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錫金雖小,但其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因為它正好位於西里古裏走廊。西里古裏走廊連接着印度東北部和次大陸,就像是印度的脖子一樣。如有他國控制了錫金,就等於掐住了印度的脖子,就會切斷印度東北部各邦和內部的聯繫,甚至會讓印度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01山頂王國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如今是印度的一個邦,面積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過1500米,人口約61萬人。甘托克是錫金首府,位於蒂斯達河左岸山坡上,海拔約1700米。人口3.68萬(1981年),佔錫金邦的11?這裏曾是印度—西藏傳統商路上的交通要道和貿易中心,也是古代中亞香客前往恆河和雅魯藏布江聖地的習慣通道。
甘托克也是錫金最大城市,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山麓。甘托克一詞,意為“山頂”。錫金邦旗延續了錫金王國國旗,錫金被稱為“山頂王國”,旗地為白色,四周有紅色寬邊,長與寬之比為5:3,旗面中央是一個法輪。四周的紅邊象徵着歷史上的錫金王國周圍由巍峨雄壯、起伏連綿的喜馬拉雅山脈環繞;法輪是佛教的聖物,既表示錫金是一個篤信佛教的國家,又象徵世間萬物輪轉相傳,繁榮進步。
甘托克市區四周梯地環繞,保持着農村的特有景色。城市建築在山坡上,附近有森林,周圍坡地上種植着玉米等糧食作物。城內的主要街道是商業中心,主要的商業活動就是每週一次的趕集。傳統的手工業主要有制毯、紡織、刺繡、加工紙製品和製造宗教用的漆器等。
錫金有11種官方語言:尼泊爾語、不丹語、雷布查語、林布語、尼瓦爾語、拉伊語、古隆語、蘇努瓦爾語、塔芒語、雪巴語、英語是文書用語,也述説着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來路和歷史。錫金的民族包括尼泊爾移民(占人口75?、菩提亞族(Bhutias)、雷布查族(Lepchas,又稱錫金族)等民族。雷布查族是錫金最早的居民,屬黃色人種。在8世紀前,他們就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帶。菩提亞族來自西藏康巴地區,17世紀時建立了錫金的第一個王國(納穆加爾王朝),成為錫金的統治者。
古代中國稱錫金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爾人移居於此稱之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稱為登疆,意為稻米之谷。遠在公元7世紀,哲孟雄是吐蕃(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9世紀時,哲孟雄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其境內的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
菩提亞族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使用菩提亞語,有眾多方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使用藏文。大多信仰喇嘛教。系中國藏族後裔,歷史上一直與藏族保持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繫。建立納穆加爾王朝的蓬楚格·納穆加爾的曾祖父是西藏的貴族古魯·塔希。蓬楚格於1642年登上錫金王位,在他統治下,雷布查人與錫金人融洽相處,從事畜牧和農耕。同時,宣佈佛教為國教,實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將首都建在甘托克,將全國劃分為若干沙古(相當於縣)治理。
02尼錫戰爭
廓爾喀人是對今尼泊爾國居民的統稱,廓爾喀是尼泊爾的一個部落,位於首都加德滿都西北。這個部落起源於十四世紀的北印度月亮族契托爾王朝,相信自己是月亮所生的,信仰印度教。他們最早是尼泊爾招募的僱傭兵,後因天生勇敢剽悍舉世聞名,手中鋒利的廓爾喀彎刀能讓敵人膽寒,因此,亞洲許多國家的統治者都願意招他們為僱傭軍。
1787年,統一了尼泊爾的廓爾喀人進襲錫金,被錫金軍隊擊敗,錫金軍隊深入尼泊爾領土追擊廓爾喀軍隊,但是,並沒有將他們消滅。1789年,廓爾喀軍隊捲土重來,再次進犯錫金,攻佔錫金當時的首都拉達孜,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熱日宗的春丕谷避難,廓爾喀軍隊繼續向西藏推進,一度佔領整個後藏並洗劫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達賴與班禪向大清帝國請求援軍。
這時,清朝的皇帝是乾隆,駐藏清軍只有500多人,和駐藏大臣一起紮營拉薩,沒有能力解決這種局面。乾隆接到求援的信息後,首先想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派出欽差大臣赴藏談判。廓爾喀人聽説清廷從內地派遣軍隊過來,不再堅持使用武力,提出要藏地每年交付1000個銀元寶給他們,允許尼泊爾商人去藏地貿易,但藏人卻不得去尼泊爾地區貿易等條件。欽差大臣與藏地代表只是覺得1000個銀元寶有些多,與廓爾喀人將其談至300個,答應了其餘條件。廓爾喀人在收到第一筆款項後已撤離,還派遣出使節向清廷進貢,清廷冊封廓爾喀的王室成員。
矛盾化解後,清廷開始重視對這一帶的駐防,但當時因為高原惡劣生存條件的限制,只從拉薩和臨近四川哨卡抽出150多人,與當地的藏兵訓練和巡防,軍事力量依然相當薄弱,再加上藏人付出廓爾喀人的300個銀元寶不太及時,這讓廓爾喀人有了再一次發動戰爭的理由,直犯班禪額爾德尼駐錫的日喀則,而駐藏大臣保泰臨陣退縮,竟想把達賴和班禪移至青海。
消息傳到京城後,乾隆急召兩廣總督福康安進京,並授予其西藏事務的統帥職權,從四川抽調屯練、土兵和綠營進入藏區,組成了一支大約1萬多人的軍隊。任命參贊海蘭察為福康安副手,率巴圖魯侍衞入藏,迎擊入侵的廓爾喀。這便是歷史上的廓爾喀之役,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後一戰。
福康安抵藏後,乾隆帝命他迅速出兵作戰,不使廓爾喀軍隊有喘息之機,以儘快收復失地。福康安和海蘭察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並越境追擊至尼泊爾王國首都加德滿都城郊。廓爾喀國王表示願意送還之前俘虜的西藏貴族以及綠營官兵,退回入侵劫掠的財物,今後再不侵犯西藏。這次入藏征討廓爾喀的勝利,保證了清朝邊境的安寧和西藏社會的穩定,成功地維護了清朝國家的領土完整。
然而,這場戰爭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即清軍除去分防後路、陣亡、疾病、事故死亡之外,在一線作戰的兵力只有5000-6000人,廓爾喀人雖然因為投降逃過一劫,但在後來卻沒有吸取多少教訓。更為重要的是,清軍擊退廓爾喀後錫金本欲收復其失土,但其後尼錫戰爭中假意援助錫金的不丹軍隊突然攻擊錫金,導致本來就已經被廓爾喀人打得潰不成軍的錫金腹背受敵,結果錫金在提斯塔河谷地以西的大片領土仍然淪於尼泊爾之手,而提斯塔河谷地以東的領土則被不丹佔領,錫金只保有提斯塔河上游的領土,比現在的錫金邦大不了多少的區域。
03英國入侵
其實,這個世界一直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一個小國,要在周邊複雜的環境裏生存下去,實在是太難。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入侵錫金。1835年,英國人割據大吉嶺和蘭吉德河以南的地區。1861年,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這時的清廷分明已經不能顧及這個地方,致使1887年,英國強佔錫金,並派駐專員。
這期間,侵略者又將魔爪進一步伸入了我國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的西藏高原。1886年,英軍派軍隊集結西藏亞東地區以示威脅。清朝駐藏大臣文碩被西藏軍民誓死保衞祖國邊疆不受侵犯的愛國主義行為所感動,他不顧清廷的多次諭詔,也立場堅定地對侵略者的無理要求堅決予以抵制,然而,文碩的愛國行為卻遭到了賣國投降的清廷嚴厲斥責。
其後,升泰受命任駐藏幫辦大臣,清廷的一味消極退讓,助長了英侵略軍的囂張氣焰,這便導致了1888年3月英軍的第一次武裝入侵西藏的戰爭,西藏軍民因寡不敵眾退守春丕谷,而腐敗的清政府卻在這緊要關頭將文碩革職。升泰則接任了文碩的職位,奉諭對西藏軍民的反抗活動加以約束,同時與侵略者議和。
1890年3月17日,升泰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Henry Charles Keith Lansdowne)在加爾各答簽訂《中英藏印條約》,共八款。主要內容為:清政府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劃定中國西藏和錫金的邊界,遊牧、通商等問題,留待日後再議。由此英國成為錫金的保護國。1893年12月5日又簽訂了《中英藏印續約》,解決遊牧、通商等問題。
這一條約的簽訂立刻在全國特別是藏區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升泰也因“失信藏蕃,見好英國”而成為全國人民眼中的賣國賊,遭到了西藏人民羣眾的唾罵和譴責。其後,英屬印度於錫金進行地理勘察及開墾荒地,並引進大量尼泊爾農民,這些農民與當地人逐漸融合,後來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
04印度進駐
錫金雖小,但其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因為它正好位於西里古裏走廊。西里古裏走廊連接着印度東北部和次大陸,就像是印度的脖子一樣。如有他國控制了錫金,就等於掐住了印度的脖子,就會切斷印度東北部各邦和內部的聯繫,甚至會讓印度有分崩離析的危險。正因為如此,印度後來便將錫金給吞併了。
1947年,印度獨立,英國在亞洲的勢力和影響不再存在,印度人繼承英國在錫金的地位。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向錫金派駐專員。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藉口,派軍隊入侵錫金,強行接管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1950年12月5日,印度進一步強迫錫金簽訂所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1968年8月,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度錫金和平條約》。印度於1973年4月強行對錫金實行軍事管制。
1975年,印度軍隊發動政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衞隊,軟禁了錫金國王,並由其主導,在錫金以全民投票的方式決定廢除錫金王國及君主制,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投票中因為有尼泊爾移民的大力支持,結果顯示大部分錫金人同意併入印度。
從此,錫金國亡,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印度遷移大量居民至錫金,以移民的方式讓錫金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對錫金的文化進行了迅速的同化。同時,為防止錫金日後再鬧獨立,每年都會撥一筆補助款項給錫金。所以,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錫金要比近鄰孟加拉國要富有,人民生活水平也較高。
05末代國王
錫金王國末代國王叫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印度吞併錫金後,帕爾登結束了對錫金統治,流亡去了美國。帕爾登1923年出生,1929年被送到當時英屬印度控制的原錫金領土噶倫堡學習。後因當地瘧疾流行而終止在噶倫堡的學業。1931年起在國內各大寺廟修行、研究,並被確認為宗教領袖的地位。後繼續到印度大吉嶺和西姆拉深造,1941年畢業於西姆拉科頓主教學校。同年成為王儲。1949年起代表國王處理國家事務,組織成立和領導了錫金和印度談判的委員會。
1950年8月,帕爾登和拉薩藏族女子桑吉德西結婚。桑吉德西1932年出生於顯赫的拉薩桑珠頗章家族。這個家族起源於四川理塘,因此在當地備受尊敬。桑吉德西因為漂亮別緻,被譽為錫金最美王后。帕爾登非常寵愛桑吉德西,但紅顏薄命,桑吉德西25歲時便匆匆離開了人世,為帕爾登留下了3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個是丹增王子,一個是旺楚克王子(即現任的錫金流亡君主),一個是央珍公主。
桑吉德西去世後的第六年,即1963年,帕爾登與美國白人女子荷蒲庫克(Hope Cooke)結婚。荷蒲庫克194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父親是一位美國商人。兩人相識緣於一次宴會上的邂逅。當時,帕爾登已36歲,荷蒲庫克只有19歲,但他們還是墜入了情網。一開始錫金王室是反對的,認為作為王儲的帕爾登不能迎娶白人女子當王妃,荷蒲庫克為此也曾經發生過動搖,但兩人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王室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結婚當年,帕爾登王儲繼位,荷蒲庫克其後被加冕為錫金王后,為王室生下一兒一女。
1980年荷蒲庫克與帕爾登離婚,帶着自己的2個孩子離開了帕爾登。這段時間,帕爾登雖然流亡,但他拒絕放棄國王的地位,一直希望錫金能復國,因此四處呼籲。
力量弱小几乎沒人響應。1982年,帕爾登在紐約因癌症逝世,臨終前,他將王位傳給了兒子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是為錫金第13代國王。旺楚克即位後第一時間宣佈: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是非法的。然而,歷史的長河風起雲湧,和帕爾登一樣,旺楚克的聲音幾乎沒人聽見,而荷蒲庫克也在1983年與一位美國哲學博士再次結婚了。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編寫,圖片亦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