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軍奉天獨立守備隊島本大隊川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與小杉喜一軍曹兩人,攜帶炸藥與當晚22時30分隊柳條湖附近的鐵路進行了爆破,並將事先準備好的中國士兵屍體放置在現場,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襲擊日軍。(柳條湖事件現場)
隨後早已預謀的日軍川島中隊終止了所謂的“演習”,向中國軍隊駐紮的北大營發起進攻。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就此爆發,中國也從此拉開了十四年抗戰的序幕。(遭日軍襲擊後起火的紅頂山中國軍營)
九一八事變爆發以前,儘管中國人口是日本的七倍,面積是日本的三十倍,但實際上相比於日本來説,中國只是個虛胖的“大國”。(磨刀霍霍準備出征的日軍龍山步兵聯隊)
中國軍隊人數儘管擁有數百萬之眾,但武器落後而且各自為陣,工業化程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軍隊在中國地圖前討論戰況)
對於日本的大陸政策,日皇早就明確了“欲開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先佔中國台灣,再吞半島,再霸中國東北,最後滅亡中國成為東亞霸主的戰略。(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從長春出發的日軍裝甲列車)
九一八事變不過是日本蓄謀已久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災難之一。(9月20日在在三台子山頂觀看戰況的日軍獨立守備隊司令森連中將(左)和川村重炮聯隊長。)
日本在佔領東北以後,在那裏對東北人民進行了空前的凌辱,東北也在當時成為了整個中國的恥辱象徵。(日軍佔領後的北大營陣地)
儘管後來無論國家還是人民都試圖收復東北,口號喊得響徹雲霄,也付諸過行動,但實力決定了只能是一句口號。(日軍攻佔後的北大營)
馬占山將軍就曾在九一八紀念日號召:“今當九一八國難紀念之日,佔山敢披誠以告我愛國同胞,東北失地一日不復,佔山奮鬥一日不息,雖至餘最後一粒子彈,亦須殺敵一人,以報國家。”這在當時也僅僅是一種理想和志願罷了。(9月20日,在昌圖附近紅頂山向中國軍隊炮擊的日軍重炮部隊)
日軍在九一八事變中繳獲的東北軍先進武器。
攻入瀋陽後在城牆下戒備的日軍
瀋陽城牆上升起了日軍旗幟
日軍在瀋陽城內架起機槍警戒
開着裝甲車攻入瀋陽城區的日軍部隊
日軍突入張學良官邸
在瀋陽城內的滿鐵管轄區域內有2.3萬名日韓僑民,在九一八事變發生當晚,他們便組織起來成立了自警團配合日軍行動。
日韓僑民自警團在檢查中國百姓證件。
9月19日清晨6時30分,日軍完全佔領了瀋陽城。圖為日軍站在瀋陽火車站樓頂觀看正在火中燃燒的北大營。
9月19日中午,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便從旅順移到了瀋陽,並在東洋拓殖奉天支店建立起了臨時司令部。