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藝術教育謹防“證書化”

  在“雙減”的背景下,藝術素質教育受到學校與家長高度重視,學校積極引進和設置校園內的各類藝術課程及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家長的積極性則讓各式藝術培訓機構從諮詢到報讀都火爆了起來。

  藝術教育是以美啓真、開發機能、昇華心靈的素質與素養教育。在推廣和參與時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項目與學生身心發育的匹配,學生興趣愛好的導引等,更要避免將藝術素質教育再次滲入功利化的色彩,其最明顯的一個標識就是家長和學校難以遏制的追求“證書”傾向。

新民藝評|藝術教育謹防“證書化”

  這裏所説的證書主要指“獲獎證書”與“藝術等級證書”兩大類。它們似乎證明學校或學生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教育並擁有了不一般的藝術素養,然而過於功利化的目的會將好事變成壞事,甚至讓人陷入不良機構和人員設計的“套路”之中。

人人獲“獎”


  先説“獲獎證書”,對學校而言會產生藝術教育“政績化”和受眾學生“精英化”的導向誤區。作者曾和團隊一起研發與引進了數個系列的校園戲劇課程,在與學校交流過程中就遇到很多校領導希望有展示和創排節目評獎的環節。首先對於校園內外必要的藝術展示不可一概否定,適時適當的藝術展演或展示可以增加同學的信念感、檢驗教與學兩方面是否達到目標,也可以讓家長看到藝術教育在孩子身上產生的身心素養提高的效果。然而單純為展示而教學甚至為參演參賽而改變藝術教育及藝術課程規律都是不足取的,它違背了藝術教育的科學性和進程性。追求展示與評獎的校內藝術教育,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拔優”,一般展演或參賽時,老師會將教學中心放在少部分即將上台的同學身上,而其他同學或在一旁無所事事。一旦如此,這就有違教育的公平施予原則。你如何知道坐在一旁冷板凳上的那個不起眼的男孩不是下一個“賈樟柯”或“黃豆豆”?

新民藝評|藝術教育謹防“證書化”

  如果説學校參加的評獎展演大多是教育與文化部門組織的公益與較為權威的活動,那麼,家長或在機構引導下參加的各種青少年“才藝”大賽則良莠不齊。那些看上去“抬頭”嚇人的全國大賽,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例如今年有個聲勢浩大的全國青少年朗誦大賽,主辦方是某市郊區文聯,那些支付了上千元參賽費、上萬元輔導費與旅行食宿費的家長,誰也不會再花一筆旅費去問協會領導,是否真的參與了這個賽事還是僅借出了一個公章。至於掛靠名校的套路,一般是外包公司的欄目組或掛名校“抬頭”的校友會或早已脱鈎的三產公司。評獎過程更是荒誕荒唐,合影時可以發現,每個人都捧着獎盃和獎狀。

個個有“證”


  和混亂的評獎圈相比,青少年藝術教育等級考因為收費較低,組織方大多是相對權威的院校或官方藝術組織,所以受到更多家長與學生的青睞,尤其是“朗誦”“鋼琴”“舞蹈”三大類,每年參加的學生數以萬計。然而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各家機構的考級級數都不少——九級十級或十二級,而且一般不可越級考。收費雖然看着不高,但所有級數都考下來開銷也是不小。其實家長可否想一想,自己讀大學時雖然英語有“四六級”,但哪位參加過大學英語五級的考試?還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學會抬一下腿就可以捧回一張一級的芭蕾舞證書,是否可笑?你又是否聽得出朗誦八級與九級的區別?

新民藝評|藝術教育謹防“證書化”

  過去這些證書還是有不少“用處”,可以是擇校的籌碼或藝考的敲門磚。然而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這些證書的功能將會大大降低。其實這些證書的盛行也是家長為教育產業“內卷”無奈交出的智商税。

  今天我們繼續推廣藝術素質教育,一定要謹防“證書化”傾向,減少表面文章與無謂的損耗,這也是遏制另一種“增負”。

  人人獲“獎”,個個有“證”看似皆大歡喜,實則不然。獲獎的“抬頭”越來越大,證書的等級越來越高,看似展示的是孩子的才藝,實則炫耀的是家長的資源。

  藝術是一種美的素養,其實你看那學過芭蕾舞或拉丁舞的女孩的婀娜,聽那學過美聲或朗誦的男孩的語調昂揚,就會知道獲益和證明的是受教育者本身,而不是外在的證書或標籤。將追求證書所耗費的時間和金錢轉化為一次藝術的體驗之旅或者觀摩一次經典的演出,在學校內的藝術教育中體會中華傳統美的精粹,在師資良好的藝術培訓機構裏提高個人的藝術技能與身心的機能,在一場場藝術活動中學會交流與交往,讓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展示更美的自己,為自己和家庭與社會創造出更多的和諧與美好,這才是藝術教育最好的“證明”。(石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3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藝評|藝術教育謹防“證書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