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國青年眼中的聯合國

特寫:中國青年眼中的聯合國

  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模擬聯合國大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在聯合國成立75週年之際,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李思齊也在為將於10月舉行的“中國青年領袖國際組織峯會”做準備。

  “這次峯會的議題之一便是聯合國成立75週年與多邊主義的發展。”這名西班牙語專業的大二學生説。

  這不是李思齊第一次參加與聯合國相關的活動,2016年,還在上高中的她便開始參加模擬聯合國。

  模擬聯合國,簡稱“模聯”,是中國青年,尤其是大學生和高中生參與和聯合國相關活動的主要平台。在“模聯”會議上,學生扮演外交官就與聯合國相關的議題展開辯論。

  “參加‘模聯’激發了我對國際關係和傳播學的興趣,同時,我也接觸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她説。

  “模聯”在一些中國青年中普及國際事務知識,讓他們瞭解國際政治的運轉機制。不少“模聯”愛好者後來就投身於外事工作,或進入國際組織工作。

  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大四學生張誠楊看來,參與“模聯”培養了中國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感受到,世界各國需要團結協作去解決問題,而各國青年也需要團結、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危機。”張誠楊認為,“模聯”能讓青年一代對世界面臨的各類問題、各國發展的情況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參與到國際問題的解決中,貢獻青年的力量。”

  張誠楊所在的北京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有成員近200人。“‘模聯’是一個絕佳的平台,每年的活動都是多元文化和觀念的盛會。”他説。除了“模聯”會議,參與者還有機會參觀聯合國駐華機構,與外交官和聯合國官員交流。

特寫:中國青年眼中的聯合國

  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模擬聯合國大會現場。受訪者提供

  北大“模聯”的成員曾到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活動。他們中已有人畢業後成了聯合國僱員。

  在“模聯”會場上,中國青年表達着對全球議題的關切與熱情,而在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北京大學的研究生王帥便是其一。上個月,他剛完成了在聯合國難民署駐華代表處為期四個月的實習。

  “通過這份實習,我知道了難民羣體有什麼需求,國際組織具體可以提供怎樣的幫助。”王帥説。

  這段實習經歷還幫助王帥增進了對國際組織工作的理解和對人道主義工作的興趣。“聯合國下屬機構有特定的服務羣體,如果沒有這些機構,部分羣體很難獲得平等的權利。”他説,“我對聯合國精神的理解是響應和平的號召,在全球範圍內一起關注、解決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王帥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去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工作。“每個人心中都要有一點人道主義理想。”

  在為實現理想而努力的中國青年中,還有在聯合國下屬機構從事青年工作的高鑫。“中國青年這個角色賦予了我們更多底氣和自信。講好中國青年故事,是我想做的事。”她説。目前,她從事的青年發展工作正在通過支持青年創新創業助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高鑫説,不久前,在聯合國公佈的17名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中,23歲的柳濟琛便是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青年項目走出來的中國青年代表,這也是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各類國際場合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嶄露頭角。”她説。(孫雯驥 黃昕欣 魏夢佳 葉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0 字。

轉載請註明: 特寫:中國青年眼中的聯合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