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提伍秉鑑,可能還沒幾個人知道,但如果要提伍浩官,那就如雷貫耳了。
浩官,那是伍家人給自己取的商名,無論自家這份基業將來由誰繼承,對外都以伍浩官自稱,當然尤其是對洋人。19世紀初的洋人聽到伍浩官這個商名,就跟我們今天聽到比爾·蓋茨差不多。
伍家在康熙年間定居廣州,開始做生意,幾代人下來聚斂財富。伍秉鑑的父親伍國宗創辦了怡和行,取商名為浩官,開始涉足對外貿易,浩官逐漸聲名鵲起。到伍秉鑑時,怡和行幾乎包攬了所有對外貿易,此外他還在美國投資了鐵路、證券和保險,就連當時世界上最頂級的大財團東印度公司資金緊張時,都要找他借錢週轉。可見,浩官之名在時的國際商界果真是如雷貫耳了。
伍秉鑑確實有錢,據統計他的個人資產為2600萬銀元,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50億人民幣。至於在當時算不算世界首富,這個很難説,因為19世紀還沒有今天的富豪榜,也沒有什麼相對統一的標準去比較衡量。但是,伍秉鑑肯定屬於19世紀整個世界最有錢的那批人之一。
伍秉鑑為什麼這麼有錢呢?
伍秉鑑出身商人世家,他本身繼承家族衣缽,又有出色的商業頭腦,有錢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僅憑這些,不足以使他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伍秉鑑的膨脹之路,主要還是因為趕上了好政策。
1686年,清朝剛剛擺平台灣鄭氏,重新開放海禁,大量外商頓時擁入廣州。於是清廷下達了一個命令,即在廣州招募一些有實力有信用的行商,由他們來代表朝廷與外商進行對外貿易。當時一共選了十三家,於是被稱為廣州十三行。
當時的國際貿易中,歐洲人一路折騰,從美洲弄來大量白銀,最後都換成了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等於白忙活,誰叫歐洲的上流社會就喜好這一口呢?1757年,乾隆帝又宣佈只留廣州一口對外通商,對外貿易也自然被十三行所壟斷。
在這樣的背景下,身處廣州這個對外貿易的唯一前沿城市,又有政府背書,十三行自然大賺其錢。伍家也正是藉着這一政策,迅速膨脹起來,而伍秉鑑於1801年正式接手其父的怡和行,將伍家的生意做大做強,包攬了廣州的對外貿易,成為十三行的總商。
但在鴉片戰爭後,清朝對外貿易的一口通商格局被打破,外國商船來到中國不一定非要停靠在廣州,這相當於廣州十三行的貿易獨佔特權沒有了。沒了好政策,伍秉鑑自然力不從心,伍家以及整個十三行也就迅速衰落下去了。
伍秉鑑因政策而興,又因政策而衰。唏噓之餘不得不感嘆,在中國,政策足以左右商人的命運,這不得不説是一個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