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青年共讀會2020-11-06 09:15:15如今,''打工人''成為網上超級流行的梗。萬千網友或以此激勵,或自我嘲諷,或表達無奈。言語之間,把''打工人''頻頻推上熱搜。其實,打工人的身份古已有之,在歷史上也多有描述:從《詩經》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以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到上古詩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從李白的''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到王維的''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從唐畫《搗練圖》到宋畫《踏歌圖》,滿滿地都是''打工人''的點點滴滴。
唐代 張萱《搗練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如果要問最早的''打工人''是怎麼樣的呢?這就要從漢字的起源説起。因為,最早的''打工人''的形象和故事,就藏在甲骨文之中。下面就讓我們給大家説一説。古代農事中的''打工人''作為一個以耕織為立國之本的國家,在商周時期,古代中國就有着複雜而綿密的農事活動。從種到收,從採到摘,從飼養到宰殺,無處不是''打工人''辛勞的身影。可以説,比起現在,3000年前,商周時期的''打工人''可一點都不容易。
漢字''秦''的甲骨文字形比如,漢字''秦''的甲骨文字形表達的就是一個辛勤勞作的''打工人''。作為一個會意字,上面是雙手持杵,下面的禾苗垂着頭,表示成熟了,整個字形會意為雙手持杵舂禾。想想''秦''字為何造成雙手持杵舂禾的模樣,可以想見因為糧食出產極富,''打工人''不停地勞作,以至於以這種繁忙的景象造字,並拿來命名這個富庶之地。
《雍正像耕織圖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漢字''年''的甲骨文字形再比如,漢字''年''的甲骨文字形除了表達''打工人''的勞作,還描述了他們的祭祀。這個字形上面是''禾'',像一棵沉甸甸的莊稼,下面是一個面朝左、手臂下垂的人,會意為莊稼成熟,人揹負着莊稼運回家去。《説文解字》解釋説:''年,谷熟也。''''年''的本義就是豐收。《穀梁傳》説:''五穀皆熟為有年也。''莊稼收割完畢,''打工人''要慶祝豐收,同時祭祀祖先神靈,這個節日就稱作''年''。
南宋 樓璹《耕織圖》除了耕作,畜牧也是古人經常從事的農業勞動。
漢字''畜''的甲骨文字形漢字''畜''的甲骨文字形表達的是餵養牲畜的''打工人''。''畜''這個字形是説把家畜系在田裏,''打工人''用穀物來餵養。《淮南子·本經訓》中極為形象地描述了古人馴化家畜之始:''拘獸以為畜。''也就是説,田獵所得的野獸,養起來從而馴化為家畜。
《耕織圖》古代戰爭中的''打工人''在古代,戰爭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左傳》就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説法。《孫子兵法》更是強調:''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既然戰爭如此重要,自然少不了''打工人'',可以想見,無數士兵,甚至很多將校都是''打工人''。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在歷史上留下了最初的印記。
漢字''旅''的甲骨文字形比如,漢字''旅''的甲骨文字形裏就藏着兩個''打工人''。作為一個會意字,''旅''下面是兩個''打工人'',上面是一杆迎風飄揚的大旗。《説文解字》:''旅,軍之五百人為旅。''''旅''的字形會意為軍旗下的士兵。''旅''字的本義就是軍隊的編制,五百人為一旅。説來有趣,這兩個小夥伴最初站在大旗之下,恐怕想不到就這樣被記錄在漢字之中。
清 郎世寧《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之黑水圍解
漢字''俘''的甲骨文字形再比如,漢字''俘''的甲骨文字形中有一個勝利的''打工人''。''俘''的左上部是一隻手,左下部是''子'',表示人。右邊又添加了一個''彳'',表示驅趕俘虜行走之意。合併在一起起來的意思就是''打工人''用手抓住敵人,並把他們帶走,也就意味着戰爭中抓獲的俘虜。打了勝仗,抓了俘虜,真是高興的一天。
清 郎世寧《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之 烏什酉長獻城降''打工人''不分男女中國古代社會中,以男性為勞動的主力。他們從事耕種、狩獵等勞動,為家族提供生存的基本依靠。在古代漢字中,不止有和男性相關的漢字,很多漢字也和女性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説,''打工人''不分男女。
在漢字''委''的甲骨文字形在漢字''委''的甲骨文字形中,就不難發現女性''打工人''的身影。''委''的字形中,禾苗低垂着頭表示成熟了,女人半跪坐在禾苗旁邊,正是要把莊稼運走或者已經運走堆積整齊的形象寫照。遙想遠古時期,大豐收的時候,男人負責收割莊稼,女人負責把收割下來的莊稼搬運到一旁堆積起來。這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堪稱兩個高效的''打工人''。
南宋 樓璹《耕織圖》再比如,''專''的甲骨文字形。
''專''的甲骨文字形這是一個會意字,右邊是一隻手,左邊為''正像紡磚之形'',上面的三叉形''代表三股線,紡磚旋轉,三線即成一股'',因此這個字''示以手旋轉紡磚之意,為轉之本字''。紡磚兩端尖,中間粗,正是這個字形的形象寫照。可以想見,這也是一個勤勞的女性''打工人''。
北宋 王居正《紡車圖》(局部)最後,從辛苦的勞作中,可以看出古代''打工人''的辛勞絕不輸於現在。畢竟,在上古時期,生產力水平遠遠無法和現在相比,人們對於自然界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也都出於早期。因此,對於農事和自然,古代的''打工人''心存敬畏。這一點,從漢字''夙''的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端倪。
漢字''夙''的甲骨文字形這個字形的上面是半月形的''夕'',下面是一個半跪着的人,這個人還舉起了雙手。《説文解字》説:''夙,早敬也。從丮持事雖夕不休,早敬者也。''段玉裁註解説:''夕者夜之通稱,未旦而執事有恪,故字從丮夕。''也就是説,天尚未亮就起牀開始勞作,不敢懈怠,因此也可形容恭敬之意。不難看出,古代的''打工人''是多麼的不容易。
南宋 馬遠《踏歌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END文/許暉《漢字裏的中國》(套裝4冊)圖/《漢字裏的中國》、網絡圖片(侵刪)
推 薦 閲 讀
《漢字裏的中國》(套裝4冊) 徐暉著
甲骨文中的“打工人”:古代各行各業的“打工人”都是什麼樣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