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曾有機會除掉賊臣董卓,但錯失機會,結果反被董卓活活打死
大家好,我們的博易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分別負責主管軍事、民政和工程的長官,太尉作為最高武職除了負責評定全國武官的功績大小,建議升職、降職以外,就是作為皇帝的最高軍事顧問,幫皇帝出謀劃策。可見太尉是東漢時期僅次於最高統帥皇帝的武官,不但地位高,而且權力也比較大。但東漢末期有一位身居太尉職位的人,曾是董卓、孫堅、陶謙等人的頂頭上司,卻因為不聽猛將孫堅之言,最終自取滅亡,被人活活打死,他就是張温。那麼,孫堅都勸了張温哪些話呢?他最後又是被誰打死的呢?征討羌胡叛軍首戰失利:張温是東漢末年南陽穰縣人,曾官至司隸校尉、太尉,封互鄉侯。張温早年曾受到曹操祖父曹騰的提拔,其餘事蹟沒有什麼記載,他最顯著的事蹟就是征討割據涼州的羌胡首領北宮伯玉,但結果還沒有取勝。185年,漢靈帝曾先派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及中郎將董卓征討北宮伯玉,並未取勝,叛軍勢力反而越來越大,漢靈帝又改派張温為車騎將軍、假節,與副將執金吾袁滂討伐北宮伯玉,並令破虜將軍董卓與蕩寇將軍周慎聽從張温調遣,張温統帥十餘萬步騎兵出征,當時30歲的猛將孫堅擔任張温部將周慎的參軍事。孫堅曾向周慎建議,分其一萬兵馬繞道斷賊兵糧道,但周慎並未採納他的建議,只是集中兵力圍城,卻不料反被邊章、韓遂分兵截了朝廷軍隊的糧道,周慎得知後,嚇得丟下輜重迅速敗逃。派董卓再戰又敗:張温得知周慎首戰失利後,又派董卓率三萬兵馬攻打羌族的先零部落,沒想到董卓也被敵軍圍困,被困後董卓內無糧草,只得琢磨怎樣撤退。董卓派人在河邊修築堤堰,並假裝打魚充飢。準備差不多時,他令人躲到堤堰後,悄悄渡河而走,待敵兵發現時,董卓軍都已過河,他令人在上游掘開堤堰,暴漲的河水擋住了敵兵追趕的步伐。就這樣,董卓得以逃脱,跑到扶風屯駐。張温放董卓為自己挖下巨坑:面對兩位大將紛紛敗陣的局面,張温很着急,於是以皇帝詔書召董卓來見,但狡猾的董卓知道這樣去見主帥可能沒好事,所以拖了良久才聽命去拜見張温。張温當面責備董卓無功而退,因為前有周慎的失敗,所以董卓對張温的責備並不服氣,表現得很不恭順。孫堅見董卓如此應對張温,很看不慣,便湊到張温耳邊悄聲説:“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意思就是“董卓不僅不怕將軍治他的罪,反而態度囂張,將軍應該以召之不按時到達為由,將其依軍法斬首”。孫堅的建議雖然有些浮躁,但卻是有理有據的,依照張温當時的地位,是可以執行的。但張温卻擔心殺掉董卓,會使“西征無依”。孫堅又勸説:“明公親率王師,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雲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大意就是,將軍親率大軍出征,何必依靠董卓,他這樣輕視您,是第一條罪狀;董卓駐守涼州,叛亂髮生一年多,他都沒及時征討,並動搖軍心,這是第二條罪狀;您派董卓出兵,他卻無功而返,您召他又遲遲不來,且態度囂張,這是第三條罪狀。將軍不立即誅殺董卓將有損您統帥的威儀。張温對孫堅的正確建議卻並未聽到心裏,最終沒敢懲治董卓,放虎歸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大的深坑。放虎歸山遭獸咬:186年,朝廷加封張温為太尉,成為首位不在朝的三公,但有消息説張温是靠賄賂宦官得到的封賞。不過好景不長,不久後朝廷中的政敵見張温無功,便召其回京,第二年便以平亂無功被罷免。到191年,董卓把持朝政時,身為衞尉的張温卻不願意巴結當初的部下董卓,董卓本來就憎恨張温,張温不來巴結更令董卓懷恨不已。不久後,董卓便命人誣陷張温“與袁術交通”,遂派人將張温捆綁到街上,活活將其打死。講史君認為:張温受刑時一定會想起孫堅勸説他的話,估計腸子都得悔青了,可惜他再怎麼悔恨也無濟於事了。從張温掌權時的用人能力及決斷能力看,他應該屬於典型的“才不配位”官員,身為東漢太尉級別的高官,其見識反不如剛起步不久的低級武官孫堅,真是平庸至極,難怪會遭此厄運,真怪不得他人!參考資料:《後漢書》《三國志》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