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這些大學生為何習慣於“陪伴式聽課”

這些大學生為何習慣於“陪伴式聽課”


半月談記者 趙婭維


在大學校園,“上課不聽講”的情況並不鮮見。有人調侃有少數大學生上課現狀——“一節課不曠,一個字沒聽,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這些大學生為何習慣於陪伴式聽課?


“水課”不願意聽,容易通過的課不用花工夫聽


“要麼睡覺,要麼幹其他與課程無關的事。”採訪中,有高校教師表示,有些學生平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但就是不認真聽課。問起來學生則説,不曠課是為了考勤不被扣分,不認真聽課是“把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有受訪學生認為,學校安排的某些課程不實用,“泛泛講一些理論知識,枯燥無聊,不少案例過時了還在用”。


半月談丨這些大學生為何習慣於“陪伴式聽課”

大學生在教室上課


一些通識課程成為學生眼中“湊學分”的最佳選擇。此類課程通常相對簡單,只要求學生了解理論層面知識,實用性不強,學生稱其為“水課”。


受訪學生提到,有的課程考核標準較低,老師在期末只要求提交一份結課作業,學生失去聽課動力;有的雖安排期末考試,卻採取開卷或半開卷形式考試,題目簡單易答,老師判卷“手鬆”,學生沒有“掛科”的壓力;有的老師課後會將課件發給學生,雖然方便學生複習,卻也助長學生惰性。“課下看課件自學,考試一樣能過,索性平時就不聽了。”一名受訪大學生説。


還有些必修課程質量不差,考核標準不低,但課堂上依舊沒人聽講。大一學生陳明(化名)説,老師教學方式單一,上課缺乏感染力,是學生不愛聽此類課程的一大原因。“感覺老師也是在完成任務。我們是陪伴式聽課,他們是應付式上課。”


改變低效課堂,要多方共同發力


針對“上課不聽講”的問題,不少高校制定過管理規定,有的安排輔導員在上課期間巡視,有的要求學生課前將手機放到指定的收納袋裏,但這些做法都“治標不治本”。


課程好不好,學生評價很重要。應鼓勵高校健全課程質量評價機制,暢通學生反饋渠道,及時發現和整改“水課”。採訪中,有大學生提到,自己喜歡上“市場營銷學”這門課,“講的東西非常實用,對未來工作會很有幫助”;有學生説,“社交心理學”課程非常火爆,滿足了大學生想要融入社會的心理需求。今後大學課程的內容設置應更加關注大學生實際需求,着力打造含金量高、實用性強的“名課”“金課”,讓學生願意聽、有收穫。


教師上課質量關乎學生聽課質量。“我特別喜歡上社會學的課,老師風趣幽默,上課時有感染力,我上他的課從來不玩手機。”“傳播學老師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欣然接納不同聲音,大家在她的課上特別活躍。”不少學生認為,高校應積極完善學生評教機制,多傾聽學生意見建議,進而督促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改進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聽課體驗。


改進考核機制也很重要。有學者指出,以期末閉卷考試量化打分的考核形式,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學習進展,也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部分受訪學生反映,有的大學的思政課之所以成為“摸魚重災區”,一大原因是思政課期末考試模式化、套路化,一些學生認為平時不聽講,考前突擊複習,刷幾套往年的試題,即可輕鬆“通關”。對此,需鼓勵各高校優化考核機制,制定更加嚴格科學的考核標準,實現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


當然,破解“陪伴式聽課”,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學生自覺。大學生需珍惜在校時光,合理安排時間精力,對自己負責,避免在“陪伴式聽課”中徒耗青春。


(刊於《半月談》2023年第11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6 字。

轉載請註明: 半月談丨這些大學生為何習慣於“陪伴式聽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