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暴君,然而後世千年的中國人都要感謝他

隋煬帝楊廣,幹了兩件至今讓中國人受益的事情,一是科舉制度演變成今天的高考,讓貧寒人家的子弟有了完成人生逆襲的希望,二是修建了大運河,把中國南北方通過一條河流連接起來,無形中增加了中國人的凝聚力。
這兩件事足以讓楊廣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熠熠生輝,足以讓後人記住他的豐功偉業。但唯獨不能理解的是隋煬帝偏偏和遠在東北的高句麗較上了勁,如同三國時期的劉備三顧茅廬那樣,一次沒有消滅高麗,再來一次,第二次不行,就還要來一次。可惜的是連續三次都未能徹底征服和消滅掉高麗。相反,卻讓上升中的隋王朝無力揹負起巨大的財政負擔,導致土崩瓦解,一代梟雄,也可以説一代偉人隋煬帝竟落得被屬下勒死的悲劇。
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暴君,然而後世千年的中國人都要感謝他

是什麼原因導致隋煬帝楊廣一意孤行,非要徹底解決掉心頭之患,也是他為何三次征伐高麗的動力所在。在此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過去,尤其是這個過去還發生在一千多年前。
回溯到隋王朝建立前的現狀是這樣一幅場景,以公元304年為起點到公元588年隋朝完全統一了中國北方,旋即發動了渡江戰役統一全中國的戰爭。當時的楊廣被隋文帝楊堅封為大隋兵馬都討大元帥,帶領數十萬隋軍度過長江天險,攻入南(陳)朝首都建康為標誌,徹底結束了中國300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國家統一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第一就是避免了戰爭,減少了人民因為躲避戰亂終日流離失所之苦,還有就是國家的統一,讓老百姓可以在龐大的國家內自由的遷徙和做生意,真正做到了安居才能樂業。可以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就是現在的環境下,也是上到廟堂,下到江湖也就是黎民百姓的共識,就是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都擁有共同生活在這片廣袤的國土上安居樂業,任誰也別想破壞來之不易的安寧、穩定和幸福。
正是秉承對國家統一有着深深的信念和執着,楊廣於公元604年繼位為隋煬帝后,把捍衞國家的領土完整,不容外族勢力侵略和騷擾作為他當皇帝的底線,始終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來警示自己,我既然當了皇帝,怎能讓我大隋的子民再受到外族的欺辱呢。
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暴君,然而後世千年的中國人都要感謝他

可是,還真別説,就有這樣的刺頭找上門來,公元598年,位於隋朝東部的高句麗先發制人攻入隋朝的邊疆區域遼西,在這緊急時刻,告急文書從每個驛站都以快馬加鞭一天八百里的速度向都城洛陽狂奔而來。
高句麗之所以有這份膽量敢於挑戰比他強大數十倍的隋朝,決不是熱血上腦,不用説是經過多達百年數代人的精心準備的。
説道高句麗,在此做一簡單的介紹,高句麗國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湯時期,是商紂王叔父箕子的所封之地。又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
正當中原大地處於300年曆史上大分裂時期,以及包括隋朝建立後忙於對中國傳統疆域的統一四處征伐,無力顧及國境線外小國的做大。這就為高句麗緊緊抓住難得的有利時機擴充疆土。同時,由於和高句麗同時在朝鮮半島上爭霸的還有新羅、百濟這兩個國家,出現了類似於我國的三國時期那樣,既能做到團結一致打擊另一方,又很快為了各自利益再進行戰爭。打打殺殺之間,直到公元553年新羅和百濟聯軍擊敗了高句麗。迫使高句麗丟失漢江流域而國力大減,在朝鮮半島上找不到出路的高句麗,只有硬着頭皮向其強大的鄰居隋朝發起了進攻。
當然,高句麗雖然開始發起了向隋朝的進攻,但高句麗是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的,始終不敢過於深入隋朝腹地,只在邊境地區騷擾,採取打了就跑,搶了就跑的遊擊方針。同時,派出能説會道精通漢語的人士,潛入隋朝的各大城市和軍事重鎮,向世家大族和握有軍權的高官們進行反對隋朝的遊説,但效果不明顯。
面對高句麗自公元598年起就始終在邊境地區的騷擾,當時的隋文帝楊堅沒有立即出手去修理高句麗。因為,國家剛剛統一,百廢待興,必須要進行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到國庫豐盈,在一舉破之也不遲。不過,當隋煬帝繼承了帝位,開始認識到高句麗將是中原潛在的邊患,讓他逐漸產生出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擔憂。
於是,忍讓,再忍讓。直到隋煬帝楊廣繼位的7年之後,國力獲得空前的增長。反擊高句麗的日子終於來到了。公元611年,隋煬帝對全國下達了戰爭動員令,以“高句麗本為箕子(商紂王叔父)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動員全國現役、預備役士兵,不論遠近必須於次年也就是612年正月會集於涿郡(在今北京城西南)。”
公元611年,隋煬帝已經當了7年的皇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如首創了科舉制度,修建大運河,打敗了吐谷渾,安定了西北邊疆等等政策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支持和擁護。老百姓從內心裏相信楊廣是個好皇帝,知道聖旨帶給他們的是為了讓邊疆地區生活在恐怖中的老百姓免於戰火之苦。正是憑藉對隋煬帝的信任,當然還得益於各地各級政府的宣傳到位和精心組織,全國各地達到服兵役年齡的人,從各自的家鄉或乘船,或騎馬或徒步,都以集體的形式自覺自願的向聖旨中規定的幽燕地區聚集。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是何等的壯觀,口音不同,盔甲各異的軍士們,都是抱着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一路士氣高昂,希望用自己的熱血和本領保家衞國,殺敵立功,光宗耀祖。
可以説,公元611年,隋煬帝發出的第一次征伐高句麗的命令是深得人民支持和擁護的。隋煬帝本身也是深受人民擁戴的,如不是這樣,如何解釋在如此之多的地方,路途之遙遠,人數之多,卻沒有出現譁變,沒有出現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情景,就很好地説明了隋煬帝在當時的威望是真的非同凡響。
隨着人員到位,當然還包括對士兵的編組、訓練,以及糧草供應保障等等工作一切準備就緒。612年,隋朝號稱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齊頭並進,向高句麗發動多路猛烈的進攻。這次遠征可以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龐大的一次遠征,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暴君,然而後世千年的中國人都要感謝他

高句麗突然面對隋朝大軍的多路進攻,一時被打的六神無主,很短的時間裏接連攻克四十多座城池。隋朝軍隊在十分有利的形勢面前,負責前線指揮的將領,竟產生出輕敵情緒,指揮不當,造成了渡過遼河進攻高句麗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由此,動搖了整個進攻高句麗隋朝將士取勝的信心。加之,高句麗士兵不間斷的夜間騷擾,使將士們天天處於草木皆兵的狀態,厭戰情緒和恐慌情緒蔓延。
萬般無奈之下,隋煬帝只有宣佈撤兵。好好地一副算計周密的好牌,硬是打成了不可理喻的爛牌,這讓隋煬帝憤怒不已,也讓他作為萬邦之首的天子顏面掛不住。自此隋煬帝和高句麗結下了樑子,必須除之而後快,誰説不打都不行。
要報仇,要踏平高句麗已經成為隋煬帝每天都要對自己提醒的一件事情。為此,他沒有絲毫的懈怠,依然保持一隻龐大的軍隊,每天都要為如何攻打高句麗要求軍隊必須進行艱苦的訓練,堅決以能打仗打勝仗為目標。當隋煬帝目睹軍隊重又恢復了戰鬥力後,他容不得多想,就下達了要再次親征高句麗,而時間只是613年,離第一次親征高句麗失敗還不到一年。正當御駕親征的日子日益臨近,卻發生了楊玄感的反叛,直接威脅隋朝的統治根基,萬般無奈之下,隋煬帝只好搖頭嘆息取消攻打高句麗的計劃。攘外必先安內,保住大位一切好説。但要打垮高句麗,已經成為隋煬帝的心魔,必須讓其在朝鮮半島消失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式。
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因為這次隋煬帝御駕親征是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的。這裏要説明的是高句麗首先挑起了和隋朝的事端和隋朝處於戰爭狀態已經有幾年時間。隋朝從首先受到攻擊被迫還擊是正義方,到再次主動攻擊高句麗客觀上來説,已無多少正義性可言了。
但打戰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要花錢的,而且是要花大錢的。當時的高句麗不僅要和隋朝打,還因為朝鮮半島還處在三國狀態,和另外兩個如百濟和新羅一直打打停停,這樣一個小國連年戰事,國內民生凋敝,幾乎到了接近崩潰的狀態。正是得益於這一好消息,讓隋煬帝力排眾議,對大臣們説的常年征戰,以及大規模興修水利工程,國庫已到枯竭的邊緣,已經很難在支撐再次如此規模的出征。可隋煬帝鐵了心,滿朝文武又怎敢違背皇帝的旨意呢。只能呆呆的看着隋煬帝大手一揮出擊高句麗,彰顯華夏光輝。
當時的高麗王高元聽到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的消息後,驚得從辦公的椅子上掉到地板上,汗水不斷的從額頭上滾落而下。雖然他也瞭解隋朝連年征戰,入不敷出,但隋朝是個大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無論從哪裏擠一點就能應對。他趕緊問手下的大臣有何妙策。面對強敵在前,和脆弱的國力,高麗王高元思考良久,只好派出使臣請降。
終於戰勝了高句麗,讓隋煬帝開心不已,天朝上國貴為天子的情懷使得他竟無原則的同情起高句麗來,不僅沒有把高麗王高元押解到洛陽囚禁,撤銷高句麗既有的行政機構,只是讓其稱臣。可當他班師回京,突然想到只讓高句麗接受臣子之道作為隋朝的藩屬國,沒有直接回歸我大隋設立郡縣管理,一旦他羽翼豐滿,不又要成為心腹之患嗎。想到這裏的隋煬帝當下決定等到明年開春,在去御駕親征把高句麗國王押解至洛陽,設立郡縣劃入我華夏版圖。
時間悄然之間來到了615年,隋煬帝打算進攻高句麗的話題再次在全國傳遞開來。“什麼,還要征伐高句麗,要不要我們老百姓活,與其這樣天天受苦受累,不如反了過幾天快活日子”等等言論,讓隋朝每一寸國土都像佈滿了乾柴堆,只要有一點火星就會馬上熊熊燃燒起來。
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暴君,然而後世千年的中國人都要感謝他

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征伐高句麗,直接導致隋朝的老百姓承受了難以想象的苦難。誰都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雖然開通了大運河,但由於是人力運輸,從長江流域運至遼西的一百斤稻米,運輸過程中就要消耗掉一半,而維繫一百萬人的軍隊,僅僅是糧食這一項,就是個極其驚人的數字。當然不僅僅是糧食,還有軍衣、輜重、帳篷等等,這是多麼鉅額的軍費,已經讓隋朝老百姓到了山窮水盡無力承擔的地步。無止境的徵謫,繁重的徭役,耗盡了隋朝的國庫撼動了隋朝的國本,已經是無論是主管和客觀上都造成隋朝處在風雨飄搖的前夜,已經到了迫使老百姓為了活命揭竿而起的地步。最為有名的河南的瓦崗寨,河北的竇建德,江淮的杜伏威等領導的農民大起義就是極好的説明。
倘若隋煬帝不是採取這麼頻繁的征伐高句麗,而是採取睦鄰政策,設立口岸通商,保持邊境地區的穩定,立足於國內建設,當國家達到像漢武帝那樣國庫充盈,並且,不採取御駕親征好大喜功的辦法,造成極大的人力物力浪費,而是以派遣如同霍去病帶領精兵強將突擊的方式的效果會更好。可惜的是隋煬帝把消滅高句麗作為他必須要完成的主要政績,也是他當皇帝的主要樂趣,漢賊不兩立,這幾個字,不僅害死了隋煬帝,也害死了多少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
當然,隋煬帝未能完成的剿滅高句麗的任務,還是在替代他的王朝,並有一定血緣關係的唐朝做到了。公元666年九月十二日,唐軍攻下高句麗首都平壤,一舉解除了困擾華夏兩個朝代的心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91 字。

轉載請註明: 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暴君,然而後世千年的中國人都要感謝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