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們看到中日家庭之間的差距:別太寵娃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經典

文|西紅柿媽媽

一個普通的清晨,一位11歲日本小學生的日常。

在昨天定好的鬧鐘聲中,男孩從睡夢中醒來了。他洗漱完畢,疊好被子,把房間收拾乾淨。

小男孩來到廚房,打開冰箱,開始準備自己的早餐。酸奶、蘋果、西紅柿、三明治,營養搭配和合理,而且在做早餐的過程中,孩子有條不紊、乾淨利索

看來,這只是他很普通的一個早上,幾乎每一天他大概都會這樣做。男孩準備享用他的美味佳餚了,他雙手合十,虔誠地説:“我要開動了。”

日本小孩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吃飯之前都要有這樣一個儀式,表示對食物和製作食物的人以感激。

男孩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了,沒有一點兒浪費。他來到洗碗池,把餐具清洗乾淨,擺放好。

大家不要以為這就已經完了,上學前的準備也還有不少。他除了需要帶書包,還要帶換洗衣服、鞋子、中午吃的便當等等。帶着這三四個大小不一的袋子,這才走出家門,一個人步行去上學。

日本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成羣結隊的小學生步行去學校。他們有的是高年級的孩子帶着低年級的孩子,有的是自己步行,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

想想我們日常的早晨是怎樣度過的?媽媽早早做好早餐,一次、兩次、三次……不停催促下,孩子終於醒了。媽媽給穿衣服,奶奶給找鞋子,爸爸把飯菜晾好準備。匆忙吃完早飯,家裏還要有一個專人負責送孩子去上學。

大家是不是感慨,在日本做一個媽媽好輕鬆啊!如果我們的孩子也能這樣生活自理該有多好!

其實孩子間的差距,也是中國家庭和日本家庭的差距,我們不能太寵娃,得給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

日本從國家到社會,再到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理念都貫穿着“儘量不要麻煩別人”的思想。他們為什麼不開私家車送孩子去上學,因為會在路上擁擠,給別人帶來麻煩。

我們的祖國在飛速發展,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國民素質都有了質的飛躍。但是,我們不能沾沾自喜,停滯不前,日本的教育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①日本教育更注重素質教育

日本的義務教育更注重的是孩子的素質培養。

他們從早上8:30進入學校,上課時間到下午2:30就結束了。在校期間,學校的教育內容也很貼近生活,比如如何在火災中逃生,提高孩子的各種生活能力等等。

鋼琴、繪畫、舞蹈這些藝術課,日本孩子是很少在課外花錢去報興趣班的。他們在學校裏就可以接受很系統的課程學習,孩子的特長會被充分挖掘。

②日本人注重培養孩子獨立性

日本的小孩自己準備早餐是很正常的。不單單如此,他們在學校裏還要分工合作,負責校園裏的所有衞生,到學校廚房幫廚,在學校種植園勞動等等。總之,你自己的事情就是要自己承擔。

③日本注重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

日本人的有禮貌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黃色人種,最畢恭畢敬的那些,都是日本人。

在日本的大街上,很多孩子之間會非常有禮貌地互相問候,也可能他們並不是很熟悉。

坐在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很少有人大聲喧譁,大家都是安靜的,微笑的,像一幅唯美的畫卷。

④日本教育注重規則意識的培養

在日本的東京,大街上的人都是形色匆匆的,生活節奏很快,但是大家都是非常遵守交通規則的。

在等紅燈的時候,即使電動車壓了一釐米的白線,也要悄悄退回去。因為你的不守規則,會受到很多人的譴責。

孩子的規則意識都是刻在骨子裏的,排隊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垃圾分類有特別變態的嚴苛,對規則的敬畏之心,讓整個社會都井然有序。

⑤日本教育孩子,注重培養堅毅的品格

日本的大街上,冬天隨處都可以看到穿短裙的孩子們,他們不怕冷嗎?日本的家長從小就注重孩子堅強的品格培養。

孩子在冬天要經受嚴寒的考驗,冬泳、赤身感受嚴寒,在很多學校都是有的。日本孩子的體育課,體能鍛鍊的訓練項目尺度大到驚人。

他們不怕孩子冷,不怕孩子磕碰,讓孩子從小就經受各種挫折,形成堅強勇敢的品格。所以很多人説,日本的教育是“狼”的教育。

除了旁觀日本教育的成功,我們自己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1、讓孩子獨立,學會做一個旁觀者

孩子的成長,是他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如果你捨不得放手,孩子就永遠長不大。所以,家長要學會袖手旁觀,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情,不要總是包辦代替他做應該他自己做的事情。

2、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書包收拾不整齊,我來。孩子梳頭髮亂糟糟,我來。孩子穿鞋子太慢,我來。

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做任何事。父母可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才能越來越好。

3、肯定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獨立除了表現在行為上,思想上的獨立也很重要。關於孩子的事情,父母儘量不要獨斷專行,多徵求孩子的意見,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孩子才能成長為擁有獨立人格的孩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家庭、學校、社會一起努力,孩子教育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