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學了滿嘴髒話,這個家長的處理方式太讚了
作者 | 水京雨
閨蜜最近在育兒上碰着難題——4歲的兒子鬧鬧開始説“髒話”了。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天,閨蜜帶着鬧鬧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去公園玩耍。
兩個小朋友本來玩得挺開心的。可是不一會兒,閨蜜就聽到鬧鬧開始罵人,他不斷地喊:“你真笨,滾開,你這個大笨蛋!”
這讓閨蜜覺得臉上無光,於是教訓了孩子幾句。沒想到鬧鬧不僅不聽勸,反而直接懟上了媽媽:“滾!別管我!”氣得閨蜜狠狠打了孩子的屁股。
閨蜜説:“最近一段時間,孩子總是説髒話,每次我發現,都會嚴厲地告訴他,不要説髒話,孩子雖然會消停一會兒,但過不了多久,他就又開始説髒話。”
閨蜜很擔憂:孩子這麼小就學會説髒話了,以後可怎麼辦?
孩子説髒話,並非偶然現象。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到4歲的孩子普遍存在説髒話的現象。
面對孩子説髒話,一些父母容易反應過度。
他們不理解孩子説髒話的方式和原因,尤其是孩子們為什麼不顧父母的禁令,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些話?
同一個世界,同一款孩子
著名的主持人王小騫,分享過女兒早早説髒話的過程:
有一次她和女兒一起坐電梯,電梯裏還有一個陌生人。四歲的女兒盯着那個陌生人看了一會兒,然後瞪着大眼睛跟人家説:“你長得可真醜啊!”
王小騫當時整個人都石化了,但是她知道這是孩子正常的發展時期,這時她如果嚴厲地批評女兒,女兒在意識到髒話能使媽媽發飆以後,可能會更樂此不疲。
但是她也得顧及別人的感受,因此她只能不停地跟別人道歉。
王小騫説:“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講這種話,不至於讓媽媽批評你,但是會讓我跟別人道歉。”
慢慢的,通過王小騫的引導,早早不再説髒話了。
在孩子的思想中,説那些比較“粗魯”的話,並沒有“侮辱”或“不敬”的意思,只是單純覺得好玩。這就需要父母在處理的時候,千萬不要反應過度。
為什麼孩子會滿嘴的“髒話”呢?
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説:
“孩子説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也就是説,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一段路,瞭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
精神專家發現,控制人説髒話的大腦中樞並不是位於高級腦(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而是位於較為低層的動物腦。
也就是説,在人類進化之前,也許我們就已經學會了用語言(或者説叫聲)來冒犯和攻擊他人了。
孩子身上當然也有這一自然規律的印跡。
當孩子2歲半,逐漸開始掌握語言的力量時,母語相對於他們來説還是一門新奇的語言。
兒童精神病學家拉菲·科賈揚認為,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粗俗”之處,出於本能,他們會對那些有攻擊性和冒犯性的語言更加敏感。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這樣寫道:
“隨着孩子年齡增長,他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有些話像利劍一樣,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便是詛咒,於是,便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隨便使用。”
但孩子説“髒話”並非天生,父母的引導決定他們是一時説、一直説,還是不再説。
父母該怎麼辦?
首先要避免“禁果效應”。
巴納德學院幼兒發展中心的研究發現,對待孩子説髒話,父母越是不讓説,孩子就越好奇。
好奇心和逆反,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
雖然我們有權利要求孩子不説那些禁忌語,但管得太嚴卻容易事與願違。面對禁令,孩子會產生一種打破禁令的衝動。
除了不能夠過於嚴格,父母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發展心理學博士迪迪埃·普利克斯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明白真正的髒話是什麼意思。”
那麼,父母該怎麼做?
1.學會運用“叛逆育兒法則”。
叛逆育兒法則,是75位幼兒教育專家在近40年的授課實踐中經驗和智慧的彙集。它完全建立在孩子的成長規律上。
告訴父母,在育兒這件事上,父母可以適當地叛逆一下。簡單地説,就是允許孩子説難聽的話。
難聽的話總是帶着力量,聽到髒話從孩子嘴裏蹦出來時,我們往往會火冒三丈,或是高度緊張地盤問孩子:“從哪裏學的這句話?”
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僅僅是一個罵人的詞彙,就可以讓爸爸媽媽暴跳如雷,這可太有趣了!孩子們享受這些詞彙所產生的震驚效果,於是,就會時不時地用這些新奇的話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不妨試試“叛逆法則”,給予孩子自由,然後請“遲鈍”一點,保持冷靜,不要讓娃從你的反應中得到樂趣。
只需要用與平時一樣的語氣簡單回應即可。如果成年人對髒話沒有什麼激烈的反應,孩子們就會漸漸失去興趣。
2.以身作則,給孩子示範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
即使是性情温和的大人,在遇到倒黴事的時候也可能蹦出一兩句罵人的話。我們通過這種有力的表達方式來發泄情緒,無可厚非。
但是,稍大一點的孩子會模仿大人們説的髒話。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有樣學樣”,那自己也需要做好表率。
可以試試用“糟糕”“過分”之類的詞來取代一些發泄情緒的髒話,或者試試“火冒三丈”這類成語,這些詞彙同樣能讓孩子感到新奇。
3.給孩子更準確的信息,教他們理解那些神秘的詞語。
記得我家閨女上了幼兒園後,有一陣子非常喜歡説“屎屁尿”相關的話題。
三句話不離“你是個臭粑粑”。特別是跟幼兒園裏的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説“髒話”的頻率尤其高。
我沒批評她。只是順勢給女兒做了個科學啓蒙。去書店找到幾本關於人類身體的繪本,與女兒一起分享。
告訴女兒身體是怎麼運作的,還告訴了女兒一些新鮮的詞,比如“臀部”是“屁股”的另一種説法。
當我很認真地跟她分享這些“屎尿屁”的科普知識時,我明顯看到女兒的眼裏放光。
那之後,她拿“屎尿屁”懟人的次數,明顯減少。
所以,當聽到孩子説了一句難聽的話,先別生氣,可以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消除它的神秘感。
當孩子的好奇心下降,就不會總是刻意提及了。畢竟,孩子們還有太多更加好玩的事情可做。
4.還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讓他們換個地點、換個時間去説那些“髒話”。
比如,我女兒一度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説與大小便有關的話,孩子奶奶聽到耳朵裏,就不太能接受。於是,我就這樣和女兒説:
“如果你想説那個詞,那就去浴室吧;你想説幾遍都可以,但是不要在大家都在吃飯時説。”
這種方法既能拯救旁人的耳朵,也給了孩子自由表達的權利。
《積極教育》的合著者,兒童發展領域的專家勒杜克博士認為:通常,孩子説髒話的現象會轉瞬即逝。
我們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使用它們,他們明白了,就不再説了。
所以,聽到孩子説髒話的時候,我們大可不必緊張、焦慮、憂慮。
冷靜面對,學會分析情況,引導孩子説出背後的原因,就能更好地幫他們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 End ——
作者:水京雨,一個有着10年幼教工作經驗的寶媽,用專業與經驗,陪您一起育兒!青雲計劃得獎者,優質育兒領域作者。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