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潤文
方真就像一個大都市的隱士, 他的工作生活狀態是“科研、跑步、睡覺”三班倒、手機都不用,與同為教師的妻子陳敬妹安居在50平方米不到的教師公寓。
在南京農業大學工作6年,這位“純粹”的教授並不為人所熟知。但他在國際上卻是大名鼎鼎。
日前,他剛當選了2021年度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該年度全球僅52位傑出科學家獲此殊榮。這也意味着他在生物質水解、生物柴油生產、生物燃料合成納米催化劑等領域取得的突出貢獻,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方真的生活簡單純粹,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教學和著書立説上。
他每天除了跑步,便是完成世界著名的科技期刊Springer(斯普林格)系列叢書《生物燃料和生物煉製》的編纂。如今,方真已帶領由他召集的全球頂尖專家編委,進入叢書第11部專著的撰寫,他的夢想是,將其打造成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技術領域的《十萬個為什麼》。
“你知道《十萬個為什麼》嗎?我希望這套叢書,若干年後能成為我們這個專業領域的《十萬個為什麼》”。這是方真著書的初心,他將這套書打造為該領域的科學家、學生、政策制定者以及工程師們,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求助的“知識寶庫”,並且在若干年後仍被經常提起和查詢。
方真師從農業工程專家曾德超院士,畢業後做設計工程師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好的研究,不只是做出一套實驗,而是要回過頭來創新理論”。
在中國農業大學完成農業工程專業的本碩博學業後。方真相繼獲得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材料工程博士學位,和西班牙薩拉哥薩大學化工博士後學位,並獲得歐盟居里夫人獎學金。如今,方真已經在自己的領域深耕近30年,並且連續7年入選愛思唯爾能源領域高被引學者。
自2011年,方真將一大半精力投入系列叢書《生物燃料和生物煉製》的編纂之中。叢書內容包括與生物質生產、生物能源、生物燃料、生物製品有關的能源規劃和政策、綠色加工技術知識以及最新研究進展。
為了提升叢書的全球和交叉學科視野,創始總編輯方真召集兩位美國工程院院士、4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一位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和一位日本東北大學教授組成權威編委會。
事實上,從出版商反饋的電子版銷售量來看,目前出版的10部專著,其章節下載量已達到18萬次,4部專著進入斯普林格高下載書籍前25%,其中一部還獲得了2020年“斯普林格-自然中國新發展獎”。
方真經常被喊作“魔法教授”,他研究的“生物質能源”就像 “變廢為寶的魔法”:將秸稈、草、木材等生物質通過一定的方法轉化為各類能源。
“快速水解工藝”就是一項具有突破意義的“魔法”。通過在水中添加碳酸鈉,使得木材生物質顆粒迅速升温,並且完全溶解形成“木材溶液”。在流動系統中,類似於液態石油的“木液”可以在液相中快速水解成糖或糖低聚物,這便大大推動了乙醇等生物燃料和化學品的生產。
據方真介紹,傳統的酶水解法通常耗時數天,而這一工藝將木材或秸稈溶解時間一下子縮短至0.7-2秒,木材溶液水解為糖的時間也縮短至幾秒到幾十秒,猶如一把“金鑰匙”,打開了將木質纖維素用來生產生物燃料的廣闊產業應用前景。
身為教授,方真更是一名嚴師。在他的研究組,學生們接受着“煉丹爐”式的錘鍊。每兩週的組會、每週一對一師生會面是“雷打不動”的,方真需要及時瞭解學生的科研進展、及時廓清科研過程中的疑惑,並手把手地教會學生科研寫作的規範。當學生感到壓力大的時候,方真還會帶着他們一起去操場跑步。
學農業機械的學霸叢文傑,在3年前剛入“方門”讀博時,才開始每天與化學實驗打交道。
前半個學期,叢文傑的實驗沒有一次成功。她開始將每一步實驗拍成照片,按照順序整理,並且在實驗報告上註明失敗步驟、儀器操作方法、預期實驗結果,並且每天以郵件形式發給方老師。
3個多月後的一個夜晚,叢文傑第一次得到了預期實驗現象,她迫不及待地寫郵件告知方老師。令她意外的是,方老師專程趕來實驗室向她道賀,並帶她梳理了整個實驗,而實驗室外已是11點的深夜。
“實驗小白”被手把手帶入了學術殿堂,叢文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樂,可接踵而來的,卻是堪稱痛苦的論文歷練。
方真這樣評價叢文傑準備了半年的論文:“這就是一份實驗報告,哪裏是論文?”他向叢文傑提出3個問題:“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別人圍繞這個做了什麼?你的研究比別人好在哪裏?”這3個問題從論文的突破與創新方面提出了不可謂不高的要求。
在叢文傑將論文框架全部打翻、深度修改後,方真拋出許多細節問題,將論文再次打回。
叢文傑有點“崩”了,看着周圍的同學陸續有研究成果,她有些焦慮。“感覺就像孫悟空落入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叢文傑説,導師的要求實在有些苛刻。
“我們要的不只是一篇畢業的論文,而是一篇真正對領域、對行業有推動意義的論文”,察覺到叢文傑的情緒後,方真啓發她,“如果你的論文都不能打動自己,又如何打動編輯和審稿人?”這番話讓一心想要跳出“煉丹爐”的叢文傑放平心態,繼續埋頭修煉。
後來,方真甚至對論文的英文表述逐字逐句地親自指正修改。在論文投刊被打回後,方真帶着叢文傑一次次細化討論、修改完善。
“最後改到實在無話可説時,我接到了論文被接收的消息”,叢文傑説,“那一刻,內心沒有預想的狂喜,更多的是平靜。”
這番“並肩作戰、共同努力”的體驗讓叢文傑看到了“師者之大”,她期待畢業後也能投身教育事業,陪伴學生一同“闖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