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國產諜戰劇,個人認為《風箏》和《暗算》是其中的佼佼者。《風箏》的男主鄭耀先和《暗算》之三“捕風”的男主錢之江,都是中共打入國民黨內部的卧底,試拿這兩人做一個對比。
1.錢之江是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應該是電訊處吧)的總破譯師,他這身份屬於專業技術人員;鄭耀先是國民黨軍統局上校,屬於軍統特務。由於錢之江是專業人員,工作性質比較單一,不會幹“髒活”,比如抓人、殺人、審訊之類的,而身為軍統特務,這些都是鄭耀先的日常工作。
2.錢之江資格更老,1931年就已經是中校總破譯師了,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共歷史上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當時國民黨正忙於“剿共”;鄭耀先1932年由江西蘇區進入國統區,打入軍統,抗戰勝利時混到了軍統上校,當時國共雙方雖暗中較勁,但八路軍名義上還屬於國軍番號,後來內戰開始,他遭中統暗算和共產黨游擊隊追殺……國民黨逃離大陸前,升為少將軍銜。
3.作為卧底,兩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文能武。錢之江代號“毒蛇”,人設比較高冷,深藏不露;鄭耀先代號“風箏”人設比較霸氣,囂張跋扈。兩人的共同之處是,都愛借題發揮,洋洋灑灑地談論人生大道理。
4.兩人曾經都是老闆的紅人,錢之江因為破譯密碼,救過司令,其實這應該是共產黨方面故意所為,這樣就建立起司令對錢之江的信任;鄭耀先更是軍統戰略級別的特工,紅得發紫。
5.錢之江很“正”,平時神情莊重,目不斜視;鄭耀先“亦正亦邪”,灑脱不羈。這其實跟他們的身份有關,錢之江身為“總破譯師”,只要做好譯電工作,其他的事基本不用操心~至少表面上如此,所以我們看到劇中他總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很“佛系”;而鄭耀先呢,是軍統上下聞名的“鬼子六”,心狠手辣,詭計多端,肆無忌憚,膽大包天。
《暗算》與《風箏》,前者開了國內諜戰類型劇先河,後者更是將卧底這一職業的殘酷性,將信仰與人性的矛盾、掙扎和糾結表現到了極致。相比錢之江,鄭耀先更加複雜:他既是中共卧底又是“軍統特務”,這個角色身上承載的內涵太豐富了。
不誇張的説,國內諜戰劇從未有鄭耀先過這麼真實的形象,一種冷酷無情的真實。首先,作為軍統特務,參與抓捕、審訊、屠殺共產黨員,是他的日常。之前的諜戰劇,類似的情節不是語焉不詳,就是一筆帶過~其實傻子都明白,作為軍統特務,不幹這些怎麼可能?他們就是幹這個的好嗎?只要是軍統特務,人人都要沾血,這叫利益共同體,想潔身自好怎麼可能啊,正如鄭耀先與陸漢卿的對話:“身處敵境,你不讓我像軍統,難道,我還要像共產黨員不成?”
錢副部長也説過:在他的身上,有許多難以啓齒的秘密……總之這就是一個鄭耀先這樣的“軍統特務”必須付出的代價,否則那麼多有價值的情報他是怎麼搞到的,難道是充話費送的不成?你要是融不進那個圈子,人家必然也容不下你~這也是《風箏》的看點之一。
錢之江手上沒有沾血,因為他只是一名國民黨軍隊裏的專業技術人員,與鄭耀先相比,他也不是“特務”。所以,鄭耀先這個角色才更加立體,更加複雜:軍統老闆懷疑他,中統更是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由於多次參與殺害共產黨員,地下黨更對他恨之入骨,中共川康特委對他下達了追殺令,他孤身一人與幾方周旋,還身負找出隱藏在共產黨內部的“影子”這一特殊使命。
49年後,按説鄭耀先為之奮鬥的目標實現了,然而他還要繼續隱姓埋名,等待他的也是更殘酷的命運,那些曾經與他過命的兄弟,成了他的敵人,他把他們一一檢舉揭發了,最後他落得兩頭不是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還得不到完全的信任,試想如果是錢之江,身份的甄別應該比他要簡單得多,因為雖然同為卧底,他鄭耀先卻是“軍統特務”,這是什麼?這妥妥的“雙面間諜”啊~這也是《風箏》的看點之二。
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樣活生生的被撕扯,生不如死~這才是一個在國民黨軍統卧底的共產黨特工的典型人生,用錢副部長屬下的話形容“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愁,外人連想都不要想。”
綜上,錢之江與鄭耀先都有果敢、堅毅的共同品質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但由於鄭耀先“軍統特務”的身份加持,人設更加複雜,這個人物自然也就更加立體、更加豐滿。
最後,看看錢之江和鄭耀先跳舞的對比:錢總已決定用生命為代價,以自己的身體傳遞情報,人生中最後一個夜晚,他跳了人生中最後一曲探戈,高冷的錢總,跳舞也是探戈這種高逼格的路數;
鄭耀先在延安,穿着借來的八路軍軍裝,心情大好,與韓冰邊跳華爾茲邊愜意地交談,滿臉堆笑~雖然與韓冰明爭暗鬥,但比起開始在國統區和後來,在延安這段,算是他人生中難得的較為輕鬆的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