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清官包公的故鄉是什麼地方 包公的故事

包公故鄉

包拯,廬州合肥人,就是位於現在的安徽合肥。合肥位於安徽省的中部地區,是全國非常重要的文化教科基地和交通運輸紐帶。合肥環境優美,周圍青山綠水,街邊綠樹成蔭,是中國的首批園林城市,城市中的園林,園林和城市相互交融,使得城園渾然一體。

陸毅飾演包拯

合肥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勝古蹟非常多,同時也是北宋清官包公的故鄉。合肥素來有“三國故地、包拯故鄉、科教基地”等美譽,因為東西淝河的兩河發源在這裏,所以稱這裏叫做“合肥”;因為是明清時期的廬州府治的所在地,所以它又被稱為“廬州”。因為中國科技大學坐落在合肥,因此這座千年的古城又有了新的名字—中國科技城。

合肥作為中國首批園林,有“綠色之城”的美譽。因為淝水在城中穿過,形成了“園中有城,城中有園,城園交融”的獨特風景。城市內有包公園、環城公園等美麗景色,郊外還有紫蓬山、大蜀山這兩座公園,風景優美,讓人倘佯其中,可以説是非常有韻味。

合肥有包公文化、淮軍文化、三國文化和佛教文化,這四大文化相互融合並存。合肥自秦朝時期設置合肥縣以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三國時期,魏吳在合肥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蹟。合肥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有五代十國的楊行密,有宋代時期的清官包拯,有晚清時候的李鴻章等等,讓這座城市增添了很多的神秘感和他獨有的魅力。

包公祠

包公孝肅祠簡稱“包公祠”,在合肥環城南路的一個土墩上,位於包河公園古建築羣內,明弘治年間知府在這邊修建了包公書苑,所以叫做包公祠,包公祠 紀念的是宋代龍圖閣直學士,開封府包拯的公祠。

包公孝肅祠

包公祠佔地1公頃,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組成,整個祠堂風格古樸,顯得極為莊嚴,包公祠裏有銅像,有龍、虎、狗三口銅鍘,象徵了包公斷案的義正言辭,鐵面無私。祠堂內還有包公斷案的蠟像,包公演義等歷史文物資料。

整個祠堂為白牆青瓦構成,像閉合式的三合院那樣的存在,主建築是包公亭,廳內有包拯的塑像,在鑲嵌黑石的包公像面前,彷彿一切貪贓枉法,貪官污吏都能煙消雲散,黑臉包公鐵面無私,凜然正氣的看着你。

包公亭的西面是一條長廊,東面聳立着六角龍井,裏面有一口井,井內的泉水叫“廉泉”,相傳這口井還有個故事,傳説有一個太守喝了這泉水裏的水,非常不舒服,因為他是大貪官,,因為他們都是好人。而有人喝了這井裏的水,卻覺得泉水很好喝,還有一點甜美的感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包公祠的西南面是流芳亭,傳説包拯年幼的時候常常來這邊讀書。包公祠內有一塊吸引人的石頭,是從包公墓中清理出來的刻石,是一塊講述了包拯一生的墓誌,對於現在研究當時的歷史,和對包拯人物原型的還原都有巨大的影響意義。

碑中記錄了包拯做官的時候鐵面無私的一些事蹟,據説人們對包拯非常崇敬,在參觀包拯祠堂的時候,在碑石上指指點點,常年累月下,這裏留下了深深的刻痕,可以看出人們心中對包公的尊敬。

包公的故事

有一個無賴,把一個普通老百姓告到包公那裏,保證知道這位老農是無辜的,就答應一定會幫老農洗刷罪名,也會讓那個無賴得到應有的懲罰。

包公的故事

包拯告訴農民,你照我説的做,回家以後把自己家中的牛殺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場上去賣,然後換一些錢自己用。

按照當時宋朝的法律在民間私自殺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許可下,那名老農就真的回家吧牛殺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農民殺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馬漢,給我把這個舉報的人抓起來,人們都蒙了,説包公你怎麼不去抓那個犯法的農名啊,包拯説農民殺牛是經過我的允許的,倒是你,為什麼把農名家牛的舌頭割了。

這下告狀的人啞口無言,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驚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農名的事件從實招來。

在場的人沒有不佩服包公斷案的,原來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計,他假裝不知道有人要害農民,故意賣個破綻,讓這人一位自己的計謀得逞。包拯乾脆將計就計,來個欲擒故縱,最後再來個甕中捉鱉,殺他個措手不及,還農民一個公道,給不法分子應有的懲罰。

其實包拯在就到牛舌頭被割的報案後,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説策劃的着一些,就是等着被法分子自投羅網的,這一前一後的妙計足以見得包公斷案手段的高超。


包拯的名言

包拯,世人稱之為包青天。青天則是對清官的稱呼。關於包拯的名言,都出自於他在各個地方做官時所寫的詩句中。他説過關於廉和貪的句子,廉潔正直的人時百姓的表率,貪贓枉法的官員就是百姓的強盜。這句話是包拯向皇上上書的時候説的,他做官期間一直秉承着廉潔剛正的精神,蔑視貪官,剛正不阿。他也曾説摒除任何私心雜念,要直率為人,無私和正直是修身處世的基礎。

包拯劇照

包拯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祖父是平民,父親是進士,在朝做刑部侍郎,與文彥博的父親是世交關係。因為有父親這一層世交關係,所以包拯與文彥博後來親上加親,結為親家。他28歲考取了進士,考取進士便要進朝做官,但是包拯是出了名的孝子。就像他的名言所説,只要他的母親在,他就要在身邊,不會遠離。直到36歲包拯的父母逝世後,他才放下心去天長縣做知縣大人。在上任期間,他斷了一樁神奇的案子,於是名聲就此遠播萬里。他為政清廉,聰明武斷,受到上級和百姓的讚許,之後朝廷重用。

他從來不會阿諛奉承,拍上級的馬屁,也不會動用小心思騙取上級的的歡心,更不會為了一己利益而騙取百姓的金錢。對於這樣貪贓枉法的官吏,他主張要罷掉他的官,革掉他的職,讓他永遠遠離朝廷。做為百姓父母官,要挺身而出,為百姓盡心盡力,既然國家委以重任就要好好執行任務,為國家為百姓做事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包拯的品質

包拯的品質不用多説想必世人也是知道的。他的品質可以用范仲淹的一句話來概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忠君愛國,以人為本,剛直不阿,清廉不屈,以身作責,不怕權勢的威脅。真是這些優秀的品質才讓後世之熱所緬懷。他從來不會阿諛奉承,拍上級的馬屁,也不會動用小心思騙取上級的的歡心,更不會為了一己利益而騙取百姓的金錢。對於這樣貪贓枉法的官吏,他主張要罷掉他的官,革掉他的職,讓他永遠遠離朝廷。

包拯畫像

包拯的忠君愛國體現在他向皇上呈上的奏摺裏,裏面的每一句話都承載着包拯想把國家治理好的願望,比如願陛下遵而行之等句子。他為國家社稷着想的心思融在每一個奏摺裏,想必皇上也能夠明鑑。在包拯的心中除了國家,還有百姓,用現在的話説就是為人民服務。沒錯,包拯正是將這句話付諸行動的實踐者,所謂從理論到實踐,正是這個道理。北宋中期,政治腐敗嚴重,官吏貪污的時間屢見不鮮。老百姓被官吏壓迫得生活不能自持。包拯把這個問題看在眼裏,於是直接上奏皇上,請求薄賦税,改鹽法等。他對人民的疾苦表示深深的同情。至少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已經做到盡力而為了。

有着剛直不阿品質的他不害怕權貴。他寫過一首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鈎。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先哲有遺訓,毋貽來者羞。”大致的意思也就是做官的話就要做好官,千萬不要留下不好的方面,被世人唾棄。這也是伴隨包拯一生的座右銘。

包拯扮演者

到現在為止,關於包拯的電視劇已經有很多部了,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也是數不勝數。雖然都是扮演同一個人物包拯,但是不同的演員卻演繹出了不同包拯的形象,所以也不能拿來進行對比,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扮演過包拯的演員也實在太多,所以不能一一列舉,只能對其中的幾個進行分析。

鄧超飾演包拯

電視劇《少年包青天》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都是由同一個導演執導的電視劇,故事的情節也是一部連結着一部,不過裏面扮演包拯這個人物的演員卻有所變化,因此我們就來看看這三部各自的包拯扮演者。

電視劇《少年包青天》的第一部中的包拯由演員周杰飾演。包拯是電視劇中最核心的人物,母親是驗屍官,包拯自己也是一個才子。因為皮膚很黑,所以被稱為是包黑子或者包黑炭。劇中的包拯為人正義慷慨,在金錢、地位等各種誘惑下,還不為所動,得到了王爺和皇帝的賞識。

第二部中的包拯是由陸毅飾演。到了第二部,包拯已經從最初判案的生澀和衝動,逐漸變得更加成熟和穩重。第二部的劇情主要延續了第一部的劇情,不過裏面的人物關係和案件變得更加複雜了。相比起第一部周杰飾演的聰明機智、幽默的包拯,第二部中陸毅飾演的包拯更多的是對百姓的憐憫,不是出於他的智慧,而是他的仁慈的心靈。

第三部中的包拯是由鄧超飾演。這部戲的包拯又多了一種活潑可愛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86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古清官包公的故鄉是什麼地方 包公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