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書架丨《現象式學習》:善於教育的芬蘭人如何培養孩子的七項橫貫能力?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經典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的教育體系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得以倖免。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例如利用通信技術手段進行遠程學習,在這次疫情期間顯示了巨大的優勢。學習環境,乃至整個學習生態的變化,加速了教育界對未來教育的思考。

近年來,全世界的很多國家都在致力於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而芬蘭的教育成為各國教育研究的重要樣本。教育依然是一個社會幸福和繁榮的關鍵。“我們要想出新方法,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積極的公民,使他們能夠應對全球諸多棘手的問題。”這就是中信出版社最新引進出版的《現象式學習》中作者提出的教育宗旨。

在中國,國家“雙減”政策落地,國內教育思潮正在轉型中。如何對抗“內卷”焦慮,迴歸教育本質,芬蘭著名教育家寫的這本名為《現象式學習》的書,為我們介紹芬蘭當下的教育新理念、新成果,對於我們國內教育吸收全球領先經驗去糟取精、進行美好變革以及對於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的演進,都具有時代意義和巨大價值。

我們一直在倡導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強調要讓學生髮展個性,願意主動學習、終身學習,但如何去做才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這本《現象式學習》,為我們中國廣大的學生、家長和教師提供了一份很好的研究樣本。

芬蘭教育為什麼那麼卓越?

一直到 20 世紀 50 年代,芬蘭都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在芬蘭,除了水和森林,其他自然資源都很匱乏。但是,芬蘭人通過投資教育、辛勤工作,幾乎是重建了自己的國家。教育是在兩次世界大戰後讓芬蘭得以重建的關鍵因素。國民的智力活動和創造力是芬蘭的主要財富。

芬蘭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成果引起了全世界對芬蘭學校及教師教育的興趣,但是人們對於面向21世紀的芬蘭之路和令人興奮的“現象式學習”依然知之甚少。《現象式學習》這本書能幫助我們更多瞭解這個國家的核心教育秘密。

芬蘭每十年進行一次大的教育改革,最近的一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從“教什麼”到“怎麼教”和“怎麼學”的轉變,也就是把原來單純傳授知識的內容,轉變成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內容。那麼在這條充滿挑戰的變革之路上,芬蘭是如何具體行動的呢?

《現象式學習》一書的作者科絲婷·羅卡博士曾在多個大洲的許多國家工作過。她從2005年開始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擔任教育心理學教授。 為芬蘭的教育帶來了最新的想法和理念,曾獲得芬蘭總統頒發的白玫瑰騎士勳章,她也是“現象式學習”這 一創新學習理念發起及推廣應用的關鍵人物。

在書中,科絲婷·羅卡重點介紹了“現象式學習”這個概念的起源、發展和現狀,介紹了現象式學習的哲學背景、教學模式,對具體的現象式教與學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和舉例,並且對如何評估現象式教學項目、如何應對現象式學習中出現的新的挑戰做了梳理。最後,作者展望未來,對目前正在進行的教育創新進行了深入探討。

什麼是“現象式學習”?

什麼是“現象式學習?”“現象式學習”就是把學生界定的某種現象作為探索學習的核心,本質上是一種項目式學習。它主張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將校內學習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聯繫在一起,學生應當學習如何在合作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作為全球教育的標杆地,芬蘭的現象式學習着眼於對未來國民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敏鋭地捕捉到了面向更為複雜的人工智能時代,學生應該具備的七項橫貫能力:思考與學會學習的能力;文化感知、互動溝通和自我表達的能力;自我照顧和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多元識讀的能力;信息及通信技術運用的能力;職業技能和創業精神方面的能力;參與、影響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能力。

作者科絲婷·羅卡女士曾榮獲過芬蘭總統頒發的白玫瑰騎士勳章,她對於未來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創新,不僅僅助力芬蘭教育不斷創新,對於全球的教育新生態系統的構建,也具有極大的啓示意義。

“雨果獎”獲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在這本書的推薦語中寫道:“全球第一的好成績可不是靠補習班、題海戰訓練出來的。芬蘭學生不僅成績好,創造力也很強,還快快樂樂沒有壓力。它究竟做了什麼,讓自己成為全球具有重要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同時又能把教育做到如此強大呢?在這本書中,你將會找到答案。這本書提出了“現象式學習”這個概念,討論了教育的最新發展、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學習環境。不僅對芬蘭自身的教育行業有指導意義,同時也能激勵那些仍在追求更好生活的國家的人們。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