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這兩天不是很多學弟學妹忙着考研嘛……
(假裝我還年輕)
於是——
這位時刻不忘自己“身高186”的考研男,貌似要火啊。
可惜沒留下姓名,雁過無痕狀。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96%的尷尬,都是過度自信造成的。
(為什麼是96%?因為既不是95%也不是97%,所以是96%)
相伴而生的另一個現象是,因為過度自信,所以尷尬的人都不覺得自己尷尬。
過度自信,尷尬的是別人。
而其他人呢?因為缺乏自信,或者有自信但不“過度”,很容易產生“代入感”,在“共情”的作用之下,就會感受到強烈的尷尬。
很有趣的循環。
你覺得尷尬的人,其實不尷尬;尷尬的真的不是他,是你。
我鍛鍊的公園裏,有位女子,經常自顧自地做一個妖嬈的舞者,還有超高音的歌曲伴奏,邊舞邊唱,她並不覺得尷尬。
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代入式尷尬”。
代入式尷尬有沒有好處呢?當然有。
比如,它有助於形成較為統一的社會習慣。中國人的性格,和奔放的南美人明顯不同,根本上就是社會習慣、習俗的不同。
習俗是千百年磨鍊出來的,“代入式尷尬”是研磨劑。
一旦某個人因為過度自信,或者超強的性格特徵,而顯得過於特立獨行,身邊的人就會產生尷尬之感。數次之後,可見的結果就是:過度自信的人,逐漸被孤立、被冷落了。
然而人是具備社會性的,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孤立,每個人都擔心“夥伴壓力”——10個小夥伴都同意去探險,剩下的1個人即便不想去,最終也會跟着他們往前走。
這叫從眾效應。請注意,從眾不等於正確,很多時候,“從眾”之後,你會發現,路走錯了。
因此它的後果之一,是讓人失去獨立的思考。
這就是“代入式尷尬”帶來的問題:缺乏自信,對外界容易喪失判斷力。
自信的人很喜歡對外界做出判斷,比如這位“186考研男”,通過簡單的幾個小動作,就“判斷”女生對自己有意思。
雖然是誤判,但畢竟敢於判斷。
陷入“代入式尷尬”,則往往不敢做出判斷,從而喪失機會;或者即便敢於判斷,也從負面的、消極的方面判斷,進行自我否定,結果也是錯失機會。
最容易產生“代入式尷尬”的,其實不是“考研男”這個階段,而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期,孩子正在從“純粹的家庭角色”向“更廣泛的社會角色”過渡。這個過渡期,會產生很多不適感,好比化繭成蝶。
因為需要對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進行定位,他開始關注自己的外表、形象等問題。有些在家長看來並不重要的東西,孩子卻看得很重。
比如,衣服上掉了個釦子,家長忙着上班,説:“不着急,晚上回來再給你訂上就行。”孩子弄不好就發脾氣。
原因就是這該死的尷尬感。
孩子會這樣“代入”:某同學有一次上講台,釦子沒扣好,被全班嘲笑了;我弄不好也會這樣,這個釦子會讓我成為全班嘲笑的焦點……
事實上,在每個孩子眼中,自己都是全班的中心,自己的任何瑕疵,所有人都能看見。
他不是故意的,是“天生如此”。為什麼這麼説?
孩子出生時,並沒有“世界”和“我”的概念,認為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
慢慢長大,才能區別什麼是“我”,什麼是“你”,什麼是“世界”,但依然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
等上了學,他逐漸知道,世界上有無數個和自己一樣的孩子,“自己是世界中心”的幻想被打破,但幻想的影子依然還在,他依然認為,自己的任何瑕疵,都能被別人看見,因此尷尬無比。
青春期孩子自尊心特別強,原理就在於此。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186考研男”挺讓人放心的,至少心理上非常健康。祝他考研成功,生活美滿。
高金國,網名高了高。小學畢業證得主,出了26本書。以“有趣”為第一要務,專注家庭教育。
壹點號高了高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