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蒸蒸日上的時代,必然是人才湧流的時代;一個一蹶不振的時代,則必然是人才匱乏的時代。一個國家,對人才的吸引力和人才的聚集程度,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能興旺發達的重要因素。
西蜀政權之所以最終沒能問鼎天下,就很突出地反映了這個歷史邏輯。
一個國家對外的攻伐、防守,都必須依靠一批文武雙全的大將來完成。魏國前期有張遼、徐晃、曹仁、夏侯;後期老將張頜尚在,還有郭淮、滿寵、郝昭、鄧艾;東吳則前期有周瑜、甘寧、呂蒙、徐盛;後期又有丁奉、陸抗等等。這些人,都是大將之才。相比之下,蜀國的將才顯然就少多了。蜀國前前後後,真正發揮了作用的大將之才,無非只有關羽、魏延、姜維三人而已。大將的匱乏,可見一斑。下面具體的來談談蜀國將才的匱乏。
一、前期·荊州將領的匱乏
劉備、諸葛亮先後統兵入川,留關羽鎮守荊州。就關羽鎮守荊州的問題,筆者個人認為,本無多大問題。就劉備剛剛入川時的情況看來,一者關羽勇謀兼備,是劉備多年的老部下;二者關羽曾效力於曹操,曹軍上下很多人都熟知其勇猛、忠義。更何況此時劉備雖然表面上將領如雲,實際上也不可能讓其他人來擔任荊州的鎮守了。張飛性情剛烈,缺乏大局觀念,本非鎮守一方、獨當一面之將(後來連個漢中太守都沒混到);黃忠年事已高;魏延資歷太淺,難以服眾;趙雲這個警衞大隊長縱然有些智謀,但恐怕根本不在劉備、諸葛亮的考慮範圍之內。這樣一來,就只有關羽留守荊州了。
但這只是劉備奪取西川之前的情況。劉備奪取西川之後,情形發生了改變。西川之戰,劉備收降了大批四川文武。光論武將,就有李嚴、孟達、嚴顏、陳到等人;魏延、劉封此時也已經成熟起來,能夠坐鎮一方了。而荊州的關羽,本來地域、兵力就不是很多,再加上關羽部下只有廖化、麋芳等一干平庸將領,也只有馬良有些謀略而已。更何況此時吳蜀關係劍拔弩張,有一觸即發之勢。再這種情況下,荊州重地依然只靠關羽一人鎮守,更何況關羽本人又有些剛愎自用、驕傲自大,荊州的丟失便已成必然。此時雖然不能説不應該再留關羽守荊州,但不給荊州增添力量、依然讓關羽一人獨挑鎮守荊州的大任,顯然是失誤的做法。
不久,吳魏暗中聯合,共伐關羽。曹仁、徐晃犄之於前;呂蒙、陸遜襲之於後。關羽敗亡,荊州重地就此丟失。這對於後來的諸葛亮伐魏等等都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究其原因,荊州將領的匱乏,不能不説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後期·北伐將領的匱乏
諸葛亮伐魏,收降了名將姜維。部下大將魏延、馬岱、王平、吳懿、張翼、廖化等等。但真正算得上大將之才的也只有姜、魏二人而已。諸葛一生唯謹慎,他在用兵方面也善於穩紮穩打,因而拒絕了魏延的建議。而蜀軍的內部,魏延、楊儀爭權奪利,魏延雖智勇兼備,卻蔑視同僚,性情高傲,最終導致內部自相殘殺。一代名將魏延,一生出生入死,就這麼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再看看此時魏國,除了他的死敵司馬懿之外,尚有名將曹真、張頜、郭淮等等,兵馬眾多,相比之下,蜀國的將才也還是極度匱乏。至於王平、吳懿等人,雖有一定的將才,但實力有限,與張頜、司馬相比,自然難以同日而語。至於姜維伐魏的時候,連王平、吳懿這樣的人都已經死去。僅存的一班武將中,張翼資格雖老,卻又受姜維鉗制;宗預、廖化胸無大志,一心明哲保身,沒有上進之心。與素善權謀的司馬昭、鄧艾、鍾會相爭,不管是隴西攻防戰和最後的滅蜀之戰,蜀國的滅亡都是成了必然。
(二)謀士短缺
相比起武將爭奪天下而言,在前方則出謀劃策、居後方則治國安邦的謀士同樣不可或缺。在這方面,魏國,先期不論(數不清了),後期鍾繇、陳羣、高柔、賈逵等等,雖然不及諸葛亮,但也都是善於富國強兵的大器之才。吳國則有顧雍、陸遜這樣的能臣先後為相。而蜀國,先期劉備爭奪天下時尚有諸葛亮、龐統、馬良、法正等足智多謀的謀士。可後來,龐統、馬良先後殞命沙場,法正英年早逝。難得的一個名士馬謖又丟失街亭亡於獄中。從此之後,蜀國基本上就靠諸葛亮一人撐着。而諸葛亮一死,則就後繼乏人了。費褘、蔣琬之輩,本來就是諸葛亮的班底,本領自然相去甚遠。蔣琬、費褘執政期間就都是內無建樹、外無殊勳。其他陳震、向朗、杜瓊、許慈、來敏等人,要麼年事已高,要麼不過只是儒者書生,若論定國安邦之才,恐怕無一足稱。唯一的一個邰正又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後人王夫之也曾經評論説:“雖若費褘、蔣琬之譽動當時,而能如鍾繇、崔啖、陳羣、高柔、賈逵、陳矯者,亡有也。”足見蜀國謀士的短缺。
(三)用人之失
其實蜀國的人才還是不少的。但是無人所用,原因還在於其用人、招人之失。用人方面,主要在於才非所用、任人唯親、嫉賢妒能。西涼文武兼備的大將馬超降劉備只是被冠以虛職,手中卻無兵權,以致壯志難酬,鬱悶而終;戰功彪炳的悍將劉封則因為劉備怕他威脅劉禪的統治而被藉故斬首;本該坐鎮中軍、出謀劃策的名士馬謖卻去前方作戰,結果因缺乏作戰經驗而兵敗;虎將李嚴卻被任命運送糧草,最終被貶,一員難得的名將就這麼打了水漂;足智多謀的名士彭漾只因恃才傲物,得罪了諸葛亮,丟了小命;巴西閬中名士周羣因為言語冒犯劉備,被劉備藉故殺死;西川降將孟達本有為劉備收復三郡之功,卻因為劉備的不信任而與劉封相互掣肘,被迫降魏。
到了後期,劉備屍骨未寒,南中西川舊將雍愷、高定就勾結孟獲叛亂;後主劉禪與蜀中舊臣都鄉侯劉琰的妻子胡氏有染,並且劉琰因為反映過激被劉禪斬首;黃皓的親信閻宇嫉妒姜維,最後連姜維這樣的名將功臣都要去屯田避禍……
最後賢人漸退,小人日進。黃皓、閻宇專權,敗壞朝廷;蔣舒、王含、馬邈貪生怕死,相繼賣國投敵………
嗚呼!西蜀之衰亡,究其根本原因,不在其地貧,不在其兵少,而在其失士也!才非所用、後繼乏人,焉能不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