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一些抨擊或者不熱愛自己祖國的人,而這些人在國家的困難時刻更是會嚮往外國。在新中國剛剛建立的時候,祖國的各種行業都是百廢俱興,也正是祖國建設需要人才的時候,但這個時候有些年輕人認為國外的環境比國內優異,便藉着留學為由,前往國外並定居在於此。如果這些留學生能夠回國效力的話,相信祖國的建設能夠更上一層樓,畢竟當時我們國家落後西方太多東西,都是靠着進口,所以對於留學的人才也是急缺。但有這樣一位北大畢業生,寧願留在美國刷碗也不要回中國。
張益唐就是那位寧留美刷碗也不回國的學生,他出生於上海,父母都是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所以他從小也是學習成績優異,在我國恢復高考制度後他考上了北大數學系,由於在學校成績優異表現突出,所以他受到很多導師的欣賞,在國家的支持下開始了公費去美國留學的生活。
在美國攻讀博士的時候,張益唐由於自己的學術上的錯誤,導致在37歲的時候才拿到博士學位,而他的導師也因為他而出現了學術錯誤,兩個產生了很嚴重的矛盾。在張益唐從學校出來後,由於沒有導師的推薦信而沒有找到好工作,在美國打零活維持生計。在知道張益唐的情況後,北大希望張益唐能夠回國任教,不用他再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但是張益唐卻拒絕了這件事,並且表示就算打零工也要在美國生活。後來在校友的幫助下,他到美國的一所大學任教,生活有了好轉。到了2013年,他的學術研究發表於世,這才被美國重視,成為美國的科研人才。
在一次採訪中他也説出了他不回國的原因,因為他感覺國內學術環境不好,魚龍混雜而不能安心做學問,所以就選擇留在美國。如今的張益唐在美國也是功成名就,但是沒有早期北大對他的栽培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他,我國的華羅庚和陳景潤兩位在世界上享受聲譽的數學家,也是在國內做出了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他們並沒有離開祖國。
如今的張益唐在美國也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過着富裕的生活,但是如果沒有祖國的培養,他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所謂純粹的科研也許只是一個藉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