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在何時 元朝開鑿大運河了嗎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

隋朝是中國一個存在時間並不算長的朝代,但就是在這個朝代中,出現了一條偉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大運河,那麼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誰下的令?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開鑿運河呢?

隋朝開鑿大運河示意圖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是在公元的605年,宣佈開鑿的是當時隋煬帝楊廣。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選擇開鑿大運河,並不是像現在有些人認為的僅僅是為了供隋煬帝一個人遊玩,事實上這個原因在全部的比例中雖然也佔了一部分,但卻也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則是因為在隋朝時期,隋煬帝把國都遷到了洛陽,而洛陽的地理位置則是在中國北方,為了能夠對南方進行全面掌控,也為了能夠讓南方的物資能夠儘快送到北方都城,減少在運送途中浪費掉的大量費用,隋煬帝於公元605年下令,要成功開通出一條縱貫南北航線的運河。

其實隋煬帝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隋朝在各個方面都有着很好的發展勢頭,首先經濟上,經過隋文帝時期的統治,隋朝經濟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因此至少是在錢財上,這個時期的隋朝是出的起的,另外人員上,隋朝沒有成立之前,中國還面臨着分割的局面,隋朝統一之後,使隋煬帝能夠徵發數百萬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於是就在隋煬帝下令的同一年,大運河的開鑿工作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可以説隋朝當時各種條件上的充足,是大運河在公元605年,能夠被成功開鑿的主要原因。

元朝開鑿大運河了嗎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因為它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創建起來的統一政權,而眾所周知的是,大運河在古代交通運輸方面有着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那麼元朝開鑿大運河了嗎?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隋朝大運河

一直以來提起大運河,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隋朝大運河,而關於元朝是否開鑿過大運河這個問題,知道的就要比前者少很多了,然而事實上,元朝的確開鑿了大運河。而元朝之所以選擇開鑿大運河,是因為當時隋朝留下來的運河,對於元朝而言已經不再適合了,隋朝大運河的開鑿是為了連通江南到洛陽的海上線道,但是由於元朝已經把國都遷到了背景,這個時候如果想要從南方向北京運輸物資的話,就要在中途轉個站,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而且中途的運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另外由於遷都,元朝對南方地區的掌控性也降低了不少,在這種情況下,元朝皇帝元世祖在1283年下令,要在隋朝大運河的基礎上,再開鑿出一條能夠直接連接南北的大運河。

於是,會通河和通惠河出現了,這兩條河的出現使原本並不連接的運河徹底被打通了,由南方向北京運送物資的船隻,就可以從杭州直接到達北京,省去了中間浪費的時間、錢財,而這一次的開鑿的工作進行了十年,這次的開鑿也是中國歷史上從公元前486年開始,對大運河進行的第三次大型開鑿事件。

由此可知,關於元朝開鑿大運河了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利與弊

隋朝皇帝隋煬帝楊廣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然而就是這個暴君,開鑿出了一條影響深遠的大運河,那麼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利與弊分別是什麼呢?

隋朝大運河的開鑿者隋煬帝圖片

其實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利與弊,在不同對象上,是有着不同體現的,比如在隋煬帝的身上,對他有利的一面自然就是中央權力的進一步強化。隨着大運河的出現,南北兩地至少在路程上省下的時間是非常多的,這對隋煬帝來説可以更好的掌控南方,弊端就是造成了國家的滅亡,修完大運河國庫基本上就已經被掏空了,當國家起內亂的時候,已經沒有錢派兵來平息戰亂了,更何況這個時候的隋朝,隨着隋煬帝的暴政已經沒有民心了,這是最終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而在當時百姓身上,大運河的開鑿弊端自然就不用説了,造成的結果就是百姓的家破人亡,大運河總共在民間徵收了三百六十多萬百姓,最後死傷的高達二百五十萬,而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説利處他們是完全沒有體會到的。

在後人身上體現出來的和當時的人們卻恰恰相反,有這樣一句叫做“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話,對後人而言,體會到的幾乎都是大運河有利的一面。首先大運河的開鑿,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南北交通上的重要路線,對之後南北方文化方面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它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文化,而弊端幾乎可以説是沒有的。

隋朝開通大運河的利與弊是因人而異的,但是至少從現如今的角度來看,是利大於弊的。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故事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05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利用已有的經濟條件開鑿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那麼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故事是怎樣的呢?

開鑿大運河的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開鑿這條大運河,是因為當時的江南經濟發展較快,雖然當時的北方經濟發展也較快,可是兩地和邊防軍需要的糧食非常多,需要江淮地區的大量供應,而北方的經濟無法滿足自身的需要,於是開鑿運河,從江南地區運送糧食就成了必然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不得不做出開鑿運河的決策,於是隋煬帝徵用了幾百萬人民工為其開鑿運河,他開鑿這條大運河是為了加強南北兩地的交通和鞏固隋朝政府對國家政權的集中統治。他在徵民為他開鑿大運河過程中,他先用幾百萬人的挖通溝渠,並使溝渠和黃河淮河連接在一起,後來,他又在同一年中,再次徵用了十萬民工疏通溝渠,並和淮河的長江連接在一起,使之構成大運河的下半部分。

然後隋煬帝又在三年之後,再次徵用民工,不過這次徵用的是河北民工,再次挖通當時國家的永濟渠,並和當時隋朝的涿郡相連,此次所挖的溝渠構成了大運河的上半部分。在大運河的上下部分都挖好之後,他又讓人在兩年之後疏通江南的河道,直接和餘杭也就是現今的杭州進行相連,直到此大運河徹底被建造好。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故事雖然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是耗時長達六年,但是大運河給國家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開鑿大運河的影響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非常偉大的水利工程,是古代漢族人民的辛苦的勞動成果,開鑿大運河的影響在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

主題繪畫展之開鑿大運河

大運河在春秋戰國時期被開鑿,極大的影響了當時的夫差一統中原的夢想,如果他沒有開鑿大運河,就無法運送軍隊,也就不可能攻打齊國,那他將永遠都不可能稱霸中原,因此在那個時期大運河的開鑿是作為運送軍隊的交通工具。大運河在隋唐時期被開鑿的影響更是巨大的,它的影響有四點:1、抑制了江南的經濟發展;2、使南北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加迅速,不再侷限與江南地區的發展;3、交通運輸也更加的方便,南北文化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和諧和發展,4、可以讓隋煬帝更方便的去江南玩樂。開鑿大運河的影響不僅僅是這些,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讓國家更加穩定,中央政權變得更穩固,對國家的統治更加集中,因此開鑿大運河在隋煬帝時期是勢在必行的。

不過無論大運河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被開鑿的,他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那就是作為運輸的交通要道,這是從古到今都不會改變的事實,而古代開鑿的大運河凝聚着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因此在現今也是中國古代保留下來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

雖然開鑿大運河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但是大運河都是作為交通樞紐方便水路運輸,經濟和文化都能得以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2 字。

轉載請註明: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時間在何時 元朝開鑿大運河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