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公張九齡簡介是怎樣的 張九齡字什麼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張九齡簡介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

張九齡像

張九齡少有才名,弱冠中進士。13歲時,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廣州刺史王方慶的讚賞。入仕後,張九齡曾提醒當時有名的宰相宋璟,讓他舉人唯賢。得到了宋璟的肯定。還上書皇帝,讓他任官要消除重內輕外的毛病。

開元四年,張九齡和宰相宋璟鬧了矛盾,回家賦閒。在此期間,開闢了大庾嶺,開鑿梅關古道,貫通了南北交通,造福了當地人民,為廣州的貿易發展和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

開元九年,張九齡的恩師張説拜相,張九齡也因為政績突出被屢次提升。十四年,張説被罷免,張九齡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職。十七年,張説被重新啓用,但第二年便得了重病。他重病期間多次推薦張九齡為相。

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拜相。當時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失敗,要被斬首。張九齡認為他有謀反之相,上書皇帝請求殺了安祿山。唐玄宗沒有同意。

在張九齡任宰相期間,大唐王朝雖然處於極盛時期,但同時也隱藏着許多社會矛盾。對此,張九齡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了農業發展,整頓了吏治,使得朝廷面貌煥然一新。

李林甫忌妒張九齡的才能。當時周子諒彈劾牛仙客失敗,被流放。李林甫對皇帝説:周子諒是張九齡推薦的。因此,張九齡也受到牽連,被貶為荊州長史。張九齡被罷免後,大唐王朝疾速走向衰落,並最終引發“安史之亂”。

四年後,張九齡回鄉探親,病死於自己家中。死後,唐玄宗賜諡號文獻,追封為荊州大都督。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後悔當初沒有聽從張九齡的話,殺掉安祿山,特地派人來到廣州紀念張九齡。

張九齡字什麼

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唐代韶州曲江人,死後諡號文獻,因此後世人也稱他為“張曲江”和“文獻公”。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開元盛世的最後一任名相。在在任期間,輕徭薄賦,重視農桑水利,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事,續寫了開元盛世的輝煌。

張九齡雕像

他有卓越的政治遠見,曾極力建議誅殺安祿山,可惜唐玄宗沒有采納他的意見,要不然,歷史上也就不會發生安史之亂了。在和李林甫等人的權力鬥爭中,被李林甫誣陷罷相。四年後,在回鄉掃墓時突然發病去世。

在中國古代,名字的含義是要分開來看的。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名字有三部分組成:姓、名、字。部分豪華一點的,還有號。古時候,嬰兒剛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對其命名。等到二十歲的時候,要舉行一次成人禮,也就是冠禮。在此之後,就表示此人已經成年,可以頂戴成人的標誌“冠”。在冠禮時,同樣由父親對其名取“字”。如果是女子的話,應該還要早一點,在十五歲的時候舉行笄禮,表示可以嫁人,並取“字”。而“號”分成很多種,有的是自己取,有的是別人取,有的是皇帝賜,以及死後的諡號等。通常,字和名意義上有一定的聯繫,而字是對其人名的一種釋義。如關羽,字雲長,取的就是一飛沖天的含義。

張九齡,字子壽。九齡,大概是有九十高齡的意思。表達了張九齡的父母對孩子的祝福,願他健康長壽。子,在古語中一般是對男子的美稱。比如杜甫,字子美。甫是對男子的美稱,子不解釋,美就和甫對應。同樣,張九齡字子壽,子不釋義,壽和九齡對應,長壽、高壽的意思。


 

張九齡族譜

據史書記載,張九齡的祖上是西漢鼎鼎大名的謀士、留侯張良和西晉武郡公張華,而張九齡本人,也名載青史,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相。

張九齡家族族譜

先來説一説張九齡的三十世祖上張良。張氏一門原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張良的父親張平,爺爺張開地,都是韓國的宰相。隨着秦國的壯大和六國的衰落,韓國也不能倖免被秦國滅亡。張良揹負國仇家恨,僱了個大力士,等秦王巡遊的馬車經過,想用一把大錘子把秦王砸死。結果秦王沒砸死,他自己反而成了通緝犯。張良在逃亡的過程中,意外學得了《太公兵法》,並投效在劉邦帳下效力,為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還幫助呂后扶持漢惠帝劉盈登上皇位。在功成名就之後,雲遊四海去了。

再説説他的第十六世祖張華。張華自小便多才多藝,在曹魏時期當官。後來西晉王朝建立,決定南下討伐東吳,一統中原。張華在此次戰爭中是出任度支尚書。在統一後,他在幽州出任了一段時間,晉惠帝時期重新入朝參政,被皇后賈南風委以重任。然後西晉王朝在賈南風的窮奢極欲下,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爆發,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張華被殺。

到了張九齡這一代,張氏已經遷居到曲江。張九齡和他祖上一樣,少有才名。據説他七歲就能寫文章,才華橫溢。唐玄宗時期任宰相。重視農桑。興修水利。延續了“開元盛世”的輝煌。然而被李林甫等人誣陷,在權力鬥爭中落敗被罷相。成為了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名賢相。其風度、其遠見卓識,被唐玄宗大加賞識。之後唐玄宗再任命宰相,總要拿張九齡和他們比較一番。而當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再逃亡的路上,想起自己當初沒有采納張九齡的建議而誅殺安祿山,後悔不迭,特地派人到張九齡的墳墓前紀念。

張九齡的風度

在貫穿整個唐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張九齡這個人,他的風度被世人津津樂道。其個人風度,不僅表現在他的外表上,更具備了常人無可企及的內涵。而“九齡風度”也成為了當時世人官僚爭相模仿的對象,更被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讚譽有加,乃至於張九齡被罷相後,唐玄宗在認命之後的宰相時,都要問上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

張九齡畫像

唐玄宗是個很有識人眼光的皇帝,在開元年間,他任命的宰相,大多成了名相,而張九齡也是其中之一。那麼,張九齡的風度,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儀容儀表。張九齡是個很注重儀容儀表的人,無論是在家還是上朝,還是外出辦公,始終都保持着一種風度翩翩的姿態。不管什麼時候,都表現出一種神采奕奕的樣子,而且衣着整潔,温文儒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外貌、舉止或許可以被模仿,但氣質是絕對模仿不來的。

二、正直的為人和卓越的遠見。在張九齡一代,他的政治遠見有種媲美諸葛亮的能力。當他初見安祿山的時候,張九齡就認定這個人將來一定是禍害唐朝的人。而果真,安祿山叛亂了,被平定後,張九齡執意要殺了他,但當時皇帝並沒有同意。幾十年後,安祿山再次叛亂,把已經七十多歲的唐玄宗逼往四川。這時,唐玄宗才想起了張九齡的勸告,後悔不已,題了一副對聯紀念他:蜀道鈴聲,此己念公真晚矣;曲江風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43 字。

轉載請註明: 文獻公張九齡簡介是怎樣的 張九齡字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