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探析魏國出的那些昏招,最終使得中原霸主淪為二流諸侯國!
魏國經過魏文侯變法之後,實行了較為徹底的封建改革,率先在戰國初年崛起。李悝、吳起、西門豹、樂羊等俊傑雲集在魏文侯麾下,魏國一躍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周邊其他大國,此時尚未崛起,再加上魏國處於中原腹地,交通發達。此時的情形,對於魏國爭霸事業是極為有利的。
魏國處中原腹心之地
魏國幾乎囊括了河東(今山西西部)、河南(今河南黃河以北地區)、河內(今河南東部黃河以北地區)全部地區,可以説處在中原腹心之地。
夫三河(河東、河南、河內)之地,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於大一統政權來説,自然可以居中統御四方。但對魏國來説,卻有着天然的缺陷。魏國身處四戰之地,東臨齊、南有楚、西挨秦、北接趙,而這四國都是大國,緊緊地把魏國擠在了中間。因此,魏國想要往外擴張,其難度十分大。而且,魏國遷都大梁(今開封)後,四周更是無險可守,其境遇和後世的北宋相彷彿。
更加要命的是,魏國在中部被韓國一分為二,中間只有呂梁山和太行山之間一條通道相連,極容易被人切斷。一旦中間的通道被人截斷,則魏國會陷入東西不能相顧的局面,形勢會立刻變得非常危險。
所以,魏國的機會只有一次,即在其他諸侯國尚未強大起來之前,迅速改變自己地理位置的天然缺陷。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魏文侯確實做得不錯,在團結三晉的基礎上,開疆拓土,長期把持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只是後來戰略發生偏差,使得魏國霸主這頂王冠,最終跌落塵埃。
魏文侯時期的魏國
趙、韓兩國都曾向魏國借兵以討伐對方,但魏文侯都沒有答應,用的也是同一套説辭:“我和對方是兄弟,不敢答應你借兵的請求!”趙、韓對魏文侯不肯借兵幫助自己非常怨恨,但後來知道事情的經過之後,就都去朝拜魏文侯。
在這種背景下,魏文侯團結了三晉的力量,其他諸侯國都無力與其抗衡。而在擴張的第一階段,魏文侯就把目光投向了秦國的河西之地(河套地區南部黃河以西地區)。秦、晉兩國曾對河西之地展開了長期爭奪,因為此地位於要衝之地,秦國掌握在手中便可以順利東出,晉國掌握在手中便可以直抵秦國腹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到春秋末期,河西之地被秦國掌握在手中。而到了魏文侯時期,秦國內亂不斷,國力衰弱,眼見有機可乘的魏文侯,趁勢攻取秦國河西之地。等到吳起到魏國被重用後,河西之地全部被魏國掌握在手中。秦國只能退到洛水一帶構築防線,秦國門户大開。
魏文侯的策略,到此時還是十分正確的。如果魏國突破洛水防線,便可以直搗秦國腹心,甚至威脅秦國國都安全。但魏文侯沒有趁機佔領關中,反而把鬥爭的矛頭指向了遠在趙地的中山國。這就在戰略指導上犯了大錯誤,後世的魏國國君也未清醒意識到此點,埋下了魏國衰敗的隱患。
中山國在戰國初期,實力雖然不如其他大國,但仍舊不可小覷。而且,中山國完全處於趙國境內,魏國想要攻打中山國,就要從趙國借道。勞師襲遠,不僅補給困難,還大大消耗了國力,即使攻下中山國,也不能形成有效統治。對此,趙國大臣趙利有精闢的論述。
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則魏比罷(通疲),罷則趙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趙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趙也。
最終,原本不願意借道給魏國的趙烈侯,同意了魏國的請求。最終的結果,也正像趙利所預言的那樣,中山國不久脱離魏國統治復國,最終被趙國吞併。這就印證了魏文侯攻取中山國是徒勞無益,最終為他人做嫁衣。
魏文侯未能趁魏國強盛之際,攻佔秦國關中之地,或者奪取或者交換韓國土地,使魏國東西兩部分連成一片。這就導致了魏國身處四戰之地的形勢並沒有改變,等到其他諸侯國強盛起來,魏國便會陷入四面作戰的困境。
但在魏文侯時期,較好地團結了三晉力量,東伐齊、南敗楚,開拓了疆域,提高了聲望。魏國的霸權,也是建立在團結趙、韓的基礎上的。這是因為三晉面臨周邊大國(齊、秦、楚)的威脅,且在三家分晉後一段時間內未得到周天子承認。共同的威脅和休慼相關的利益,使得三國團結在一起,這是時勢使然,也是魏文侯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但到了魏武侯時期,因為魏武侯的短視,三晉聯合抗擊齊楚的局面被打破。
魏武侯時期的魏國
魏文侯去世後,魏武侯即位。只是他的能力遠遜於父親魏文侯,只是一味憑藉魏國實力,想要壓服趙、韓兩國,這就使得三晉之間埋下了分裂的隱患。而且,魏武侯還試圖插手趙國國君繼承人,這更是趙國難以容忍的。
而且,公元前404年,周天子承認現實,加封魏、趙、韓三國為侯,三國的地位得到確認。到了魏武侯時期,魏、趙、韓的國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強,政治地位也已經穩定,都有着向外擴張的動力。
而在原來三晉的聯合行動中,趙國因為偏處北方,並沒有得到很大的利益。現在魏武侯又插手趙國國君繼承人的問題,雖然沒有得逞,魏、趙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裂痕。趙國國君決定撇開魏國,自己單獨到中原爭霸。
韓國也趁此機會,積極攻佔鄭國、宋國的土地。最終,韓滅掉已經投靠魏國的鄭國,使得韓、魏之間的裂痕也開始顯現。至此,三晉聯合已經是名存實亡。三家各自行動,進行着自己的擴張行動。
但魏國整體上是強於趙、韓兩國的,這無疑限制了趙、韓兩國的發展,最終促成兩國聯手抗衡魏國。原本聯合的三晉,最終卻走上了對抗的局面。等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還差點被滅國。
魏武侯時期,三晉聯合已經面臨分裂。魏國的正確做法,應該是聯合趙國打擊韓國,因為韓國領土嵌入魏國中心,是魏國的心腹大患。但魏武侯卻兩邊同時開戰,想要一塊打擊趙、韓,這是典型的沒有重點打擊對象,四處樹敵的做法。
魏國光靠霸主的身份,已經無法限制趙、韓的發展,反而讓對方聯合起來對付魏國,不能不説是魏武侯的短視造成的。在此期間,各國開始相繼變法,齊、秦、楚等紛紛強大起來,魏國的戰略環境更加惡劣了。到了最後,魏國甚至被逼的遷都大梁,魏國的霸業已經呈現衰相。
魏惠王時期的魏國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國國內出現公子爭位。趙、韓兩國趁機出兵,一直打到了魏都安邑城下。但對於如何處理魏國,趙、韓發生分歧。趙國主張讓魏國割地,韓國主張把魏國分為兩部分,雙方誰都不能説服誰。
趙謂韓曰:“除魏君,立公中緩,割地而退,我且利。”韓曰:“不可,殺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比曰貪。不如兩分之。魏分為兩,不強於宋、衞,則我終無魏之患矣。”趙不聽。韓不説(通悦),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國不分者,二家謀不合也。若從一家之謀,則魏比分矣。
趙、韓不歡而散,給了魏國喘息的機會。公子瑩趁機殺掉公中緩,繼承魏君之位,是為魏惠王。為了打擊報復趙、韓,魏國在公元前369年先後打敗趙、韓,維護了魏國霸主地位。但魏、趙、韓之間的矛盾,卻也更加深了。
此時的秦國,在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開始試探着和魏國爭奪河西之地。而在東方,齊國趁魏國與秦國開戰的時機,逐步侵奪魏國土地。面對西秦、東齊兩個強國的攻擊,身為中原霸主的魏國也大感吃力。於是,魏惠王決定遷都大梁,避開秦軍鋒鋭,全力和齊國爭奪中原霸主。
但新都大梁,相比於原來的安邑來説,其防禦條件是遠遠不如,周邊全是平原,根本無險可守。因此,在齊國“圍魏救趙”的時候,魏國不得不回軍保衞大梁。而且,隨着魏國重心東移,秦國往東擴張的勢頭更猛了。
最終,魏國經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後,元氣大傷。甚至連魏惠王本人,都不得不親自前往齊國謝罪。在與齊國爭奪中原霸主的過程中,魏國遭到重創。
而西邊的秦國也趁機落井下石,開始再度攻佔河西。這一次,魏國連河西、上郡之地都丟掉。秦國趁機佔據了崤山、函谷關,控制了黃河天險。從此,秦國進可攻退可守,取得了東臨天下的極大優勢。
可見,魏國東遷大梁,既沒能爭過齊國,也沒能摁住秦國,為魏國的衰敗留下了巨大隱患。魏國先後敗於齊、秦,喪師失地,從此一蹶不振。魏國從原來的中原霸主寶座跌落,淪落為二流諸侯國。
齊、秦成為東西方的兩個強國,楚國經過吳起變法後也開始強勢崛起,趙、韓在戰國初期也發展較快。魏國身處其中,簡直成了夾心餅乾。
魏之地勢,故戰場也。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人才從魏國流走。吳起、商鞅、公孫衍、張儀、范雎等,這些都是頂級的謀士或者軍事家,許多甚至是魏國人 ,可惜都未被魏國重用,反而跑到敵國成為心腹大患。
魏國雖然在戰國初期強勢崛起,一枝獨秀稱霸中原。但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都沒能深刻認識到魏國身處四戰之地的現實,從魏文侯征伐中山國開始,魏國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後續的魏武侯、魏惠王,不僅沒有修正這種錯誤,反而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最終無可救藥。
假如魏國從長遠利益出發,選擇一個進攻重點,或佔據秦國關中,或吞併韓國,也不會落得最終四面受敵的結局。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接連出昏招,且不能慧眼識才,使得魏國“完美”錯過了往外擴張的最好時機。
因此,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魏國,最終淪為二流諸侯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