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劍在冷兵器裏並不算最出色的那種,但由於凌冽、對稱的外形以及坦蕩蕩的身法,再加上自古以來使用者的緣故,劍一直是我國古代人氣最高的冷兵器。古人經常給它冠以“冷兵器君子”這一頭銜,甚至連皇上御賜的兵器也都是尚方寶劍,可見古人對劍的喜愛。
基於此,古往今來的寶劍一直不在少數。譬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龍泉寶劍,曾助後來的劉邦在在芒碭山斬蛇起義。還有同時期的干將莫邪,以及三國時期趙雲揮舞的青釭劍,都是同時期裏諸多寶劍中的佼佼者。
不知各位發現沒有,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在形容這些寶劍時,總喜歡用到“削鐵如泥”這個成語。不管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裏,還是施耐庵的《水滸傳》裏,都喜歡用削鐵如泥來形容寶劍。
毫無疑問,“削鐵如泥”是古人對寶劍的最高評價。畢竟鐵在古代屬於硬度最高的物質了,連鐵都能削,在對抗時必然無往不利。
不過話説回來,即便是在鍛造工藝如此成熟的現代,也沒有任何一把鐵製兵器敢自稱“削鐵如泥”,為何在古代,這一特性卻成了各種寶劍的必備功能呢?難道僅是古人的虛構和誇大嗎?
其實,的確是含有誇張的成分。但歷史學家經過仔細考證和研究後,發現古代的“削鐵如泥”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古人這個“削鐵如泥”是有條件的,換做現代的菜刀,其實也能做到。
所謂的條件便是古人所稱的“鐵”,和今天的鐵完全是兩碼事。同樣因為古代鍛造工藝水平所限,金屬的硬度其實跟今天是沒法比的。清代《説文解字》裏曾説道“金,五色金也,凡金之屬皆從金”,什麼意思呢?即古代的鐵並不只指代一種金屬,包括質地較軟的金、銀、銅都可以劃分到鐵這個行列。
而正常鐵的莫氏硬度在4.5左右,但銀和銅卻僅有2.5。後者甚至能咬出牙印,寶劍“削鐵”也就不足為奇了。
譬如在《水滸傳》裏,曾提到楊志在汴京街頭賣刀,為了展示刀的鋒利,他將6枚銅錢摞起來順勢砍了下去。之間刀光一閃,那6枚銅錢應聲碎成兩半。而且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工藝博覽會上還有人用鐵劍復原過這個場景,而古人就管這個叫“削鐵如泥”。就連如今的菜刀,要實現也不困難。
除了對金屬認知上的差異外,就算真的是鐵,由於提純工藝不如現代,古代的鐵跟現在也是沒法比。初中化學告訴我們,根據碳含量的不同,鐵還分為鋼、生鐵和熟鐵。通常來説,含碳量越高,質地也就越硬。而熟鐵含碳量比生鐵低多了,其硬度自然可想而知。
而古代的鐵大部分其實都是熟鐵,但鑄造寶劍時由於精打細磨,千錘百煉,還是有概率做出精鐵,即生鐵來的。用生鐵去砍熟鐵,好比現代人拿菜刀去砍老式自來水管。但凡用點力,都能輕鬆將其一刀劈開。
綜上所述,為何古人的寶劍總能削鐵如泥,其實不是劍的問題,而是鐵的問題。要是他們口中的寶劍和現代和鋼鐵碰一碰,誰才是王者想必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