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華大學《摸魚學導論》上熱搜,現在連摸魚也是有門檻了?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經典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這幾天,在我“摸魚”時候,熱搜上的一條推送突然令我虎軀一震: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摸魚學導論》這門課?”

説實話,關於清華大學的熱搜,我一般都是不太想看的。

一方面是因為十幾年前,他們僅僅因為我比錄取分數線低了一百六十來分,而沒給我發錄取通知書。

所以讓我一直都很懷疑,他們是不是在刻意針對我。

另一方面,作為摸魚都快摸成了水陸兩棲動物的我,壓根就沒想明白,摸魚這種事還需要學?

不謙虛地説,我上班時摸的那都不能叫魚,得叫“鯤”。

要光是摸個魚的話,那還不是毫無壓力,有手就行的嗎。

所以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我覺得這個《摸魚學導論》,還真備不住就是因為清華新開了個什麼水產養殖方面的專業。

説實話,剛開始我壓根就沒點進去看。

不過為了一展“畢生之所學”,我還是抱着給“清華學子上課”的態度,查了查這門《摸魚學導論》的教學大綱。

結果查完後才發現,這簡直是清華各大專業裏,我見過的最好的一門課。

因為清華大學裏的其他課程,我也是真沒見過…

先説説這門課的大致情況吧。

這確實是一門正經的課,只不過是起了個看上去不算特別正經的名字而已。

它並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去研究“職場摸魚”的起源、發展、演變、現狀和遠景,並且教授“科學摸魚”的若干種技巧。

而是通過分享各種摸魚小技巧,去緩解學習壓力,提升學生們的幸福感,收穫快樂的校園生活。

看完開課説明後,我覺得要是讓我去修這門課的話,我是有信心能跟清華學霸們在期末考試中“比劃比劃”的。

但是為了把“摸魚”進行到底,這門課不僅不計學分,而且還沒有期末考試。

就連教員和助教,都是臨時“攢”出來的,而且還在持續招募中…

説到底,這門課的大致內容,基本上就是在該正經的時間裏,適度地折騰點其他不那麼正經的事。

或者是在課餘時間裏,發現和分享周圍生活中的趣事,以獲得快樂。

所以這門課的內核,其實就是降壓增效。

在我看來,對於競爭激烈,學業壓力大的清華學子來説,這門課確實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不過,機智的我立刻就發現了這門課有一個“硬傷”:有作業!

在“摸魚課”上佈置作業?

那你寫不寫都不合適。

因為你要是寫吧,“摸魚”就成了“內卷”。

要是不寫吧,“內卷”就成了“摸魚”。

您這是摸“薛定諤的魚”呢?

不過,甭管摸的是誰的魚,這門課關注度是真的高。

500人的上課羣瞬間就滿了。

以至於不得不把擴容量從500人增加到了2000人。

而報名的人數,目前也達到了1300多人,都快趕上清華2020屆本科生招生人數的一半了。

課程關注度高,課程效果自然也好。

因為在這種開放性課程裏,人多就意味着隨時都有梗可玩。

雖然這怎麼看都怎麼不像是在上課,但是説白了,這門《摸魚學導論》,實際在內核上,跟很多大學裏開設的《積極心理學》等課程差不多。

不過從“老師講”到“大夥説”這種形式上的轉變,也讓這門課變得更活潑,更有感染力。

當然了,這門課在清華大學的選課系統上是沒有的。

起初,它只是發起人顧介漣老師,在荷塘雨課堂上半開玩笑地建的一門課。

可是當同學們積極地參加後,他娛樂的心態也逐漸開始變成了“真正地為自己和同學們做點什麼”。

雖然這可能是個突然出現的“玩笑”,但是我覺得這門課的存在,還是利大於弊的。

因為能考上清華的同學,本身就因為極度自律而揹負着更重的壓力。

而且他們在心理上,也存在從高中時的鶴立雞羣,到清華園裏的“普通家雞”這麼一種落差。

這樣的落差,加上“神仙打架”中受到的挫折,又會加劇着心理負擔。

所以諸如“清華四大卷王”、“學堂路車神”的事蹟,其實也不過就是清華學子們的日常而已。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越是名校學子,就越容易在心理上出現過不去的坎兒了。

所以説,既然有這門課,那該摸魚就摸魚吧。

哪怕內卷是恆久不變的主題,可偶爾的摸魚,不也是為了更好地內卷嗎。

想到這,我突然為自己之前摸過的魚,變得理直氣壯。

但剛過了一秒,我就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對於清華學子來説,他們摸魚是為了勞逸結合、舒緩情緒,是為了更有效率地提高自己。

而我摸魚,那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混吃等餓。

回想學生時代,我是動不動就每週給自己放一個禮拜假,專門去摸魚。

而且我給自己找的理由也挺充分的,也説是為了更有效率地學習。

雖然這一招,在老師和家長的身上是屢試不爽。

但是當高考結束後,二本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卻不留任何情面地揭開了我的“真實身份”。

所以説,可以把“摸魚”當做必要事情的人,可能只有那些真正在努力的人。

而把摸魚當事業乾的話,那可能壓根就稱不上樂觀,更談不上佛系,而是純粹就是懶。

別總想着怎麼摸魚了。

因為摸魚,也是真的有“門檻”的。

趣談教育新鮮事,大型表情包工廠。

在這裏,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歡迎關注,公號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