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直不明白,為何當年甘地絕食一下,英國就同意印度獨立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説到英國,可能現在大家並不會將它和世界最強大國家劃為等號。不過,如果回到18世紀到19世紀30年代,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全球霸主。在鼎盛時期,它的實際殖民統治領土面積多達337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所轄人口4.2億,同樣達到全球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印度作為當時英國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在英國的政治和經濟活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經濟總量一度佔據英國經濟的40%以上。
英國女王曾經讚美印度,是鑲嵌在大英帝國這頂皇冠上最珍貴和閃耀的鑽石。而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説過,如果失去了印度,英國將再也能稱之為一個強國。可見印度在英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不過,二戰之後,英國國力日漸衰落,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面對各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的抗爭,疲於應付,不得不逐步放棄各殖民地統治。
印度這個被英國人視為掌上明珠的殖民地,也發動了以獨立為目的的政治抗爭。在聖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及絕食運動的影響下,最終如願實現獨立政治目標。
不過,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依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及絕食運動,英國就會同意印度獨立呢?
説起來,二戰勝利後,英國在各殖民地所部署的軍隊,仍然高達500萬之眾。這個軍事實力足夠強大。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為何會僅僅因為甘地温和的不合作和絕食運動,就放棄印度這塊肥肉呢?
其實,甘地發起的“非暴力不合作”及絕食運動,對印度的獨立確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真正讓英國決定放棄印度的,是他們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綜合考量權衡的結果。
二戰期間,駐守南亞的殖民地英軍守軍,在日本軍隊的進攻下節節敗退。大英帝國戰無不勝的形象,已經在各殖民國遭到顛覆。這種顛覆,也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對脱離英國殖民統治,實現獨立的信心。
與此同時,在孟加拉大饑荒面前,當地的英國統治機構又碌碌無為,最終造成三百多萬人死亡的慘劇。這讓英國殖民者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同情心的負面影響,更加深入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殖民體系分崩離析,威信全無,當地民族武裝此起彼伏,掀起爭取獨立的軍事鬥爭浪潮。
二戰中被日軍趕出緬甸等殖民地的英國,為了保住印度這個大本營,曾經訓練了一支多達250萬人的印軍部隊。這支軍隊在英國人指揮下,在反攻南亞日本軍隊過程中,越來越英勇善戰,也越來越自信。
而正是讓丘吉爾心花怒放的這支印軍,在二戰結束後,卻讓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開始顯得滑稽可笑。英勇和自信的印度軍隊,不再願意接受被殖民統治的命運,開始和以錢德拉·鮑斯為代表的印度激進派武裝聯合起來,向英國人發起了挑戰。
這時,丘吉爾才意識到,這支在緬甸戰役中生龍活虎,作戰熱情遠高於英軍同僚的印度軍隊,在心理和意識上,其實是為捍衞印度而戰,而非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
除了印度人自身民主意識的覺醒抗爭外,來自於國際社會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巨大壓力,也是促使英國改變殖民政策的主要原因。從二戰中強勢崛起的美國和蘇聯,開始成為新的國際趨勢主導者。
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曾經很直白地告訴丘吉爾,美國人民投入二戰,並不是為了大英帝國的存在而戰鬥,而是為了整個國際社會的解放和自由。目標人羣,不只是狹義上被日德意法西斯佔領國的人民,而應包括不同膚色種族和地區的民眾。
因此,在戰爭期間,羅斯福多次敦促丘吉爾在印度獨立問題上表態,甚至還派出專員參與英國與印度國大黨的談判。
二戰後期,當美國從西歐橫渡萊茵河,蘇聯鐵騎直搗德國柏林的時候,英國人只能痛苦無奈地接受現實。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淪為世界舞台的配角,再也難以維繫觸角遍及世界各地的龐大殖民體系。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反英抗爭思想,雖然為印度的自我意識甦醒,及獨立訴求,提供了精神信念支持。但通觀整個二戰期間,無論是國大黨的不合作退出運動,還是甘地本人的絕食抗爭,都沒有在政治目的上達到真正意義的成功。
正如前述,除了印度人民自身的抗爭,二戰後整個世界格局的逆轉,才是令英國無論從實力還是國際道義上,都難以支撐昔日的殖民統治輝煌,只能無奈放棄印度及其它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甘地與印度》)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