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教培時代謝幕!換賽道,轉型職業教育能否走出“寒冬”
中國網11月22日訊(記者 劉佳)7月,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教培機構迎來史無前例的“行業寒冬”,多家校外培訓機構紛紛轉型,自謀生路,甚至直接關停。
日前,新東方宣佈停止經營內地從幼兒園到九年級的培訓服務,即K9業務。俞敏洪也在公開平台表態,將攜一眾教師直播帶貨,代賣農產品。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半年部分教培機構轉戰職教賽道,並獲融資超50億元。職業教育發展的快車道,真能帶領教培機構駛出“寒冬”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斷臂式”轉型 教培時代謝幕
7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此外,不得佔用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這份文件的出台,讓正值“盛夏”的教培機構一夜“入冬”,紛紛走上“斷臂式”的轉型之路。
此前,高途創始人深夜發文確認裁員,全國 13個地方中心關閉。就在上週,新東方宣佈停止經營內地從幼兒園到九年級的培訓服務,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公開平台透露,將攜一眾教師轉戰線上直播,代賣農產品;好未來也隨即發文,表示將於2021年12月31日關停中國內地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中國網記者表示,經過此次“洗牌”,能僥倖存活的教培機構將不到20%。曾叱吒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就這樣暗淡謝幕。
欲搭順風車 職教引教培駐足
在學科類教培深陷“生存困局”的現狀下,部分專注或轉型職教市場的教培機構,卻再獲新生。
中國網記者查閲數據發現,在“雙減”政策正式發佈前1天,7月23日,整個教培行業股價斷崖式大跌。新東方5天共跌去了70%左右,市值210多億元。但專注成人職業教育的中公教育,5天跌幅“剎車”,僅8%左右,市值750多億元。從此前中公教育公佈的2021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48.56億元,同比上升72.94%。
個例之外,整體行業也釋放了強烈信號。來自證券時報的消息,在“雙減”背景之下,引發不少學科類教培機構轉型職教。僅今年上半年,職業教育共發生38筆融資,總金額突破50億元。“職教熱”政策加持,市場釋放利好空間,讓越來越多教培機構在職教領域駐足。好未來旗下品牌輕舟此前就曾表示,接下來會調研年輕人的新型職業技能提升類培訓。
5月8日,河間市職業教育中心教師在河間市一家企業為學生講解機牀實操。新華社記者 駱學峯 攝
職教政策紅利 技能培訓成“新藍海”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重點。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高職院校要完成100萬人擴招計劃,2020、2021年還將分別完成200萬人擴招。此外,在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還提到,建設職業本科試點,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即50餘萬人。除學歷教育外,職業教育還包括面向社會大眾的終身教育、公務員考試、教師資格考試等。
生源擴大,升學、評價方式也正在發生變革。2019年,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啓動“1+X證書”制度,即除一份學歷證書外,個人還可通過參與技能培訓等方式取得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針對在校學生,可通過獲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方式,參加“職業高考”升入高等學府;針對成人,所獲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通過“學分銀行”的方式轉化,最終實現技能認證,獲取第二學位。
面對如此廣闊的生源市場,以及並不飽和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市場,教培機構有着天然的轉型優勢。
准入有門檻 資質認證是關鍵
對此,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學雷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教培機構轉型職教培訓,還需持謹慎態度。他列舉了不同辦學形態的4大必備要素,包括生源、場地、師資和人才培養模式。從目前教培機構掌握的4大必備要素來看,與職教存在較大差異。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和震也持相同意見。他向中國網記者解釋道,職業教育的師資多為“雙師型”教師,即同時具備專業素質和實戰能力,這與教培機構的師資存在差異,他們大多集中於學科類。另外,從國際標準來看,一個成熟的職業教育培訓場地,需要專業的設備投入,是普通教育場地資金投入的3倍,這一點對教培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以上4大必備要素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才是市場的剛需,也是教培機構的硬核。但對此,北京某職業技術院校負責人告訴中國網記者,在1+X制度中,目前可以參與“X”部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的,均為國家戰略需要的四新企業。2019年,在教育部聯合三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中提到,首批將試點啓動建築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物流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等5個職業技能專業。每年,國家財政通過生均撥款到校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參加“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的費用,由學校統一購買企業服務。從2019年起,試點專業將擴大到10個,隨後依次擴至92個、396個。“能不能獲得由教育部門認可的證書培訓資質,才是教培機構轉型最需要考慮的問題。”但她也表示,在試點專業不斷增加、職教生源不斷擴大的趨勢下,也不排除將會創設面向教培機構的“培訓資質准入機制”。
細分職教專業 看準“賽道”轉型
教培機構進入職教“主賽道”,並非盡是壁壘。作為全國“學分銀行”的先行試點,北京學分銀行於去年正式落户北京開放大學。18家學分銀行分中心和19家學分銀行聯盟成員,將為北京市民的技能學習、“技能流通”和轉化提供培訓和認證支持。未來,是否也將會引入教培機構,北京開放大學校長褚宏啓向中國網記者給出了肯定答覆。
在有了從事職業技能培訓“入場券”的前提下,教培機構還需練好“基本功”——瞄準專業,優化師資隊伍。“職業教育的種類繁多,有一些門檻很高,有一些是可以‘半路出家’的。”和震介紹,在職業教育中,包括裝備製造業、有色金屬業、化工業等,在人員培訓方面多為內部完成,即要練就學生的“童子功”。但包括養老服務業、生活服務類、信息技術類等,可以通過外包培訓實現,同時與教培機構現有業務也能找到結合點,可以探索合作。他也建議,對於一些行業門檻並不太高的職教專業,教培機構教師可以通過1至2年的專職學習達到標準。
中國發布·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