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00所高校科研經費投入排行榜,“清北復交”和浙大都超過80億元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經典

欄目|大學排名

高校資金投入,其中很大一塊就是科研經費,該項資金往往佔據整個學校開支的一半,甚至是大部分比例。

所以,業內人士這麼下結論:看一所高校實力如何,一定要看看它的科研經費數量。

冷絲覺得,這樣的説法雖然顯得武斷,但也能夠反映高校的實質性水平。

根據2019年高校科研經費投入的數量來看,100所高校之中,清華大學依舊排在第1名的位置,資金為153.75億元,浙江大學為130.98億,上海交通大學為108.15億。

而北京大學為91.43億,名列第4,復旦大學為88.34億。由此可見,“清北復交”和浙江大學佔據了前5名的位置,都超過80億元。

100所高校科研經費排行榜,具體情況如下:

緊接着是同濟大學,為80.34億,位列第6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79.28億,列第7;中山大學為78.12億,列第8;華中科技大學為78.01億,列第9;天津大學為75.70億,列第10。

其實,單純地討論科研經費多少顯得有些片面。

從研究成果的數量來看,我國牢牢佔據世界前列,但若論及研究成果的質量、創新性和貢獻度,就會發現我國真正具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成果屈指可數,甚至很多學術成果存在“注水”甚至“造假”的現象。

有統計顯示,每年我國至少產出3萬項科技成果、7萬項專利成果,然而成果轉化率卻只有10%,這與美國80%的成果轉化率對比鮮明,可以説數量的繁榮和質量的危機同時存在。高校和教師等雖然都清楚質量對於學術的重要意義,但從他們的具體做法來看,質量為先的理念並沒有得到真正貫徹,理性認知與實際行為之間的悖論令人深思。

過度量化的評價方式導致學術研究異化。當前大部分學校的教師科研評價制度對論文、課題要求的數量導向明顯,教師想要獲得晉升就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科研工作,這就導致了教師科研行為上的數量“衝動”,教師開始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拼湊所謂的學術成果。當教師的腦力勞動和學術貢獻被簡化為一個個數字時,科研工作就被狹義地等同於發表論文和出版專著,學術研究的外延性概念開始逐漸縮小併發生異化。

有專家提議,國家級科技獎是體現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學校學科建設和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成果,是各類大學排名均非常重視的指標,高校應該下大力氣抓好這項工作。

不管怎麼説,科技創新能否取得突破,關鍵靠人才。高校特別是高水平大學,在培養和吸引高層次人才上有獨特優勢,應當成為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儲備庫。高校的首要功能是培養人才,科研和社會服務都要緊扣人才培養。

當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加大對海外華人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打壓,這也為我們提供了契機。當務之急,要發揮高校的獨特作用,加大從海外吸引高層次人才的力度。這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工作,需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謀劃。

要將科研經費轉化為實際成果,基礎研究是重中之重,對於科技創新至關重要。

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體,需要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持。許多基礎研究短期內不能產生經濟效益,企業投入積極性不高,尤其需要國家財政加大投入力度。國家科技資源配置,要對高校基礎研究給予特殊考慮,建立穩定投入機制,讓所謂的冷門、偏門也能吸引人才,得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