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面向京、津、晉、豫、閩、粵、遼7省市小學生家庭發放體育暑假作業調查問卷,調查顯示46.17%的學校沒有佈置體育家庭作業。在有體育家庭作業的孩子中,這個暑假有高達71.41%的小學生的體育暑假作業中有跳繩一項,其次是跑步(60.26%)以及球類等户外活動(45.13%)。(《新華每日電訊》8月19日)
今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等15部門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引導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運動氛圍。”誠然,眼下一些地區僅下指導性規定,還沒有硬性要求,可有近一半學校未佈置,仍反映出一些學校在更新教育思維上的遲滯。
百餘年前,毛澤東便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體育本就是學生“剛需”。如何加強青少年體育鍛煉,也成為近幾年的熱門話題。暑假期間,孩子們遠離學校管束,加之受疫情影響户外時間減少,手機娛樂時間增多,自然更需要體育鍛煉。不佈置體育家庭作業,或者作業佈置簡單化,如何跟得上青少年身體成長需求?
誠然,在當前的教育氛圍下,我們強調減輕孩子們的作業負擔,可體育家庭作業終究不太一樣。減負並非完全消除家庭作業,青少年活動時間本就匱乏,更不能忽視體育鍛煉。俗話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適當鍛鍊增強體魄,有利於在有限的暑期時間裏,提高學習效率,這也是一種減負思維。
談到體育鍛煉,如今很多人都會將其和“自律”聯繫在一起。佈置暑假體育家庭作業,鼓勵青少年養成每天鍛鍊的習慣,有利於培養自律意識,進一步提升自尊與自愛。實際上,無論是未來求學,還是走進社會,擁有自我加壓的鍛鍊意識,都能在成長過程中釋放巨大的精神力量。擁有強健的體魄是青少年一生的財富。
或許,有家長或老師會問,體育作業怎麼練?家裏運動合不合適?實際上,佈置作業、居家運動並不難。有條件的做負重訓練,沒條件的做自重訓練;有時間的做有氧運動,沒時間的做無氧運動;實在無場地無空間,還可以做hit運動或者Tabata運動。關鍵是學校和家長是否有意識督促和引導孩子們鍛鍊身體。
引導學生完成體育作業,一方面校方要佈置作業,事先培訓;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強動態監督,不能讓完成體育作業僅“落實在紙面上”。不妨引入一些運動APP,佈置打卡性體育作業,鼓勵青少年按照教程堅持鍛鍊,並拍照留念。相信當代青少年不是“好吃懶做”的一輩,只要適當督促引導,體育鍛煉成績不會差。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堅持佈置和完成體育作業,是當代青少年依託現代教育走向更強的必要手段。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當擺脱老舊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應試思維。還是要持續關注體育鍛煉,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