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爽!這所學校的學生丟包、打陀螺、頂罐……也算“考試”
南都訊 記者梁豔燕 當大多數學生還沉浸在題海考卷中的時候,也許不會想到,扔沙包、打陀螺、頂罐也能成為一項快樂的“考試”。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廣州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北師大廣實”)在小學部開展了民族文化節活動,歷時一個月。27日,小學部24個班在操場上“擺攤”,展出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各種趣味活動輪番體驗。校方稱,如何指導學生的學習、全面評價學生,這樣的學習過程性評價必不可少,在活動過程中,將學習態度、與人合作、自主創新、積極交流、學習成果等同時納入考察範圍,讓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真正發生,這樣學習就不至於只流於表面。
身穿民族服裝歡樂遊園
北師大廣實小學部27日的操場絢麗多彩,24個班級分別代表24個民族,學生和老師穿着各自代表民族的服裝展開了一場歡樂的“角逐”,漢族、羌族、傣族、壯族、蒙古族、藏族、朝鮮族等等,還有不少爸爸媽媽加入了這一行列,為孩子所在班級出力,製作精美的各族小吃,以犒勞順利“通關”的孩子。
跳竹竿舞、拋繡球、丟包、打陀螺、頂罐等多個特色遊園活動在各班級中火熱開展。各年級每個班都選擇一民族的運動項目推出特色遊園活動,孩子們高興至極,意猶未盡,排着長長的隊伍爭先恐後地參加活動,通關成功的可以得到小小的獎勵,到班級攤位前拿到各種民族小吃作為獎勵。在一個傣族特色的攤位前,幾位小女孩在排着隊,等待挑戰美麗的傣族舞。“不會跳不要緊,我們來教你。”一位家長義工在攤位前吆喝,不到半分鐘,便吸引了眾多粉絲。孩子們根據展板上的教案,模仿孔雀,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抖翅、開屏……,跳出了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和富於雕塑性的舞姿造型。
家長坦言“有壓力,但確實學到東西”
“我們忙了一個多月了,從剛開始什麼都不懂,到現在可以探索漢字的起源,自己體驗活字印刷了。”家長史先生表示,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比較懵懂,班上領到的任務是研究漢族文化,因此他和孩子一起想方設法去網上找資料學習,剛開始還挺有壓力的,但是整個活動進行下來,感覺不僅孩子學到知識了,連家長也跟着開了不少眼界。
在一年(2)班的攤位前,幾位媽媽擺出了親手做的小吃:糯米餈、綠豆糕、麻花、酸棗糕、馬拉糕……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垂涎欲滴。
遊戲的方式更便於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
“以前,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多數都是隻看考試的結果,但其實這樣是很不全面的。如今,很多家長也想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想了解哪些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就與我們進行過程性學習評價這個初衷不謀而合了。”北師大廣實副校長史劍稱,在中國的教育大環境之下,學生必須要經歷考試,這也是目前依然多以試卷類考試作為評價手段的原因。低年級學生喜歡遊戲,而且考察掌握的內容相對簡單,遊戲的方式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其參與性、綜合性、互動性深受學生喜愛,便於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過程性的評價。北師大廣實小學生的“遊園考試”已經歷了四年的實踐和完善,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形式,此次民族文化節活動,需要學生在班級內分小組進行研討,有的小組會負責收集資料,有的小組會負責設計民族特色活動,有的小組會負責製作民族特色小吃、工藝品等,然後才到了集中展示,小學部各班級互相體驗各自的研究成果,最後還會統一進行課題彙報,各自分享此次收穫。
據瞭解,北師大廣實有一套對學生全面的網上測評系統,對學生在校的綜合表現進行動態的記錄,細緻到方方面面,如團隊合作、託管安靜並認真做作業,按時完成綜合作業、積極參加活動等等,老師就是在平時組織學生活動中,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給予孩子適當的評價。“我們這樣的活動不是具體要打分,但是可以直觀地讓家長知道孩子哪方面有優勢,哪方面還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