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源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他已經宅家5個多月了。目前,有5門功課“掛科”,為了可以順利畢業,他要在家裏複習好這5門功課通過補考。
然而在家的學習並不順利,父母經常去馬源房間檢查他的學習情況,如果他白天睡覺或者早晨起得比較晚,就會被嘮叨:“怎麼還不復習,再不復習怎麼畢業,不畢業的話怎麼養活自己……”父母每天的嘮叨讓馬源覺得壓力特別大,嘗試和父母溝通的時候,沒説幾句就會吵起來。
馬源和父母的緊張關係並非個案。突如其來的疫情,將眾多大學的寒假從嚴冬拖到了酷暑。有大量的非畢業生春季學期將無法返校,這意味着他們還得繼續宅在家裏。由於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不同,兩代人在家長時間相處,讓一些家庭關係變得緊張。
強勢的父母容易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由於“掛科”較多,馬源是班裏輔導員重點關心的對象。輔導員除了經常詢問他的學習情況,也關注疫情期間他的心理健康狀況。馬源經常向輔導員訴苦:“家裏實在沒法學習,快要待不下去了。”
緊張的關係不僅困擾着馬源,也讓馬源的爸爸很着急。5月下旬,馬源爸爸利用自駕帶孩子返校拿東西的機會找輔導員聊了聊。
馬源評價自己的爸爸是一位想做什麼事就一定會做成的人,別人無法阻攔。馬源爸爸想要見輔導員那天,輔導員正好忙於畢業生的返校事宜,明確表示沒有時間見家長。但馬源爸爸在學校門口從下午一直等到晚上7點半——輔導員加班結束。
從孩子小時候到即將到來的大學畢業,馬源爸爸和輔導員一直聊到了晚上10點。馬源上高中時,爸爸不顧他的反對,強行讓他轉到一所更好的學校,不僅讓馬源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同學,還讓他的成績從“雞頭”變成了“鳳尾”,馬源對此一直心懷芥蒂,父子關係也因此產生了裂痕。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藺秀雲曾接待過眾多親子關係緊張的家庭,當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問及這些家庭裏的父母有何共性時,她列出的第一大共性就是父母強勢,這容易讓親子關係緊張,“家長不聽孩子的意見、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並由此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抗”。
藺秀雲分析説,相對於中學生來説,大學生的人生閲歷和學識都更豐富,因此在和父母相處時,有更強烈的願望希望被尊重或者被看作大人進行平等交流。強勢的父母意識不到這一點,還嚴厲管教已經成人的孩子,衝突在所難免。
疫情對親子關係是雙刃劍
3月1日開始,藺秀雲及其家庭與兒童研究團隊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1萬餘人開展了疫情下家庭關係狀況調研,調研結果顯示,疫情對親子關係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讓親子關係面臨了一些挑戰,另一方面積極的變化也隨之發生。
藺秀雲進一步分析説,從1月23日開始,全國絕大多數人開始“待在家裏”,這讓多數家庭原有的結構和互動模式發生了改變。家長有更多時間來監管孩子的學習和娛樂,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父母更多幹涉。這些改變在時間和空間上給家庭成員間的衝突創造了可能。與此同時,家人們也有了更多時間待在一起,分享生活經驗與快樂,更加珍惜親情。
在疫情的影響下,馬源和爸爸以另一種方式達成了和解。當馬源爸爸和輔導員傾訴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的不愉快時,其實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當年執意讓孩子轉學是不是太強勢,以及平時和馬源的溝通交流是不是太着急。輔導員建議爸爸,應該多聽聽馬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目前最重要的是齊心合力讓孩子按時畢業。
而馬源在和輔導員交流中,也回憶起自己看病時,爸爸都是半夜起來去醫院排隊掛號的場景。馬源明白爸爸對自己的愛,只是在溝通中有時會情緒失控,導致雙方關係緊張。當父子倆都和輔導員進行了傾訴後,父子之間已經開始了理解與包容。
疫情中,各大高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都很關注,其具體工作往往由輔導員執行。馮曉敏是青島理工大學的一名輔導員,從3月初,她就開始找班裏的同學瞭解情況,隔三差五的聊天讓學生和她變得親近起來。由於年齡相差不多,學生們有些煩惱也願意找她傾訴,曾有位男同學因為失戀在電話裏嚎啕大哭了半個多小時。
和父母相處不融洽,也是學生們諮詢馮曉敏的一大主題。“常有學生覺得爸媽看自己不順眼,所以就經常來問什麼時候開學。”經過和眾多學生及家長的交流,馮曉敏覺得學生和家長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溝通不到位。“有時候多説一句話,就能少一個誤會。很多問題是一個個誤會攢起來的,尤其是一些男同學,和爸媽的溝通可能會更少一些。當溝通壁壘打破,誤會消除,關係就會變得融洽一些”。
要理解對方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還要繼續宅在家裏的大學生該如何緩解和父母的緊張關係?有些建議告訴學生,要消除自身的叛逆心理,不和父母頂嘴,主動做家務,改變一些行為習慣等,藺秀雲説,緩解包括親子關係在內的家庭關係不能只聚焦於這些行為層面,很多到她這裏求助的人表示,其實他們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但是他們做不到,“因為情緒頂在了那裏,讓他們不想那樣做,或者他們會説,‘我做一兩次可以,但是做多了就會心理不平衡,情緒又會卡在那裏’”。
藺秀雲強調,緩解親子關係或夫妻關係,首先要透過行為看到對方的內心世界,明白對方這樣做的原因。由家庭治療學者薩提亞提出的“冰山理論”指出,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上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浮在水面的冰山。
“在家庭互動中,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聚焦於對方做了什麼,沒做什麼,哪兒做得好,哪兒做得不好。很少去探討對方為什麼這樣做,他的內心世界發生了什麼。”藺秀雲分析説,當家長或孩子發脾氣、咆哮時,可能就是當時的情景或行為讓其感受到了痛苦,痛苦的情緒往往不會直接表現為痛苦狀,而是上升為憤怒和斥責。
藺秀雲補充説,其實絕大部分家長的一些言語行為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難受,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使然。除去家長這層身份,父母只是普通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不足,大學生們要理解有時候父母不是不想做到,而是不能做到。
藺秀雲指出,如果可以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瞭解情緒背後的真實訴求,溝通就會容易很多。落實到行為層面的改變,藺秀雲給出了“讓對方感覺好才能做得好”的方法,任何人都希望在一段關係中被尊重、被喜愛和被肯定,“當你想讓爸媽做哪些行為時,就要往這個方向多鼓勵、表揚,或者做出一些積極的、讓對方舒服的回應;反過來,爸媽希望孩子做哪些行為時,也可以通過這些積極的反饋去引導”。
(為了保護隱私,文中馬源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