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什麼反清復明 吳三桂是被封為什麼王

吳三桂為什麼反清復明

明末清初,朝代交替,吳三桂深知自己正陷於兩難境地,當時崇禎帝已被李自成威逼,於景山自縊,而自己的父親也幽禁於李自成手中,無論是出於什麼考量,歸順大順軍都是吳三桂的第一選擇。

吳三桂反清復明

然而當吳三桂意氣之下斬殺李自成派來勸降的使者,並口出狂言稱:“李賊自送頭來。”這一招算是自斷退路了。儘管如此吳三桂仍無心降清,滿懷着僥倖心理,計劃着向老對頭滿清族伸出橄欖枝,望借兵助其平定李自成勢力。然而吳三桂沒想到的是,他向清軍搬救兵,這一搬就將滿清的都城從瀋陽搬到了北京,從此再無退路。

可能你會疑問,吳三桂身為明朝將領,擁兵十幾萬,對付李自成難道還怕力不從心嗎?何必引狼入室,令自己再陷囹圄呢?其實當初吳三桂心裏打着自己的小算盤,當時明朝已是將傾大廈,關外又是滿清鐵騎虎視眈眈,若是吳三桂傾其兵力與李自成對抗,必定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能暫且投降清兵,借其兵力一舉殲滅李自成勢力,按照關外少數民族的侵略路數,清軍多半入駐中原後搶奪一番後,便會回到自己的領地,留下慌亂的中原腹地,到時吳三桂便能自立為王了。

然而吳三桂千算萬算算錯了多爾袞的野心,滿清族遠居關外,不僅僅是覬覦中原豐碩的物資這麼簡單,他想要的是鳩佔鵲巢,成為中原正主,統一天下。

可見吳三桂起初並未有明確的降清意圖,他只是想借兵對抗李自成,以解心中怨氣,瞭解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吳三桂在清王朝建立,始終心懷狼子野心,意欲反清復明了。

吳三桂是被封為什麼王

吳三桂在明末清初之際,先後奉主於明清兩個朝代,其政治地位極為尷尬,明朝時期曾是明末唯一一支精鋭部隊的統帥,卻沒能保住明朝百年基業,後引清兵入關,為清王朝建立也算立下功勞,卻擁兵自重,割據為王。因此吳三桂對於兩個朝代來説皆是矛盾人物,歷史對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但有趣的是,吳三桂雖為兩朝臣子,但在其立功時皆受封為平西王,可見吳三桂在明清交替之時所處的地位之高,在抓獲南明永曆帝后,晉升為平西親王。

吳三桂受封平西王

具體受封過程如下: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進軍北京,長驅直入,連破大同、真定,崇禎皇帝恐京師難保,隨即加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令其退兵寧遠,班師回京,並啓用其父吳襄提督京營。平西王稱號地位僅次於皇帝,可見崇禎對吳三桂極為重視,也可以説吳三桂手上的兵力是落敗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崇禎帝將生家性命全當賭注壓在吳三桂身上。

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後,吳三桂一怒之下投降清軍,做為清軍入關的馬前蹄,成為其入主中原的最大助力,清軍封其為平西王。

康熙元年,吳三桂進軍緬甸,逼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並將其於昆明殺害。同年,清王朝晉封其為平西親王。之後吳三桂擁兵自重,割據雲南一帶,成為大清王朝的心腹之患。

1678年3月,吳三桂于衡陽稱帝,建國大周,不久因病去世。

吳三桂檄文具體講了什麼

吳三桂發動反清叛亂時向清廷公開宣戰,發佈了反清檄文,雖文辭慷慨激昂,義憤填膺,但終歸是在明亡清盛的時局下,顯得此番作為蒼白無力。

吳三桂檄文

文中大致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一,吳三桂在檄文開篇論述其引清兵入關的來龍去脈,極力撇清他與清軍的勾結關係,解脱罪責,文中寫道當年吳三桂陷入李自成起義,明朝基業崩塌的兩難處境,而其自身又無為前朝報仇的實力,在如此逆境之下,不得已向清軍搬師救亡,肅清李自成叛軍勢力,為崇禎帝復仇雪恨。情非得已之下,也算情有可原。

其二,吳三桂轉移事件重心,強調清軍入主中原實為背棄盟約、乘虛而入之行,解釋引清軍入關的行為並非叛國之舉,而是清軍趁其忙於討伐叛軍之機,竊取明朝政權,是不折不扣的竊國大盜,將自身的錯誤縮小到“抱薪救火”的失誤而已。

其三,檄文結尾將其前面積蓄的民族情懷爆發,將民眾憤怒激發到最高點,挑動民眾的反清情緒,極力宣揚他的“反清活動“是抱着救國圖存、推翻暴政的目的,是順應天勢的正義之舉。

吳三桂發動的反清叛亂引起不少民眾的響應,但仍為少數,且大部分都是吳三桂管轄之下的雲南百姓,中原大部分百姓並未受到很大的影響,可見當時清王朝的統治在一定程度上已穩定民心,大局已定。吳三桂計劃驅除滿人,建立大統的夢想最終化為泡影,直到六十七歲抱病而終,他也只是過了一回當上大周皇帝的癮。


吳三桂的舅舅是誰

吳三桂的舅舅,也就是祖大壽,明朝武將,同樣難逃降清的命運,崇禎元年,祖大壽因固守寧遠有功,晉升為前鋒總兵官,駐兵錦州。之後跟隨袁崇煥入關護衞京師,不料皇太極忌憚袁崇煥,佈下反間計,另重疑心病的崇禎將袁崇煥關入大獄,祖大壽也被遷累,心寒憤怒之餘率兵連夜出逃山海關,崇禎無奈命令袁崇煥寫下書信召回祖大壽,這才重回明朝。

吳三桂的舅舅

崇禎四年,祖大壽領兵出征大淩河之戰,遭敵軍圍攻,糧盡援絕,無奈之下只得向清軍詐降,解除危機後,祖大壽謊稱自己的妻兒都在錦州城內,不知安危,趁朝廷仍為知情投降之事,請願帶領部隊重返錦州,裏應外合,助清軍一舉拿下錦州。皇太極便放下警惕,放虎歸山,祖大壽一回錦州,便安排佈防,死守錦州,抵抗清軍。之後皇太極又多次招降,祖大壽皆不從。

崇禎十四年三月,皇太極再次圍剿錦州,明朝廷派洪承疇吳三桂等將領率十三萬士兵支援錦州,駐紮於松山,而清軍頻出奇招,擾亂明軍戒備,皇太極親自率兵切斷其糧草供應,明軍自亂陣腳,清軍趁其不備,將其兵力盡數圍困於松山剿滅。次年二月,洪承疇被俘,押解送往盛京後,洪承疇降清。同年三月,錦州已成為甕中之鱉整整一年,孤立無援,糧草殆盡,城中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窮途末路之下,祖大壽開城投降。

吳三桂的大刀有多重

吳三桂,字長伯,明朝時期遼東人,祖籍位於江南高郵,其父吳襄任職錦州總兵。明朝崇禎年間吳三桂手握重兵,任職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吳三桂其人在武術上極有天賦,崇禎皇帝初登基時,開科取士,吳三桂為當屆武狀元,後來秉承父業,任職都督指揮。

吳三桂的大刀

吳三桂一生馳騁沙場,於清軍鬥,與大順軍鬥,最後又與清廷鬥,從山海關一路廝殺到了雲南昆明,直到生命終結這場戰爭仍未結束,不管吳三桂在政治決策上如何落敗,但其在馬背上功績的確對得起平西王的稱號,而隨其征戰多年的佩刀同樣戰功赫赫。

吳三桂在雲南割據為王時期,重建鳳鳴山金殿,為標榜其戰績,特意鑄造一把“七星寶劍”懸掛於殿堂上,此劍於康熙十年鑄造而成,劍身雙面各鑲有七顆銅星,其原型是真武帝君所執鎮山寶劍,另立石碑刻字紀念,“慧劍高懸,常伏魔而治怪”。與此同時,吳三桂將隨身攜帶的木柄大刀留在大殿內,以示威震四方,此刀跟隨吳三桂征戰多年,殺人無數,打得過滿清韃子,鬥得了大順叛軍,自刀柄到刀身總長兩米,重達12斤,刀刃鋒利,刀背上鑲有雙龍,極其威風。

吳三桂在其晚年將佩刀供奉於殿堂之中,足可見其已沉浸於安逸之中,早已丟了武將時刻警醒的戒備心與血腥氣,在三藩之亂中與清廷的抗戰屢屢受挫也不難理解了。

吳三桂為何造反

既背叛過先朝引外兵入關,又率兵造反自封為王,歷史這樣的傳奇的人物除了吳三桂還有誰?説起吳三桂造反,很多人不理解,表示太太平平做個土皇帝有何不好?也有很多人認為是迫於康熙帝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吳三桂畫像

吳三桂確實是個內心無比強大的非凡之人,諸如“賣國求榮”、“漢奸”這樣沉重的名聲,換做誰敢揹負?而實際上被世人忽略的是,在吳三桂早年時期乃至清軍進攻之時,他一直是為國盡忠的大將領。這説明吳三桂是個對時勢認識非常清醒的政治軍事家。在李自成和多爾袞兩股力量相持時做出了關鍵選擇,我們後人無法料想他選擇前者又會是怎樣的結局。但吳三桂做了這個歷史性決定,這般犧牲一定有自己的考慮。包括後來吳三桂造反,都是時勢所迫。待清朝政權日漸穩固,以吳三桂為首盤踞南部的三藩成了康熙皇帝的心腹大患,不滅是不可能的,只是時機問題罷了。這當然也是雙方心知肚明的局面。

個人認為,關於吳三桂造反,其實他給了康熙帝一個選擇,或者説試探。他主動請求撤藩,相當於讓康熙帝處於被動。就像與仇人長期共處一室,吳三桂勢必日夜憂愁,何不快刀斬亂麻,要不各自為王,要不痛苦一戰!而年紀輕輕的康熙帝果真就同意撤藩了,這是膽量還是欠三思?要不是年事已高的吳三桂最終自己掛了,這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鹿死誰手還説不定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39 字。

轉載請註明: 吳三桂為什麼反清復明 吳三桂是被封為什麼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