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在“代表通道”接受記者視頻連線採訪時,被問及家長擔心“雙減”會影響自己孩子的中高考成績的話題,她回應道,“雙減”減的不是成績,不是質量,而是通過小切口系統重構教育生態,真正地融合校內外教育資源,迴歸教育本質,重構教育新的認識和系統,提升孩子們的成長質量。
劉希婭代表的回答説出了廣大堅守一線、紮實落實“雙減”、履行育人職責的教育實踐者的心聲,但我們也要看到,伴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實,家長的諸多焦慮依然存在。從類型上來看,家長的教育需求是多樣化的,半年來的政策落實,一部分需求被消減,一部分需求得到滿足,也還有不少需求一直剛性存在。我們看到個別被取締的校外培訓機構轉入地下,變為更隱蔽的存在;看到一部分家長甚至要支付比以往更高的培訓費用。要消除焦慮,就得讓家長看到實效,其關鍵在於學校要能切實優化育人生態,提高質量,切實強化育人的主陣地作用。
為何把優化學校育人生態擺在如此關鍵的位置?從歷時性角度來分析,以往的減負政策大都以縮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為舉措,希望通過減少學生在校時間來減輕課業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玩耍、去實踐、去探索,但我們看到的是許多學生走進的不是圖書館、不是運動場、不是實踐場地,而是各類校外培訓機構。這導致了校外培訓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加快了教育的市場化腳步,伴隨而來的就是一部分教育責任從學校轉移到個體家庭,然後個體家庭又讓渡給教育培訓機構。如今的“雙減”政策與以往政策不同,明確要求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後育人活動,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這實際上延長了學生在校時間。延長時間不是目的,奪回被市場佔據的育人責任、提高育人實效才是根本。
優化學校育人生態是長期持續的事業,首先需要家校協同,逐步認同並堅守長鏈條育人思維。家長的焦慮是多源性的,有的來自於家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有的來自於孩子的考試,有的來自於孩子未來的發展。面對學生,學校關注的是“羣體質量”,而家長關注的則是“個人獲得”,這導致了家校之間難以在育人觀念上完全一致。從實踐推進來看,家長可能是未來能否有效落實“雙減”政策的最大變量,因此需要學校借“雙減”政策落實之勢,多方位溝通、多渠道宣傳、多層面引導、多方式共育,共同確立長鏈條育人思維,扭轉短視和極端功利化觀念,建立起落實“雙減”政策的堅定共同體。
觀念的轉變不能單純依靠説教,還需要讓家長看到實效。學校需要做好新增板塊,即要切實提高課後服務的豐富性和內在品質。課後服務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作為新增板塊,其質量和選擇性將直接決定學生、家長的獲得感。學校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服務內容和方式規劃,充分挖掘學校和社會資源,進行課程化開發,轉化為拓展性、探究性活動,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家長看到實效。
育人生態的優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面向未來,學校需要在課堂內應教儘教與課後服務優質可選的基礎上,打通課內與課後的壁壘,基於學生的完整發展進行系統融合,發揮整體育人效能。一是將課後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疇,建立與課內對等的關係;二是打破固定課時的管理模式,嘗試大小課、長短課,為課內課後融合提供靈活的時間保障;三是建立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的整體視角,穿越學科和活動邊界,將學生在校的整體經歷作為研究對象;四是建立與新模式相適應的教師發展機制。既包括校內教師課內課後服務的聯通,也包括校內教師與校外引進教師之間的配合,多管齊下,在儘可能減輕教師負擔的同時促進教師新的專業發展。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1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