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筆下的牛人們有哪些 司馬遷為什麼受宮刑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司馬遷筆下的牛人們

司馬遷是一個偉人,如果調侃地説司馬遷也是一個牛人,畢竟不是誰都能在忍受宮刑之後仍能堅強的站起來,繼續編織自己的夢想。都知道司馬遷編著了著名的史家絕唱《史記》,這個牛人的筆下同樣記載了無數的牛人。我隨意舉出幾個名字,大家可以一同來看看司馬遷筆下的牛人們。司馬遷筆下的牛人們包括孔子孟子韓非子,文王秦王楚霸王……

司馬遷畫像

這些人隨便拿出哪一個不是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牛人?隨便舉出一個孔子,這是儒家學説的創始人,提出仁的理念。座下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人最為賢能,七十二人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國之大才。儒家學説對後世影響深遠,為各個朝代所推崇,仁義愛民,君臣父子等理念符和各朝的治國政策。“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雖然需要有待商榷,但流傳千年才被揭露可見古時人們對儒家思想的推崇。

至於另一個牛人我選秦王秦始皇,也許會有人認為一介暴君何足道哉。但我要説能夠橫掃天下統一六國的人是何其的雄才偉略,重用法家思想加強中央集權,給後世的朝代的影響同樣深遠。在文化上統一文字,更是將整個華夏民族完整的整合在一起。這種貢獻較之焚書坑儒不但足以抵消,在坑幾次又何妨?司馬遷筆下的牛人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有恢弘偉績的人物,在王朝的鬥爭中有人成功就有人失敗。但英雄何以成敗論,只管記住他們共同的名字—牛人。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歷史上有那麼多人留下了濃墨重彩,後世的人們喜好對這些偉人的分析,後來的《三國演義》可以説是分析的最為成功,但這並不是建立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

司馬遷畫像

就好比聽相聲,你明知道知道上面是在瞎扯,但你就是喜歡聽。與其如此分析,倒不如分析真實的人物性格,最讓後人佩服其堅忍的司馬遷最值得讓人分析。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可以説是獨樹一幟,因為他的特殊經歷讓他格外偉大。

在人格上司馬遷是堅強的代名詞,在風格上司馬遷是務實代表人。下面結合兩點來分析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

在編撰史記的過程中司馬遷求真務實,從二十歲開始就遊歷全國各地,收集歷史材料,慎重挑選,辨明真偽,方有一絲懷疑的的地方都不會收錄其中。就在史記編寫到一半時,天降橫禍被漢武帝處以宮刑,這對男人來時是莫大的屈辱。忍受着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他依然堅強的將《史記》編撰完成,前後共花費13年時間,歷史記載更是超過3000年之長久。這樣的事蹟是對司馬遷人格與風格最有利的分析。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絕對是歷史少有的,若人格上不堅強,誰能13年只為寫一本書,誰能在忍受宮刑後繼續前行?如果風格上不務實,誰能風餐露宿13年遍訪各個歷史發生地點?若真是隨意寫,那豈不會胡扯個3000年?最後的定論,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就是堅強和務實。

司馬遷的精神

每個時代都能造就偉大的人物,司馬遷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那個時代的驕傲,在他身上除了有那個時代的烙印,也有許多精神是值得後世,乃至是今天的人們學習的。

司馬遷石雕

我們可以從許多方面來分析司馬遷,首先就是司馬遷的文章,我們僅談文章。司馬遷的文字精煉深刻,用詞精準,文章一氣呵成,可讀性強,又充滿了人文的關懷,就《史記》而言,不看它的史學研究價值,就單單是文學價值,也足夠可以稱之為是一部不朽的經典了。而且司馬遷還是一個博學、深刻、豐富的人,他筆下的人物是鮮活、充滿感情,富有生命力的。

而當我們瞭解到司馬遷是在怎樣的一個環境和境遇之下寫出這樣一部作品的,我們就能感受到司馬遷身上有哪些異於常人的精神了。

首先司馬遷是堅強的,無法想象在封建思想統治之下的當時,司馬遷是如何忍受殘缺的身體給自己帶來的煎熬和痛苦的。就算是在高度文明的今天,這樣的情況也會帶來許多的非議和嘲笑,可想而知當時司馬遷有多堅強。其次司馬遷也是一位理想至上的人,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還有祖輩們的遺願,司馬遷沒有放棄生命,而是堅強的活下來,這是理想的力量。

而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實錄的風格能夠看出司馬遷對待歷史認真的態度,這種實錄精神也是司馬遷身上認真、嚴謹態度的體現。


司馬遷是什麼家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對後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司馬遷

之所以説司馬遷是一位史學家,相信這裏就不用再贅述了,司馬遷在史學上的成就和造詣足以讓他成為西漢乃至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而之所以説司馬遷是文學家,也是因為司馬遷的《史記》除了是一本史書之外,也可以説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讀性的文學作品。《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的作品,司馬遷以自己高超的文學素養,以及生動的文筆描寫,將許多事情都的敍述都描寫的非常的傳神,情感充沛。而且對於事物的判斷,司馬遷也有自己的準則。

也可以説,《史記》中建立了一批重要的歷史人物,這些人物為今後許多小説、戲劇都提供了重要的寫作素材,不少的帝王、英雄、俠客也都由此演化出來。而且後世的許多小説都以“傳”為民,以傳記的形式寫作,這也都是《史記》對後世的影響。所以説,作為文學作品的《史記》對後世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説司馬遷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學家。

當然司馬遷也是一位思想家,在《史記》中也出現過非常具有哲理意味的話,如“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等,其核心是天道自然,體現了深得道家精髓的“與時遷移”思想。

司馬遷的著作

司馬遷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記傳體的史書《史記》,這本著作被稱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古從黃帝時代開始的傳説,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這之間一共三千年的歷史。

史記

《史記》之所以能夠被人們所稱道,其中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史記開創了一種新的歷史編寫方式,在此之前史書都是以編年體為主,逐年編寫的。而司馬遷開創的紀傳體的編撰方式,也為後世歷代的“正史”所使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很多珍貴的書籍都失傳,漢朝建立之後,法律、章程、禮制都得到了重新建立,許多文人都被朝廷所使用,很多當時被毀壞失傳的古書也都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所搜尋並貢獻出來,這也給司馬遷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的文獻資料。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個部分,包括記載歷代帝王政績的十二本紀,記載諸侯國諸侯興亡的三十世家,記載重要人物言行和生平事蹟的列傳(其中還有一篇是自序),和十篇大事年表,以及記載音律、曆法、天文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八書。全書總計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萬六千多個字。司馬遷的《史記》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的通史,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也正是也因為《史記》的出現,這種通史之風也始終影響着後世的史書和研究。

司馬遷為什麼受宮刑

漢武帝統治時期曆法非常的嚴酷,加之漢武帝生性殘酷,因此在統治上也多用嚴刑懲罰犯錯之人。嚴刑拷打必多冤獄,就連司馬遷這樣的清官也沒能倖免。

司馬遷雕像

司馬遷之所以被處以宮刑,用今天的話説就是太耿直。當時李陵因為被單于圍困而導致彈盡糧絕,無奈之下只好投降匈奴,成為了戰俘。漢武帝為此大怒,牆頭草般的羣臣也來不及繼續恭維李陵,轉而紛紛進言對李陵表示不恥。漢武帝問想聽太史令司馬遷的意見,司馬遷卻耿直地説,李陵向來是個勤謹奉上,寬仁待下,忠君愛國的好將士,怎麼可能説投降就投降,他可能心裏還想着,哪日能夠迴歸朝廷,再為國盡忠。司馬遷説的違逆了漢武帝的意思,於是漢武帝就把司馬遷打入了鐵牢。

後來,漢武帝派公孫敖去匈奴接李陵,公孫敖無功而返,怕漢武帝怪罪,公孫敖誣告李陵正在匈奴練兵,要奉單于知名進攻長安。漢武帝信以為真,盛怒之下下令殺死了李陵一家妻兒老小,為李陵説話的司馬遷也因此受到了牽連,按律當斬。但是漢朝當時可以以宮刑代替死刑,司馬遷心中還有宏偉的理想,背上還有祖輩們的遺願,因此司馬遷選擇了接受宮刑,保住了性命。

也正是司馬遷這個選擇,後世才得以看見《史記》這部經典的鉅著,司馬遷忍辱負重,承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完成了這部著作,是中國人之幸。


司馬遷寫史記的過程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間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104年,這個時候司馬遷就開始寫《太史公書》了,《太史公書》後來被稱為《史記》。

司馬遷銅像

司馬遷早年間就在全國各地遊歷,收集各地的風土人情,從當地百姓口中去了解古事舊聞,之後又受學於孔安國和董仲舒。司馬遷具備寫作的能力,又有寫作的素材,因此早早就開始寫作了。

但是誰的人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司馬遷的也是。公元前98年的時候,意外出現了。當時李陵自請五千兵馬出擊匈奴,戰敗被俘,漢武帝對此非常生氣。漢武帝問司馬遷對這件事情怎麼看,司馬遷説李陵孝敬父母,又忠君愛國,投降是無奈之舉。於是漢武帝就把司馬遷給打入天牢。之後李陵投降匈奴的時候被公孫敖“坐實”了,司馬遷也受到了牽連,被處以宮刑。

受此大辱的司馬遷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奮發圖強,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史記》的創作中去。以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等書籍,和諸子百家的著作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自己去當地調查取得的一些資料為材料,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認真的摘選,去掉了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言,對無法證實的事情保留態度,或者附上多種説法。前後總共經歷了一十四年,司馬遷嘔心瀝血最終完成了這部史學著作《史記》,也留給了後世留下了一份無價的文化瑰寶。

對司馬遷的評價

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最有成就的史學家之一,也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歷代都有許多文人墨客思想大家對司馬遷進行評價。

司馬遷的畫像

漢朝的另一位史學家,著有《漢書》的班固評價司馬遷説,司馬遷寫史是不虛美,不隱惡。這句話可以説是一語中的,司馬遷的“實錄”精神也成為後世許多史學家們記史寫史學習的榜樣。唐代的大文豪韓愈和柳宗元也都評價過司馬遷,韓愈非常推崇司馬遷的才華,而且司馬遷的《史記》也成為了韓愈寫詩創作的樣本。柳宗元則評價司馬遷説司馬遷説寫的文章渾然天成,滴水不漏,連多天一個字都不能。

宋元時期也有許多文學家對司馬遷的文章和文體有諸多的稱讚,南宋的史學家鄭樵評級《史記》説“六書之後,惟有此書”。明清時期,金聖嘆對小説和《史記》之間的聯繫研究的非常透徹,認為“《水滸傳》方法即從《史記》出來”。梁啓超也説,“史界太祖,端推司馬遷”,梁啓超對《史記》的憑藉非常之高,他認為史記的敍事能夠分清條理,而且思維縝密非常難得,並説“凡屬學人,必須一讀”。

到了現代也有許多文人和偉人對司馬遷和《史記》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讚譽,魯迅先生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毛澤東主席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司馬遷的話,以之作為勉勵,推廣到人民羣眾中。歷朝歷代對司馬遷的讚譽都非常的高,可見司馬遷和《史記》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28 字。

轉載請註明: 司馬遷筆下的牛人們有哪些 司馬遷為什麼受宮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