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位列戰國四名將,更是秦國四朝元老,因深知帝王心術得以善終!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是秦國四朝元老,最後得以善終!
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作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王翦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一生征戰無數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當時殺戮無度的戰國時代顯得極為可貴 。秦國能兼併了所有的諸侯國,統一天下,王翦立的戰功最大。
王剪很早就在秦始皇的身邊效力。當年秦始皇還沒有親政,朝政有呂不韋把持的時候,王剪就在秦始皇身邊。秦始皇得以親政,也是王剪的功勞。親政後的秦始皇,把對外平定天下的軍權交給了王剪。在秦國吞併六國的戰爭中,除了最先被消滅的韓國外,王剪幾乎參與了每一場戰爭。即便沒有親自指揮,也是由王剪的兒子王賁統兵。王翦是秦國四朝元老,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秦始皇甚至一度尊王翦為老師,但是王翦並沒有得意而忘形。秦國滅楚國時,秦始皇派王翦舉全國之力率60萬大軍出征。出征時,王翦請求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老將王翦,追隨秦王多年,非常瞭解他的心性和為人。
見秦王聽完李信的話後面有喜色,就明白他與李信一樣懷有輕敵之心。但這等大事不 能一概而過,王翦神色凝重地對秦王政説:“大王,楚國疆界寬廣、人多兵盛。這幾年來,楚國屢受挫折,但一來實力十分可觀,二來楚人十分仇視秦國,作戰時, 士卒兇悍不怕死,所以,僅用20萬人去攻打楚國有些不太妥。依臣下之見……滅楚非60萬大軍不可。”
雖然到了戰國末年,秦國國力已經穩居諸國之首,但是佔據了大片國土的楚國仍然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與秦軍抗衡。楚地原屬蠻荒之地,楚國人大多民風彪悍、勇於作戰。如果秦軍不能有足夠的軍力,就可能再次遭到向李信那樣的失敗。但在統一的征途上,嬴政不能承擔第二次挫折。因此,為了確保勝利,王翦更加明白必須以最強大的兵力壓向楚國。以楚國的國土和人力,即使有一百萬楚人抵抗秦軍也不意外,李信想用二十萬人徹底擊垮楚國,無異於痴人説夢。要知道,滅楚行動打的可不是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不是為了求得一城一池,而是一場滅國之戰,一場能把整個楚地徹底納入秦國統治版圖的全面戰爭。為了這些,秦軍就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正面殺敵、後方防禦、保護糧道、探測敵情……如果僅憑二十萬人,還要照顧楚國這麼大的國土縱深,恐怕再強大的軍隊也分身乏術。
秦王政毫不掩飾對王翦見解的失望,冷冷地説:“看來,王將軍果真老矣,膽子這麼小?還是李將軍有魄力。”於是,秦王政派李信帶領20萬軍隊去滅楚國。 王翦算定李信必敗,可秦王政現在聽不進他的意見,但將來必會採用。更何況現在他認為自己老朽無能,如繼續待在國都,很可能會被秦王政隨意加個罪名,加以罷斥,也或丟失性命。於是告病辭官,回鄉下養老。
不久,李信率領20萬秦軍,被楚軍連破二陣,李信帶殘部狼狽逃回秦國。秦王政大怒,將李信革職查辦。此時,他方悔自己當初太草率,隨即備車駕,親自去王翦的家鄉,請王翦復出帶兵。秦王政恭恭敬敬地向王翦賠罪,説:“寡人上次沒聽王將軍的話,輕信李信,鑄成大錯。務必請王將軍抱病出馬,為了一統天下的大業,擔當滅楚大軍的統帥。王翦沒有因秦王政的賠罪而妄自尊大,他冷靜地説:“我身受大恩,理應誓死相報,但楚國地廣人眾,組織起100萬軍隊很容易。若要我帶兵滅楚,仍需60萬軍隊。少於此數,我們的勝算就不大。”
秦王政連説:“寡人現在惟將軍之計是從,”隨後徵集60萬軍隊交給王翦指揮。出兵之日,秦王政親率文武百官到灞上為王翦擺酒送行。而當王翦入楚之後,為了避免像李信一般的輕進,從而避開項燕主力的尾隨突襲或分割圍剿,即使是帶領着60萬大軍,他也沒有第一時間與楚軍展開生死決戰。相反,王翦手下的秦軍全然不像一個進攻者,他們在營寨中築起高牆,日日只顧操練,即便楚軍在城下叫陣好幾天也沒有人回應。當然,這也並非王翦懶惰,而是其看得出楚軍旺盛的士氣,明白貿然出擊將帶來的後果。
確實,王翦的擔憂和考慮是對的。聽説秦軍再次來犯之後,楚國又一次動員大軍前來抵抗。但秦軍的堅守不出,就是讓楚國人無可奈何。甚至於,秦軍將士還在軍營裏玩起了投石遊戲來進行鍛鍊,不管楚軍如何叫陣,就是不管不顧。俗話説得好,“外行看指揮,內行看後勤”,秦軍這一次憑藉着強大後勤實力,與楚軍進行了長時間的消耗戰。楚軍面對秦軍的高牆束手無策,而秦軍又一直不出城,只是堅壁自守。最終,楚軍的糧草難以為繼,項燕只得無奈命令軍隊向東撤去。
就在此時,王翦抓住戰機,果斷進攻,跟在撤退的楚軍身後窮追猛打。而此時的楚軍士氣和體力都已被消磨殆盡,根本無力應戰,於是很快,秦軍便踏平了楚軍的主力,之後不費吹灰之力橫掃了整個楚國。王翦最大功勞莫過於滅掉楚國。話説出徵楚國的最初人選並不是王翦,而是李信。秦始皇曾詢問李信,滅掉楚國需要多少人馬,李信開口最多二十萬人。秦始皇又詢問王翦,王翦答曰:李信以二十萬破楚,臣以為必敗,非六十萬不可。秦始皇認為王翦老矣,不如李信勇猛,遂罷用王翦,命李信為大將。
豈知楚國派大將項燕與之對抗,李信二十萬軍馬大敗而回,秦王大怒,將李信貶為平民,派王翦為大將。但王翦的條件就是60萬大軍,秦始皇答應了。按照王翦這種做法,手持秦國軍權,秦國內外已經空虛,倘若戰敗,那必然以死謝罪,倘若戰勝,王翦就功高震主,也會有殺人之禍。王翦為人極為聰明,“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也很明白,所以他向秦始皇提了一個要求:我已經老了,雖然大王對我封官加爵,但如風光之燭,能風光多久,不如大王多給美田宅為子孫業。
秦始皇聽了王翦這句話就安心了,高興地答應了王翦的要求。王翦大破楚國後,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對王翦非常信任,繼續任用其子王賁為大將,攻打燕國,自此一家相安無事,全憑王翦的機智與老練。立下大功,沒被誅殺,子代封賞,此等人物歷史上也極為少有。王翦是戰國末期秦國的一名大將,他在秦國攻滅六國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六國之中,除卻最開始滅亡的韓國,其餘五國都是王翦父子帶兵攻滅的,可謂是功不可沒。而且,王翦雖然功高蓋主,卻憑藉着自己的智慧,是自己最終得以善終,這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然而,《史記》作者司馬遷卻在書中批評王翦,説他作為一個臣子是非常不夠格的,這又是為什麼呢?王翦,卻在這個血雨腥風刀光劍影的時代,得到了智而不暴,勇而多謀的良好評價,也得到了封妻廕子名傳千古的善終。然而,司馬遷先生認為,這樣一位在帝國軍政體系內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名將,既在軍方有足夠的資歷和功績,又在朝堂上被君王當做帝師一樣尊重,卻不能規勸秦始皇嬴政多行德政,最終,秦王朝二世而亡。作為一名帝王器重,德高望重的老將,實是不該。當他看到君王錯誤的政治決策和治國方針時,居然沒有站出來以忠貞之節,盡力規勸。只是俯首帖耳,言聽計從。要麼就是告病退出權力紛爭的朝堂,要麼就是安心做一把帝王手中最鋒利的屠刀,只管帶兵征戰,而不管引導君王施行仁政。真是辜負了皇恩,不是個合格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