了,被列強打擊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之前的清朝能夠保持着皇室的尊嚴,皇帝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前朝後宮,就比如舉辦大型選秀,寵幸後宮妃嬪。
十一位皇帝的生死都被詳細記載,他們的皇后也同樣受到重視,比之妃嬪,她們可以得到較為詳細的史料記載,但清朝有5位皇后的死因撲朔迷離,至今沒有準確的定論。
第一位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她是順治帝的第一位皇后。滿清皇室為了血統純正,經常會近親結婚,這位女子是順治母親孝莊皇后的親侄女,順治並不滿意這個女子,因為他的婚姻是被母后和攝政王安排的,完全是出於政治考慮,根本沒有考慮到他的個人喜愛。就這樣,年少的兩人成婚,這年順治才十四歲,而兩人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兩年後,他就廢掉了皇后,將她貶為靜妃。
順治認為皇后善妒,經常嫉妒比她美麗的嬪妃,心狠手辣,平時的生活也太過奢侈,鋪張浪費,所用的一切用具都是金制的,這根本沒有一國之母的風範,所以順治不顧大臣的反對,堅決要廢掉皇后。
被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受到的關注大大減少,後來她是怎麼死的,也沒有詳細記載,沒有多少人知道,翻看史料,我們可以知曉順治的嬪妃是被葬在清東陵的,她們都有名字記錄,但唯獨缺少她的。還有傳言,説她被貶為靜妃後,回到孃家,而且她當時懷孕了,還生下了一個男孩,再往後,就沒有人知道了。
第二位皇后是雍正皇帝的生母烏雅氏,康熙還在位之時,她並沒有做過皇后,等到兒子雍正繼位後,她就做了皇太后,但好日子沒有太長,半年後她就去世了。從小入宮的她,再得到皇帝的寵愛後,生下了兒子,母憑子貴,她被封為德嬪,後來又晉升為德妃,在《清會典事例》中記載着“哀慟過甚,體常違豫,及送梓宮至陵,事畢回京,積哀莫解”,這樣看來她是鬱鬱而終。
但有傳聞,她是撞死的,因為她還有一個極為疼愛的小兒子,十四子允禵,可雍正繼位後,奪取了弟弟的兵權,母子兩人的見面機會很少,烏雅氏很不滿,但雍正很固執,堅決不答應讓她見小兒子,所以烏雅氏氣得撞柱而死。不過這樣的傳聞有可能是雍正的政敵造謠出來的,當初和他竟爭皇位的兄弟黨羽為了抹黑雍正,編出這樣的謠言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三位皇后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她是道光的第三位皇后,同時也是咸豐的生母,一般第三位皇后,她的年齡和皇帝還是有着較大差距的,孝全成皇后小皇帝二十六歲,她的出身不錯,是乾清門二等侍衞、一等男(爵位)頤齡的女兒,關於她的傳説也有很多,普遍認為她是很聰明的,機靈聰慧,精通七巧板,還仿製過宮中的糕點,因此而聞名宮中,她也很受皇帝的寵愛。
年僅三十三歲的她突然去世,死因不明,但在野史中相傳,她是為了兒子奕詝的皇位,在一次宮宴中,她舉辦了“毒魚宴”,目的就是要毒死其他的皇子,這樣就能夠一勞永逸,為兒子掃清所有的障礙,但她沒想到,兒子忠厚,不忍兄弟全都慘死,所以暗示他們不要吃魚。事情敗露後,太后大怒,賜她自盡,這似乎也能解釋年輕的皇后為何突然死亡,從野史中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第四位皇后是慈安皇后,她是咸豐的第二位皇后,她的皇后之路很順利,咸豐二年二月被封為貞嬪,五月晉升為貴妃,十月就被立為皇后,這年她才十六歲。咸豐十一年,皇帝去世,同治皇帝尚且年幼,後宮中的懿貴妃被尊為太后,於是後宮中就有了兩位太后,分居東宮和西宮,分別稱為慈安東太后和慈禧西太后。
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發動政變,掌握實權,垂簾聽政,即便同治皇帝長大後,也未掌握大權,十九歲的皇帝死後,慈禧又扶持了三歲的載湉做皇帝,也就是光緒皇帝。光緒七年三月十一日,四十五歲的慈安太后猝死,這個年齡對於精細保養的太后來説,並不老,甚至可以説是正當盛年,但她就這樣突然死了。
有關她的死因,也流傳着一個傳説,説她是被慈禧害死的,咸豐死前,給了忠厚老實的慈安一道聖旨,將來可以約束慈禧,慈禧知道後,在慈安面前演了一場苦情戲,她割了自己手臂上的肉入藥,希望慈安能夠早日康復,這可讓慈安頗為感動,當即就把密旨燒掉了,於是慈禧沒有了顧忌,直接用點心毒死了慈安。可慈安根本控制不了掌握實權的慈禧,慈禧這樣有點多此一舉了,所以説慈安的死因還是沒有準確的定論。
第五位皇后是阿魯特氏,她是同治的皇后,父親是少有的滿人狀元,名為崇綺。兩宮太后為皇帝選秀之時,慈安看中了阿魯特氏,但慈禧看中了富察氏,最終皇帝選擇了阿魯特氏。阿魯特氏做了皇后,慈禧太后經常會刁難她,一直被排擠,等到同治去世後,她也選擇了跟隨。關於她的死因,有的説是吞金,有的説是絕食。但究竟是怎麼死的,恐怕掌管宮中的兩位太后最清楚了,後人是很難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