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清末民初年的時候,中國民眾在飯後最喜歡談論的就是宮廷之中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即使沒多少文化,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市民也能夠看懂的“通俗小説”,便成了最好的載體。

在清朝眾多皇帝中,雍正帝被人們看作是一位暴君,他登上大統前處處謀算,登上大統之後統治殘暴。他推行大獄文網森嚴,到處都遍佈他的眼線,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而這些,都為雍正帝的統治,增添了一抹詭異、神秘的色彩。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在當時,好幾部小説,都以發生在雍正帝身上的事情為藍本,採用民間傳説加上一些藝術的加工編撰而成。而且,這些小説都出現了一個共同的藝術形象,那就是:血滴子。

那麼,血滴子是什麼呢?最開始是從哪裏傳出來的呢?

關於血滴子,它是殘暴、強權政治的象徵。它的藝術原型,來自雍正帝時期的“特務組織”和“密摺制度”。但是,關於血滴子最早是從哪裏傳出來的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已經無從得知了。

那麼,血滴子和政治之間有什麼關聯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問題。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首先,我們先來講講血滴子和特務組織。

在小説中,雍正帝被描寫成了使用各種手段謀取皇位,殘害手足的陰謀家。在他手下,有一大批身懷絕技的武士,這些武士操控着一種殺人利器——血滴子。而使用血滴子的人,可以在上千裏之外的地方殺人,同時,它也用來代指“殺手”。

據傳言,雍正帝的八弟和九弟都是被血滴子殺害的。雖然,這個傳言一聽就不太真實,但是,當年雍正帝在儲位之爭的劣勢中奪得皇位這件事倒是真的。其實,雍正帝能夠登上大統,靠的不僅僅是他本人深沉的心機和強硬的政治手段,還有一個名為“粘杆處”的情報組織,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

當雍正帝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就在暗地裏廣招賢能,培養了一支能為自己收集情報,剷除政敵的隊伍。雍正帝繼承大統後,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統治和答謝這些人,便在內務府中設下了“粘杆處”。這個部門的首領叫“粘杆侍衞”,一般是由那些有戰功的大臣擔任。

在這個部門裏的人大多都是雍正府的人,他們官位很高權力很大。就連一個普通的沒什麼薪水的小職位,也因為能夠跟在雍正帝身邊而炙手可熱。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粘杆處”似乎是內務府中的一部分,只是伺候皇室的服務機關,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個總部設在雍親王府的特務組織。

而小説中的“血滴子”,應該就是指“粘杆處”裏的人。1725年,“雍親王府”按照禮俗改為“龍潛禁地”。不過,奇怪的是,府邸改為禁地之後,並沒有大肆進行翻新、修整工作。有人説:“這是因為在府中特務活動的地方密道眾多,怕泄露機密。”也有人説:“因為乾隆帝早就把府邸修整過了,所以,我們才看不到任何密道之類的地方。”

但是,不管哪一種説法,“粘杆處”這個特務組織的存在是肯定的。還有記載,粘杆處在紫禁城內還設一個分部,御花園堆秀山御景亭是他們值班觀望的崗亭。山下門洞前擺着四條黑漆大板凳,無論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杆衞士和四名“粘杆拜唐”坐在上面。這期間,雍正交辦的任務,由值班人員迅速送往雍和宮,再由雍和宮總部發布命令派人辦理。

它主要活躍在雍正帝和乾隆帝時期,此後,慢慢被荒廢了。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其次,我們要説的就是雍正帝時期的“密摺制度”。

可以説,密摺制度是從康熙年間開始的。康熙在位時,為了加強對羣臣的控制和加強中央集權,便規定:“皇帝的家臣或者中央任命的巡訪官員,可以向皇帝上密摺告密。”在當時,官員能夠給皇帝遞上一份密摺,是一種特殊的權利,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而到了雍正時期,無論是哪一品級的官員,只要跟皇帝關係比較好,都可以上密摺。到了後來,就連一些地方知府,都可以給皇帝上密摺。而密摺的內容很廣泛,上至國家大事,朝廷軍政,下至官員假日裏做了什麼,説了什麼話等等。而且,官員不僅可以在密摺中,推薦自己認為可靠能幹的人才,還可以評説事件,議論哪位大臣行為不得體的地方等等。

在古代,人們一般認為,告密不是君子應該做的事情。但是,雍正帝在位的時候,官員們互相告密,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他們可以越級監督,越境監督,這被看作是他們工作中的一部分。

而雍正帝,便可以從中獲取官員政績的真假,品行的好壞等。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雖然,這種密摺制度是一種書面制度,但是,它卻在無形中對官員和各個行政部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有歷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密摺制度是雍正帝推行專制統治,強化皇權一個十分有效的措施。它可以讓皇帝直接處理各種大大小小的政務,不僅加強了對官員的思想控制,還讓官員們效忠於皇帝。”由於這種制度還牽涉到皇權和相權之間的權力分配,因此,它也被看成是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的重大改革。

密摺制度這種做法有利有弊,雖然,它讓官員們相互監督,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官僚隊伍的廉潔性,使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達到極限。但是,它的監察範圍太過廣泛,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官員互相監察,上下級官員互相監察,文武官員之間互相監察。而這樣一種做法,已經超過了官員監督的正常範圍。

雍正一朝僅十三年,但其上承康熙,下啓乾隆,實為清初隆興之關鍵時代。雍正帝深居大內,卻於地方官場民情瞭如指掌,可見其建立的密摺上奏制度極為成功,也因此留下的大量《硃批諭旨》——“天下第一痛快之書”,又成為研究該朝政事乃至廓清“謀父篡位”、“殺兄屠弟”、“殺年滅口”、“遇刺身亡”等傳説迷霧的基本史料。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但是,廣大臣僚可以用密摺越級言事,必定會引起上下猜疑,不利於政務的推行,這也不符合層層負責的科學管理思想。因此,在雍正帝死後,大臣們就聯合起來請求乾隆廢除密摺制度。但是,新一任統治者乾隆卻對他們的意見不加採納,繼續把密摺制度當成是一種統治利器使用。

參考資料:

【《雍正朝的密摺制度》、《“血滴子”與雍正特務政治》、《滿清十三朝宮闈秘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1 字。

轉載請註明: 雍正皇帝的“兩大殺手鐧”,有了它,才有了乾隆年間的盛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